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漠北决战的号角即将吹响,长安城内除了练兵备战的紧张氛围,还有一项关乎大汉与西域关系的重要事务正在推进——汉武帝决定派遣使团出使西域。此举旨在一方面巩固与乌孙、于阗等国的合作,争取更多良马与铁矿石支援抗匈;另一方面推广墨家技术,扩大大汉在西域的影响力,为丝路基建扫清潜在障碍。而此次使团的带队人选,汉武帝毫不犹豫地选定了陈砚——他既熟悉丝路建设,又精通墨家技术,更能与西域诸国顺畅沟通。

接到旨意的当日,陈砚便在墨家工坊召开筹备会议。参会者除了墨尘、墨山等核心工匠,还有来自户部、兵部、西域都护府的官员。陈砚将出使目标清晰列出:“其一,与乌孙敲定铁矿石长期供应协议,确保墨家工坊的精铁来源;其二,在于阗、大宛设立‘技术推广站’,派遣工匠传授灌溉、锻造技艺;其三,协调西域诸国在漠北决战期间派兵驻守丝路据点,防止匈奴袭扰商路。要达成这些目标,随行人员的筛选至关重要,需兼顾技术、外交、安保三大能力。”

会议结束后,筛选工作随即启动。陈砚将随行人员划分为“技术组”、“外交组”和“安保组”三个小组,并为每组设定了明确的选拔标准:技术组需精通墨家工艺,能够解决灌溉、锻造中的实际问题;外交组需熟悉西域的风土人情,擅长谈判与沟通;安保组则需具备高强武艺,并拥有西域行军经验,以应对沿途可能出现的危险。

技术组的筛选工作率先展开,报名者主要为墨家工坊的工匠及大司农府的农技人员。墨山负责初试环节,通过实操考核来筛选候选人——他要求工匠们现场组装简化版的水力灌溉机,以测试其对技术的熟练程度;同时让农技人员根据西域的气候条件,制定耐旱粟种的种植方案。经过两日的严格考核,最终有二十名工匠和五名农技人员脱颖而出,顺利进入复试阶段。

复试由陈砚亲自主持,考核内容更加贴近西域的实际需求。他展示了乌孙炼铁炉的图纸,要求工匠们指出其中的缺陷并提出改良方案;同时模拟于阗的干旱环境,让农技人员计算滴灌设备的最佳铺设密度。工匠墨青在改良炼铁炉方案中,提出采用“蜂窝状炉壁”以提升燃烧效率,并依据乌金的特性调整了鼓风装置。

这一方案得到了陈砚的高度认可:“墨青对技术的灵活运用,正是西域所急需的,可胜任技术组副组长一职。”最终,十名工匠与三名农技人员成功入选技术组,他们将携带灌溉设备零件、粟种样品及锻造工具一同前往。

外交组的选拔过程极为严格。户部推荐的官员必须精通贸易与税收,兵部官员需熟悉西域的军事布局,而西域都护府的官员则需具备丰富的外交经验。筛选地点设在未央宫的偏殿,由太子刘据与御史大夫共同主持考核。

考核分为“礼仪测试”与“模拟谈判”两部分:礼仪测试旨在考察对西域各国习俗的掌握,例如乌孙的待客礼仪和于阗的宗教禁忌;模拟谈判则设定具体场景,如“如何说服于阗国王降低玉石贸易关税”及“如何应对乌孙提出的技术交换条件”。

来自西域都护府的张谦在模拟谈判中表现尤为出色。面对“乌孙要求用铁矿石换取墨家锻造技术”的场景,他既坚守核心技术不轻易妥协,又提出折中方案:“可传授基础锻造工艺,保留百炼技术的核心环节,同时承诺协助乌孙建设两座炼铁炉,确保铁矿石供应的稳定性。”

这一方案既维护了大汉的利益,又兼顾了乌孙的需求,赢得了太子与御史大夫的一致认可。最终,张谦与四名经验丰富的官员成功入选外交组。他们还需在出发前加紧学习墨家技术知识,以便更好地与西域诸国沟通技术合作事宜。

安保组的选拔过程充满了紧张激烈的氛围。报名者大多来自卫青、霍去病麾下的精锐骑兵和羽林卫,由霍去病的副将赵破奴亲自负责考核。考核内容分为“武艺比拼”和“战术推演”两大环节:武艺比拼采用一对一的对决方式,全面考察候选人的刀术和箭术水平;战术推演则通过模拟“遭遇匈奴小队袭扰”、“应对西域部落冲突”等实战场景,检验候选人的应变和指挥能力。

羽林卫校尉李敢在选拔中表现尤为出色。在武艺比拼环节,他手持长枪,仅用三回合便迅速击败对手;在战术推演环节,面对“匈奴袭扰商队”的复杂情景,他提出了“分兵包抄”的精妙策略,不仅有效保护了商队安全,还能有效牵制匈奴兵力,同时还巧妙利用丝路据点的烽火系统请求援军。

赵破奴对其表现赞不绝口,评价道:“李敢不仅勇猛果敢,且谋略过人,熟悉西域地形,完全胜任安保组组长一职,统领二十名护卫。”最终,二十名骑兵和五名羽林卫成功入选安保组,他们将携带精良的百炼剑与连弩,负责保障使团沿途的安全。

三组人员筛选完成后,陈砚并未急于确定最终名单,而是精心设计了一场为期三天的“协同演练”。他模拟了使团在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类情景,如“技术组需紧急修复于阗的灌溉设备,外交组同步与于阗国王展开谈判,安保组负责现场警戒”,以此检验三组人员的协作能力。在演练过程中,曾暴露出技术组与外交组沟通不畅的问题——工匠们专注于设备修复,未能及时告知外交组修复进展,导致谈判陷入被动。陈砚迅速作出调整,要求每组指定一名联络员,实时共享信息,确保协同作战的高效性。

演练结束后,最终的随行名单得以确定:技术组包括十名工匠和三名农技人员,外交组有五名官员,安保组则由二十五名护卫组成,再加上陈砚与两名文书,使团总人数共计四十六人。名单上报汉武帝后,迅速获得批复。汉武帝还特别赏赐使团“黄金百两、丝绸千匹”,作为赠予西域诸国的礼物。

出发前一天,陈砚召集全体随行人员,进行最后的动员与部署。他将使团分为三队:前队由安保组的五名护卫组成,负责探查路况、提前联络沿途据点;中队为技术组与外交组,携带物资与礼品;后队由剩余护卫组成,负责断后与警戒。“西域之行,不仅是为了达成合作,更是为了让西域诸国见识大汉的实力与诚意。我们每个人的言行,都代表着大汉的形象,务必谨慎行事。” 陈砚的话语铿锵有力,令随行人员心中充满使命感。

当晚,墨家工坊灯火通明,工匠们正为使团准备特制的“便携技术箱”——箱内装有折叠式灌溉图纸、迷你炼铁炉模型、耐旱粟种样本,以及用于应急的小型工具。墨尘将一箱箱物资搬上马车,对陈砚说:“大人放心,所有技术资料均已做防水处理,工具也经过反复检查,确保在西域能正常使用。” 陈砚点头,目光扫过整齐排列的马车与精神焕发的随行人员,心中满怀期待。

此时,青铜残片骤然泛起微光,系统提示音随之响起:“宿主已完成西域出使人员的筛选与筹备工作,为深化西域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功绩值增加,解锁‘西域语言翻译’功能(可实时翻译西域各国语言,消除沟通障碍),汉武帝信任度提升至99。”

陈砚紧握残片,目光投向窗外的浩瀚星空。他深知,此次西域之行虽充满挑战,但只要使团成员齐心协力,必能达成既定目标,为漠北决战稳固后方,为丝绸之路基础设施建设开启崭新篇章。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楚汉争鼎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楚汉争霸演义我在明朝修铁路历史天幕:永乐大帝梁朝九皇子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李世民重生水浒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吴越霸业之这个钱镠不一般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