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穿越云层,降落在S省滨海国际机场。舷梯下,以S省省委书记赵劲松为首的领导班子成员已在舷梯下等候。林枫稳步走下舷梯,与赵劲松的双手紧紧相握。这位年近花甲的省委书记目光如炬,声音洪亮:林枫同志,欢迎你来S省工作!这里情况复杂,但舞台很大。
赴任后的第一次省委常委会上,林枫的发言言简意赅:我是来学习的,先调研,后发言。 随后的一周,他的行程表排得出奇的满:上午在自贸区与跨境电商企业座谈,下午走访科技城的独角兽企业,晚上又与民营企业家共进工作餐。随行人员发现,这位新省长提问极其专业,从芯片产业的供应链安全到生物医药的专利布局,每个问题都直指要害。
在调研中,林枫敏锐地发现了S省光鲜背后的隐忧:传统制造业面临转型升级阵痛,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出让,隐性债务风险不容小觑;更重要的是,部分干部安于现状,创新突破的锐气不足。
一周后,在全省经济形势分析会上,林枫没有照本宣科,而是展示了一组对比数据:S省研发投入强度低于长三角先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出现下滑趋势。他话锋一转:我们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我建议,立即启动营商环境2.0版升级行动,重点破解企业反映强烈的玻璃门问题。
会场上鸦雀无声。几位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交换着眼神,这位新省长的第一把火,比预想中来得更猛。
当晚,林枫在办公室约见了省政府秘书长李建国。这位在S省工作三十年的活字典,谨慎地提醒:林省长,S省情况特殊,很多企业背后关系盘根错节,改革要讲究方式方法。 林枫给李建国斟了杯茶,推心置腹地说:建国同志,正因为情况复杂,我们更要敢于碰硬。请你支持我,先把最突出的问题梳理出来。
就在林枫准备大刀阔斧推进改革时,一个突发事件打乱了节奏。全球知名的诺维集团突然宣布,将在S省投资百亿建设亚太研发中心,但附加条件异常苛刻:要求税收减免、土地无偿使用,甚至干预人才政策。更蹊跷的是,这个项目得到了省内某些势力的强力推动。
林枫立即嗅到了不寻常的气息。他指示相关部门严格审核,同时通过特殊渠道了解到,诺维集团此举意在通过巨额投资捆绑地方政府,为其后续并购省内优质生物医药企业铺路。这与其凤凰计划一脉相承。
在项目论证会上,面对各方压力,林枫掷地有声:招商引资不能饥不择食。我们要的是互利共赢的合作,不是丧权辱国的条件。 他顶住压力,要求诺维集团必须符合S省的产业发展规划,并接受严格监管。
这场交锋,让林枫在S省站稳了脚跟,也让各方势力重新认识了这位新省长的分量。
周末,林枫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在新居的阳台上,望着远处的大海,苏晚晴轻声问:这里的海,和黑石峪的山,很不一样吧? 林枫深吸一口咸湿的海风:山有山的厚重,海有海的胸怀。但无论在哪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初心不能变。
夜深人静时,林枫在笔记本上写下S省工作的初步思路:要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他特别标注:要借助S省的开放优势,打造中医药国际化桥头堡,与w省形成南北呼应之势。
窗外,潮水拍打着海岸,一如这个沿海大省奔腾向前的脚步。林枫知道,更艰巨的挑战还在后面,但他已经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