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凛冽的北风卷着黄河渡口的沙尘,掠过沛县丰邑的街巷。街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落尽了叶子,皲裂的树干上缠着新扎的红绸,光秃秃的枝桠间挂着八面赤底黄纹的汉旗,旗上“汉”字被风扯得猎猎作响,映得街边酒肆的布幌子都泛着红光。百姓们扶老携幼挤在街两侧的屋檐下,手里攥着刚蒸好的黍米糕,踮着脚尖朝西眺望,孩童们则举着用红纸剪的小旗,蹦跳着喊:“陛下要回来了!刘亭长要回来了!”

人群中,一个穿粗布短褂的汉子正踮脚张望,腰间别着的铜制酒壶磕碰着胯骨——他是当年丰邑酒肆的掌柜李老三,如今已是满头白发。旁边一个妇人扯了扯他的袖子:“当家的,你说陛下真能记得咱?当年他欠你五文酒钱,可是到现在都没还呢!”李老三拍了拍酒壶,瞪了妇人一眼:“休得胡言!陛下如今是天子,哪还记得这点小事?再说当年要不是我多赊了他两壶米酒,他哪有力气去芒砀山斩蛇?”这话引得周围人一阵哄笑,人群的紧张与期待,都在这笑声里淡了几分。

街尾的土地庙前,几个老兵模样的汉子正凑在一起说话,每人手里都捏着一块褪色的麻布——那是当年跟着刘邦起兵时穿的兵卒服碎片。“还记得吗?当年咱们从这里出发,陛下骑着一匹瘦马,连盔甲都没有,还是我把我爹的旧皮袄给了他!”一个断了左臂的汉子拍着胸脯道,他是当年的伍长赵二柱,彭城之战时为护刘邦丢了胳膊,后来解甲归田。旁边一个瞎了右眼的汉子点头道:“怎会不记得!陛下当时说,等得了天下,定要让咱们丰邑人天天有肉吃、顿顿有酒喝!如今看来,陛下没骗人啊!”

忽然,街口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是震天的鼓乐——先是三通鼙鼓,震得窗棂都发颤;再是编钟齐鸣,清越的声响盖过了风声。百姓们连忙噤声,伸长了脖子望去。只见一队手持斧钺的虎贲军先开路,鎏金的斧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斧柄上系着的红缨随风飘动;接着是两百名身披重甲的骑士,甲叶碰撞声清脆悦耳,马蹄踏在青石板路上,震得街边的酒旗都微微颤动,每匹马的马鬃上都系着一朵大红花。

骑士过后,是一辆由四匹枣红马拉着的銮驾,车厢雕着五爪金龙,龙鳞用金箔贴成,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车帘是用西域进贡的云锦缝制,绣着日月山河图案。銮驾两侧,萧何、周勃、陈平、樊哙四位大臣骑着高头大马随行,萧何身着紫色相袍,手持玉笏;周勃身披黑色铠甲,腰佩长剑;陈平穿着素色锦袍,面含浅笑;樊哙则是一身武将朝服,满脸虬髯,时不时朝街边百姓挥手。

“来了!是陛下的銮驾!”有人高声喊道,百姓们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孩童们更是直接冲到街旁,挥舞着手里的小旗。几个老人激动得跪倒在地,朝着銮驾连连磕头,嘴里念叨着:“苍天有眼啊!咱们丰邑出天子了!”

銮驾缓缓停在当年刘邦当亭长时的旧宅前,车帘由两名内侍掀开,刘邦身着玄色龙袍,腰系玉带,缓步走下马车。他虽年近六旬,又刚平定英布叛乱,肩上中了一箭尚未痊愈,走路时左肩微微倾斜,却依旧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帝王的威严。龙袍的袖口和领口绣着精致的云纹,是吕后亲手所绣,针脚细密,透着几分温情。

看到街边熟悉的面孔,刘邦紧绷的嘴角渐渐柔和,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声音洪亮却带着几分乡音:“父老乡亲们,朕——刘季,回来了!”这一声“刘季”,瞬间拉近了与百姓的距离,刚才还拘谨的人群顿时活跃起来,有人高声喊道:“刘亭长!还记得我吗?我是当年给你送过馒头的王小二啊!”刘邦朝着声音来源望去,笑道:“记得!你当年送的馒头,还是热乎的,朕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味儿!”

人群中,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拄着拐杖,在两个年轻人的搀扶下走出,正是当年刘邦的邻居王二公。他今年已八十七岁,腰杆却依旧挺直,走到刘邦面前,颤巍巍跪倒便拜:“草民王二公,参见陛下!陛下还记得草民吗?当年您欠草民的三壶米酒,还没还呢!”

刘邦闻言哈哈大笑,上前亲自扶起他,拍着他的肩膀道:“王大叔,朕怎会忘了!当年朕要去咸阳服徭役,兜里没钱,是你从酒窖里翻出三壶陈酿,塞给朕当盘缠。朕当时说,等回来定要加倍还你,今日朕回来了,不仅要还你米酒,还要与你痛饮三百杯!”说着,他对侍从道:“取朕带来的御酒,给王大叔满上!”

侍从连忙取来一坛贴着“御赐”封条的酒,打开封泥,一股浓郁的酒香瞬间弥漫开来。王二公抽了抽鼻子,笑道:“好香的酒!比草民当年的陈酿好多了!”刘邦拉着他的手,道:“王大叔,当年朕在你家蹭饭,你老伴做的辣炒狗肉,可是朕这辈子吃过最好的菜!”王二公眼眶一红:“陛下还记得贱内的手艺?她要是还在,定会高兴坏了……”

刘邦的笑容也淡了几分,他记得王二公的老伴是个慈眉善目的妇人,当年自己常去蹭饭,她从不嫌弃,总是把最好的菜夹给自己。后来自己起兵,王二公的儿子也跟着去了,可惜在鸿门宴后的逃亡路上,为了掩护自己,被项羽的追兵杀了。刘邦拍了拍王二公的手背:“王大叔,您儿子是忠臣,朕已追封他为义侯,赐给您家百亩良田,让您安享晚年。”王二公连忙再次跪倒:“草民谢陛下恩典!犬子能为陛下尽忠,是他的福气!”

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推着一辆独轮车挤了进来,车上放着一个陶瓮,他跪倒在刘邦面前:“陛下,草民是当年亭署的差役刘三,您还记得吗?当年您让我去催收赋税,我不忍心对乡亲们下手,被您骂了一顿,还扣了我半个月的俸禄!”刘邦定睛一看,笑道:“记得!你这小子,心肠太软,当年朕骂你,是怕你被县令责罚!后来朕听说你弃了差役,在家种地,日子过得如何?”

刘三抬起头,脸上满是感激:“托陛下的福,如今赋税轻了,地里的收成也好,草民不仅盖了新房,还娶了媳妇,生了三个娃!这瓮里是草民自己酿的米酒,虽然比不上御酒,却是草民的一点心意,恳请陛下收下!”刘邦接过陶瓮,打开闻了闻,道:“好香!这才是家乡的味道!朕收下了,回头朕要与大臣们一同品尝!”

周围的百姓见刘邦如此平易近人,也纷纷上前,有的送自家种的蔬菜,有的送亲手做的吃食,还有的拿出当年刘邦用过的旧物——一把破锄头、一个粗陶碗、甚至还有刘邦当年写的欠条。刘邦一一收下,对每个人都嘘寒问暖,问到当年跟着自己起兵的乡邻,得知有不少人战死沙场,他当即下令:“凡是当年跟着朕从丰邑起兵,战死沙场的将士,每家赐良田五十亩,抚恤金百两黄金;伤残的将士,终身免除赋税徭役,由官府供养!”

百姓们闻言,再次爆发出欢呼声,不少老兵流下了眼泪。赵二柱断着左臂,跪倒在刘邦面前:“陛下!草民替死去的兄弟们,谢陛下恩典!”刘邦扶起他,看着他空荡荡的左袖,眼中闪过一丝愧疚:“当年彭城之战,若不是朕指挥失误,你也不会丢了胳膊。朕对不住你们啊!”赵二柱连忙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说!能为陛下效力,为大汉流血,是草民的荣耀!”

当年的旧宅早已翻新扩建,朱红大门高达两丈,门上挂着“沛宫”的鎏金匾额,是萧何亲笔题写,笔力遒劲,透着丞相的威严。门两侧站着八名身披金甲的卫士,手持长戟,目光炯炯。刘邦拉着王二公的手走进院内,只见庭院占地数十亩,中间是一片开阔的青石地面,四周种着松柏,枝繁叶茂,透着生机。庭院中摆着八十一张案几,按辈分和身份依次排列,案上摆满了丰邑的特色吃食:清蒸黄河鲈鱼、红烧狗肉、油炸金糕、刚蒸好的黍米糕,还有用当地特产的小米酿的米酒,冒着腾腾热气。

萧何、周勃、陈平、樊哙等大臣已在此等候,此外还有沛县县令、丰邑乡绅等地方官员。见刘邦进来,众人齐齐跪倒,高声道:“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刘邦连忙扶起萧何,笑道:“萧相国,辛苦你了!这沛宫建得如此气派,花费不少心思吧?”萧何躬身道:“为陛下返乡增光,是臣的本分。这沛宫的砖瓦,都是从咸阳运来的;梁柱是从南山砍伐的千年松柏,由三百工匠耗时三个月建成,就是为了让陛下能与父老乡亲好好团聚。”

刘邦点了点头,目光扫过众臣,看到樊哙时,笑道:“樊哙,你这莽夫,今日怎么穿得如此整齐?是不是怕父老乡亲笑话你当年的泼皮模样?”樊哙挠了挠头,大声道:“陛下说笑了!臣如今是舞阳侯,不能给陛下丢脸!再说臣今日特意让内子做了红烧狗肉,都是按当年的方子做的,陛下快尝尝!”说着,他指了指案上的一盘红烧狗肉,色泽红润,香气扑鼻。

刘邦走到主位坐下,王二公、赵二柱等乡邻代表坐在他两侧,大臣和官员则按品级依次落座。他对侍从道:“让乡亲们都进来,朕要与他们同席饮酒!不分尊卑,只论乡情!”侍从连忙传话,守在门口的卫士侧身让开,百姓们起初还不敢,在王二公的带领下,才陆续走进庭院。李老三捧着他的铜酒壶,也跟着人群走了进来,找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眼睛却一直盯着刘邦,想看看这位当年的酒友如今有何不同。

庭院中顿时热闹起来,孩童们在席间穿梭,拿着糖果嬉笑打闹;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说着当年的往事;大臣们也放下了架子,与乡邻们举杯共饮。刘邦端起酒爵,站起身道:“父老乡亲们,朕今日回到家乡,见到大家安康喜乐,心中甚是欣慰!当年朕从这里出发,带着一群乡邻兄弟,南征北战,九死一生,多少次身陷险境,都是靠着兄弟们的舍命相护,靠着家乡父老的支持,才打下这大汉江山!”

他将酒爵举过头顶,高声道:“这第一杯酒,朕敬当年为大汉战死的兄弟们!愿他们在天之灵安息!”说着,将酒爵中的酒洒在地上。庭院中顿时安静下来,老兵们纷纷站起身,将酒洒在地上,眼中满是悲痛与崇敬。

刘邦又满上一杯,道:“这第二杯酒,朕敬家乡的父老乡亲!当年朕起兵后,项羽曾派兵攻打丰邑,是乡亲们坚守城池,保护朕的家小,朕永远铭记这份恩情!”百姓们连忙起身举杯,高声道:“陛下仁德!吾皇万岁!”刘邦将酒一饮而尽,又满上第三杯:“这第三杯酒,朕敬在座的诸位大臣!是你们辅佐朕治理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大汉江山才能稳固!”萧何、陈平等人连忙起身,将酒一饮而尽。

三杯酒过后,宴席正式开始。刘邦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红烧狗肉,放入口中,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还是当年的味道!樊哙,你内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樊哙哈哈大笑:“陛下喜欢就好!臣让内子多做些,陛下带回长安慢慢吃!”刘邦摇了摇头:“在长安吃,哪有在家乡吃的香?这味道,只有丰邑的水土才能做出来啊!”

席间,李老三鼓起勇气,端着他的铜酒壶走到刘邦面前,跪倒道:“陛下,草民李老三,是当年丰邑酒肆的掌柜,当年陛下常来草民的酒肆喝酒,草民敬陛下一杯!”刘邦认出了他,笑道:“李掌柜,朕记得你!当年你卖的米酒,是丰邑最好的!朕欠你的五文酒钱,今日一并还你!”说着,他对侍从道:“取五十两黄金来,赏给李掌柜!”

李老三连忙摆手:“陛下万万不可!当年那五文钱,只是小事,草民怎敢要陛下的黄金?草民今日来,只是想请陛下尝尝草民自己酿的米酒,也算圆了当年的心愿。”他打开铜酒壶的盖子,将米酒倒入一个粗陶碗中,递给刘邦。刘邦接过陶碗,闻了闻,道:“好香!”一饮而尽,咂了咂嘴:“比御酒还好喝!李掌柜,你这手艺,可不能丢啊!”他当即下令:“封李老三为‘御酒酿造官’,掌管宫中米酒酿造,赐良田百亩,府宅一座!”李老三愣在原地,半晌才反应过来,连忙跪倒谢恩:“草民谢陛下恩典!”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夕阳西下,将庭院中的松柏映成金色。刘邦端着酒爵站起身,目光扫过席间的父老乡亲,又望向窗外熟悉的街巷——当年他当亭长时,常在这里与樊哙、卢绾等人喝酒吹牛;街东头的铁匠铺,是他打造第一把刀的地方;街西头的私塾,是他偷学认字的地方。一幕幕往事在眼前闪过,心中感慨万千。

他想起当年自己在咸阳服徭役时,看到秦始皇的銮驾,脱口而出“大丈夫当如此也”,当时身边的人都以为他在说疯话;想起在芒砀山斩蛇起义时,只有十几个人追随,夜里躲在山洞中,连顿热饭都吃不上;想起鸿门宴上,樊哙持剑闯帐,用盾牌挡着他的身体,大喊“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想起垓下之围,韩信率领三十万大军,布下十面埋伏,终于逼得项羽自刎乌江;想起不久前平定英布叛乱,自己亲自带兵出征,肩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却依旧坚持指挥作战。

如今虽贵为天子,坐拥万里江山,身边却少了当年的自在——卢绾因谋反被自己逼得逃亡匈奴,至今生死未卜;韩信被吕后斩于长乐宫钟室,死得不明不白;彭越的肉酱被传遍诸侯,震慑群臣的同时,也寒了不少功臣的心。朝堂之上,吕后的势力越来越大,太子刘盈仁厚柔弱,怕是难以掌控局面;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冒顿单于多次侵犯边境,烧杀抢掠;南方的百越之地尚未完全平定,时有叛乱发生。

刘邦将酒爵一饮而尽,酒液入喉,带着几分辛辣,也冲散了几分愁绪。他高声道:“朕今日回到家乡,见父老安康,心中甚慰!朕当年离乡时,曾许诺定要让丰邑百姓过上好日子,如今朕做到了!但朕知道,这还不够!朕要让天下的百姓,都能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让大汉的江山,传之千秋万代!”

百姓们纷纷起身举杯,高声道:“谢陛下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震耳欲聋,连院外的麻雀都被惊得飞起。刘邦挥手让众人坐下,目光落在庭院角落的一个筑上——那是萧何特意为他准备的,当年他在汉中时,常弹筑高歌,排解心中的烦闷。他对侍从道:“取筑来!朕要为父老们唱一首歌!”

侍从连忙取来筑,递给刘邦。这筑是用上好的桐木制成,琴身刻着精美的花纹,弦是用蚕丝制成,透着温润的光泽。刘邦坐在案前,将筑放在膝上,清了清嗓子,指尖轻轻拨动琴弦。苍凉的旋律便在庭院中响起,先是低沉舒缓,像是在诉说着当年的艰辛;接着渐渐高亢,带着征战沙场的豪迈;最后又转为低沉,透着几分忧思。

庭院中的喧闹渐渐平息,所有人都停下了手中的碗筷,静静地听着。孩童们不再嬉闹,老人们眼中泛起泪光,大臣们也神色凝重。刘邦闭上眼睛,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沙场:鸿门宴上,项庄舞剑,杀机四伏,张良在一旁使眼色,樊哙闯帐救主;彭城之战,自己率领五十六万大军,却被项羽的三万骑兵打得落花流水,一路逃亡,连父亲和妻子都被项羽俘虏;垓下之战,四面楚歌,项羽的士兵思乡心切,纷纷逃亡,自己站在高台上,看着项羽率八百骑兵突围,心中既有喜悦,也有几分敬佩。

忽然,他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放声高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歌声雄浑激昂,穿透力极强,不仅传遍了整个沛宫,还飘出了庭院,回荡在丰邑的街巷中。街边的百姓听到歌声,纷纷停下脚步,朝着沛宫的方向望去,眼中满是崇敬。

第一句“大风起兮云飞扬”,唱尽了他征战半生的豪迈——当年秦末乱世,天下大乱,如同大风骤起,乌云飞扬,自己趁势而起,从一个小小的亭长,成为一代帝王;第二句“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道尽了衣锦还乡的荣光——如今自己威震天下,回到故乡,接受父老乡亲的朝拜,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荣耀;第三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却泄露出他对天下安危的担忧——英布虽平,匈奴未灭,朝中功臣难制,太子年幼柔弱,这大汉江山,真能守住吗?哪里能找到忠诚勇猛的将士,为自己镇守四方呢?

乐声渐歇,庭院中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松柏的“沙沙”声。百姓们虽听不懂歌中的深意,却被那雄浑的气势所震撼,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萧何、陈平等人却听出了刘邦的忧思,他们相互对视一眼,纷纷站起身,跪倒在地:“臣等愿为陛下镇守四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周勃拔出腰间的长剑,将剑刃插在地上,高声道:“陛下!臣愿率北军将士,镇守北疆,抵御匈奴!若有匈奴来犯,臣定将他们斩尽杀绝,让他们不敢再踏入大汉边境一步!”樊哙也站起身,拍着胸脯道:“陛下!臣愿率南军将士,平定百越!若有叛乱,臣定将叛贼的首级拿来见陛下!”

刘邦扶起众人,眼中闪过一丝暖意。他知道,周勃、樊哙等人都是忠诚勇猛的将士,可他们勇猛有余,智谋不足,难以独当一面。真正能为自己分忧的,还是萧何、陈平这样的谋士。他看着萧何,道:“萧相国,你为朕镇守关中,供应粮草,朕才能无后顾之忧。如今关中百姓安居乐业,经济繁荣,都是你的功劳啊!”萧何躬身道:“陛下过奖了!这都是臣的本分。臣已制定了《汉律》,规范百姓的行为;还兴修水利,灌溉农田,关中的粮食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足够供应全军的粮草。”

刘邦又看向陈平,道:“户牖侯,你‘六出奇计’,帮朕化解了无数危机。当年朕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是你用反间计,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才让朕得以突围;后来韩信要当齐王,是你在朕耳边提醒,才让朕稳住了韩信。你说说,如今朕该如何寻找猛士,镇守四方呢?”

陈平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猛士不仅要有勇,更要有谋。如今朝中虽有周太尉、樊将军等猛将,却缺少能独当一面的帅才。臣建议,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只要有勇有谋,都可录用。同时,要加强对将士的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另外,对于匈奴,不可一味强攻,可采取‘和亲’政策,暂时稳定边境,待国力强盛后,再一举歼灭。”

刘邦点了点头,道:“户牖侯所言极是!朕就命你负责选拔人才,萧相国负责筹集粮草,周太尉负责训练军队,樊将军负责镇守南方。朕相信,有你们在,大汉的江山定会稳固!”众人齐声应道:“臣遵旨!”

刘邦又看向樊哙,笑道:“樊哙,当年你我在市井中饮酒,你总说要随朕打天下,如今心愿已了,你可有什么心愿?”樊哙挠了挠头,大声道:“臣只求陛下常回丰邑看看,臣还想与陛下在当年的酒肆中,再喝一壶米酒,再吃一盘红烧狗肉!”刘邦闻言,眼中泛起泪光。他知道,自己身为天子,身不由己,朝廷政务繁忙,匈奴又虎视眈眈,想要再像当年那样自在饮酒,已是奢望。

他转身对沛县县令道:“朕今日下旨,丰邑百姓,世世代代免除赋税徭役!沛县百姓,免除十年赋税徭役!让我的乡亲们,永远不用再为生计发愁!”沛县县令连忙跪倒:“臣代沛县百姓,谢陛下恩典!”

百姓们闻言,再次跪倒在地,哭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王二公颤巍巍地站起身,举起酒爵道:“陛下仁德,我丰邑百姓,永世不忘陛下之恩!愿陛下万寿无疆,大汉江山千秋万代!”所有百姓都跟着举起酒爵,高声喊道:“愿陛下万寿无疆,大汉江山千秋万代!”声音震耳欲聋,回荡在丰邑的上空。

刘邦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的忧思稍稍缓解。他端起酒爵,高声道:“来!朕与父老们再饮一杯!今日不醉不归!”众人纷纷举杯,将酒一饮而尽。鼓乐声再次响起,庭院中又恢复了热闹。刘邦与父老们推杯换盏,说着当年的趣事——他说起当年偷了王二公的鸡,被王二公追了三条街;说起当年和樊哙在酒肆打架,把掌柜的桌子都掀翻了;说起当年在芒砀山躲雨,遇到一条大蛇,被自己一剑斩成两段。

父老们也说起当年的往事——他们说起刘邦当年当亭长时,如何为百姓排忧解难;说起刘邦当年起兵时,如何说服乡亲们追随他;说起刘邦当年战败逃亡时,百姓们如何偷偷给他们送粮食。这些往事,既有辛酸,也有欢乐,听得众人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热泪盈眶。

李老三也鼓起勇气,走到刘邦面前,敬了他一杯酒,道:“陛下,当年您在草民的酒肆喝酒,曾说过‘等我当了皇帝,就让你天天有酒喝’,如今您兑现了承诺,草民这辈子,值了!”刘邦拍着他的肩膀,笑道:“李掌柜,当年的话,朕从未忘记!以后你就留在长安,朕天天陪你喝酒!”

鼓乐声再次响起,庭院中又恢复了热闹。刘邦与父老们推杯换盏,说着当年的趣事,仿佛又变回了那个在市井中饮酒作乐的刘季。直到月上中天,银辉洒满庭院,宴席才散去。百姓们依依不舍地离开沛宫,嘴里还念叨着陛下的仁德,不少人将陛下赏赐的吃食小心翼翼地包起来,要带回家给家人尝尝。

刘邦回到内室,这是一间按照他当年当亭长时的卧室布置的房间,陈设简单,只有一张床、一张案几和一个衣柜,墙上还挂着当年他用过的弓箭。侍从为他端来醒酒汤,他喝了几口,却辗转难眠。肩上的箭伤隐隐作痛,提醒着他时日无多。他召来陈平,低声道:“户牖侯,你随朕来。”

陈平跟着刘邦来到内室的偏房,这里布置得十分隐秘,墙上挂着一幅《天下地形图》,图上用红笔圈着匈奴、百越等要害之地,用黑笔圈着朝中大臣的封地。刘邦指着地图,低声问道:“户牖侯,你听朕今日所唱之歌,可知朕心中所忧?”

陈平躬身道:“陛下忧的是,天下虽定,却缺少能镇守四方的帅才;更忧身后之事——太子仁厚,难以驾驭朝中大臣,吕后野心勃勃,恐会干预朝政,危及刘氏江山。”刘邦点了点头,叹了口气:“知朕者,户牖侯也。英布虽死,但其旧部仍在南方作乱;匈奴冒顿单于杀父自立,勇猛残暴,其麾下有三十万骑兵,多次侵犯北疆,杀我百姓,抢我粮草;百越之地,虽已归附,却仍有叛乱之心。朝中诸将,周勃勇猛,却缺少智谋;樊哙忠诚,却性情鲁莽;灌婴虽有勇有谋,却资历尚浅,难以服众。”

他走到地图前,指着关中的位置,道:“关中是大汉的根基,萧相国镇守此处,朕很放心。但萧相国年事已高,若有不测,谁能接替他?太子仁厚,却太过柔弱,吕后自从太子出生后,便开始干预朝政,当年朕想废太子,立赵王如意,却被吕后和群臣阻拦。朕百年之后,吕后定会临朝称制,重用吕氏子弟,打压刘氏宗亲,到时候这大汉江山,怕是要改姓吕了。”

陈平道:“陛下放心,臣与萧相国、周太尉早已商议妥当。萧相国已暗中培养了一批忠于刘氏的官员,遍布朝野;周太尉掌管北军兵权,北军将士多是关中子弟,忠于刘氏;臣则负责联络朝中大臣,若吕后敢干预朝政,重用吕氏子弟,臣等便以‘白马之盟’为由,联合宗室诸王,共同反对。另外,臣已派人暗中保护赵王如意,将他安置在赵国,派重兵守卫,以防吕后加害。”

刘邦看着陈平,眼中露出信任的神色,点了点头:“有你们在,朕便放心了。但吕后心狠手辣,当年韩信、彭越都是被她所杀,你们一定要小心。朕给你一枚密符,若有危急之事,可凭此符调动关中卫戍军,与周勃的北军呼应。”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制的虎符碎片,递给陈平。

陈平接过虎符碎片,郑重地收在怀中,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若有奸人作乱,臣等定当诛灭奸邪,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刘邦又道:“朕还有一事托付你。赵王如意年幼,若吕后加害于他,你一定要尽力保全他。若实在无法保全,也要保住刘氏的血脉,不能让吕后斩草除根。”陈平躬身道:“臣遵旨!”

刘邦走到窗前,推开窗户,月光洒在他的身上,映出他苍老的面容。肩上的箭伤又开始疼痛,他用手按住伤口,低声道:“朕这箭伤,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当年朕斩蛇起义,以为自己能长生不老,一统天下,如今看来,终究是逃不过天命啊。”陈平连忙道:“陛下龙体安康,定能长命百岁!臣已请太医为陛下诊治,太医说只要好好调养,箭伤定会痊愈。”

刘邦摇了摇头,苦笑道:“朕自己的身体,朕最清楚。这返乡之行,既是朕对故乡的眷恋,也是朕对过往的告别。朕只希望,在朕死后,你们能辅佐太子,守住这大汉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不要让朕的心血白费。”他转身看着陈平,眼中满是期盼:“户牖侯,你答应朕,一定要做到!”

陈平跪倒在地,高声道:“臣陈平对天发誓,定当辅佐太子,镇守大汉江山,诛杀奸邪,保全刘氏血脉!若有违背,天诛地灭!”刘邦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起来吧。夜深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陈平道:“陛下放心,臣与萧相国、周太尉已商议妥当,定会辅佐太子,镇守大汉江山。若有奸人作乱,臣等定当诛灭奸邪,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刘邦看着陈平,眼中露出信任的神色,点了点头:“有你们在,朕便放心了。只是……朕这箭伤,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窗外的北风再次响起,卷着雪花落在窗棂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刘邦望着窗外的夜色,心中清楚,自己的时日不多了。这场返乡的盛宴,既是他对故乡的眷恋,也是他对过往的告别。他想起当年的乡邻兄弟,想起战死沙场的将士,想起自己打下的江山,心中既有欣慰,也有遗憾。

他走到案前,拿起一支毛笔,在竹简上写下“大风起兮云飞扬”七个字,笔力虽不如当年遒劲,却透着几分豪迈。写完后,他将竹简放在案上,目光再次望向窗外的丰邑街巷——月光下,街巷安静祥和,百姓们早已进入梦乡,他们不会知道,这位为他们带来福祉的天子,心中正承受着怎样的煎熬。

忽然,他听到院外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接着是王二公的声音:“陛下歇息了吗?草民有几句话想对陛下说。”刘邦连忙道:“王大叔,进来吧。”王二公推门走进来,手里捧着一个布包,走到刘邦面前,将布包递给刘邦:“陛下,这是草民老伴当年为您做的一双布鞋,当年您起兵时没来得及送给您,草民一直保存到现在。如今陛下回来了,草民把它送给您,希望陛下穿着它,能常回丰邑看看。”

刘邦接过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双黑色的布鞋,针脚细密,鞋底纳得厚厚的,还带着淡淡的棉麻香气。他想起当年王二公的老伴,那个慈眉善目的妇人,心中一阵感动。他将布鞋放在案上,道:“王大叔,朕一定会常回来的。丰邑是朕的家乡,这里有朕的父老乡亲,有朕的根。”

王二公看着刘邦,道:“陛下,草民虽不懂朝政,却也知道陛下心中有忧。草民只想告诉陛下,当年跟着陛下起兵的兄弟们,他们的家人都记着陛下的恩情;丰邑的百姓,也都记着陛下的恩情。只要陛下善待百姓,百姓就会拥护陛下,拥护刘氏江山。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丰邑的百姓,永远是陛下的后盾!”

刘邦眼中泛起泪光,握住王二公的手,道:“王大叔,谢谢你!有你们这句话,朕就放心了。”王二公躬身道:“陛下早些歇息吧,草民不打扰了。”说完,转身离开了房间。

刘邦再次拿起那双布鞋,贴在脸上,仿佛闻到了当年的气息。他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还有这些忠诚的父老乡亲,还有这些辅佐自己的大臣,他们都会为了大汉江山,拼尽全力。

夜深了,雪花越下越大,覆盖了丰邑的街巷,也覆盖了沛宫的庭院。刘邦躺在床上,却依旧难以入眠,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大风歌》的旋律,回响着百姓们的欢呼声,回响着大臣们的誓言。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他相信,只要有萧何、陈平、周勃等人辅佐太子,只要有百姓的拥护,这大汉江山,定会像这丰邑的老槐树一样,根深叶茂,万古长青。

窗外的北风依旧呼啸,却仿佛不再那么寒冷。刘邦闭上眼睛,脸上露出一丝笑容——他仿佛看到,自己穿着王二公送来的布鞋,走在丰邑的街巷上,与樊哙、卢绾等人饮酒作乐,与百姓们谈笑风生,就像当年那个无忧无虑的刘季。而那首《大风歌》,则像一阵大风,吹遍了大汉的山河,在历史的长河中,久久回荡。

此正是:

戎马归来鬓已霜,故园锣鼓闹斜阳。

酒倾三盏酬乡老,歌起千言念猛郎。

旧宅新题沛宫额,残弓犹记芒砀霜。

民心恰似根须固,漫卷风云护汉疆。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楚汉争鼎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烟雨龙魂路本王只想修路:父皇求我继承大统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三国:从桃园四结义开始无敌抗倭战神快穿:硬核授课,教的太子都篡位南诏残魂穿越三国:主角比吕布还猛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