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居的妹妹、还有个哥哥有时候会过来探望、再加上方三说得神秘女人……
孟琦心中一动,突然问道:“你们家那条巷子叫什么名?”
方三不意她突然如此询问,有些怔愣,还是碧娘率先反应过来答道:“平波巷。”
这附近住的多是过得不错的渔民,这巷子名也算是个好兆头了。
孟琦一默,不禁想到了那天探望英娘的时候与英娘的对话。
那天,英娘说李货郎已经将那李良淑赶了出去,在外另置了一套房子供李良淑居住。
当时她怎么说的来着?
孟琦思索片刻,很快便想了起来。
彼时英娘说:“夫君说也不能叫她住得太近烦我,因此那院子买在了城西,好像是……什么平巷那里?”
而这平波巷既在城西,名字里还有个“平”字,更巧的是,还正好搬来了一个带着下人独居的小娘子,她的哥哥还总是来探望她。
这一切已经不是巧合所能说得通的了。
再想想那目前已经查出来的线索,孟琦突然觉得有些荒谬。
于是她问到:“那天你没看到那个女人的脸吗?”
方三皱眉思索片刻,谨慎道:“非要说的话,是看到了一点的。”
当时刚好一阵风刮过,那女人慌忙捂住了面纱,却还是叫方三看到了面纱下的一角。
“那女人生了一张覆舟嘴,下巴上似乎还有个小痣。”
孟琦确定了。
这女人就是杨氏!
而故事的另一个主人公,此时便也呼之欲出了——若她所料不错,便该是那李货郎!
于是她又问几人:“那小娘子和她那哥哥的长相如何?你们可有印象?”
孟琦问到这里,碧娘便率先形容了起来:“那两人我们虽不常见,但也略见过几次。”
“那小娘子长得俏丽,生着一张菱形脸,吊梢眉、嘴唇有些薄,一笑还有两个酒窝哩!”
“眼睛也大,是丹凤眼,略细长了些,这点与他的哥哥极为相似。”
“那哥哥皮肤也极白,与妹妹有七八分相似,一看就是兄妹俩,只是哥哥到底年长些,相比较妹妹少了些婴儿肥,颧骨部位看上去便也比妹妹更高些。”
“那郎君气质温和,又彬彬有礼,长得也俊俏,我们那条巷子里的小姑娘都喜欢偷偷看他。”
一旁的方三和方小郎见到那两人的次数本就是极少,再听碧娘这么一说便也没有什么可补充的。
果然是那二人的相貌。
孟琦确定了之后,却也觉得有些荒谬和不可置信——所以这杨氏是在和李良玉偷情吗?
但这么一想,似乎此事也不是无迹可寻。
她想起了上次与那钱家小胖起争执的时候,他们便在钱府门口遇到了那李良玉,那时李良玉告诉她,他是来给钱家送货的。
再仔细想一想,当时杨氏故作冷漠的表情也颇为耐人寻味。
当初李良玉对于那钱家小胖的回护之意也颇为明显。
她原本只以为李良玉是为了讨好钱家人,可如今看来却是不一定了。
而钱府的宅院就安置在城西,虽说与方家人居住的地方还有挺长的一段距离,但相比较其他地方也近了许多。
恐怕当初李良玉买下这套小院的时候便是打着为两人偷情方便做准备的。
这宅院附近多是渔民,巷子里的人家作息高度统一,只要避开众人出门和回来的时候便能避开大多数人。
且这附近也没有什么富贵人家,自然也不会遇到与二人熟识的人,因此只需要杨氏前来的时候做好伪装便可。
可杨氏和李良玉是怎么敢的?
据她所知,那钱家家主可不是个善茬,两人难道不害怕事发吗?
不,他们害怕。
所以当难得晚回来一次的方三和方小郎见到杨氏的时候,她才要下此毒手。
即使她当时已经带了斗笠和面纱、方三只见到了她的嘴唇和一截下巴尖。
即使方三不认识她、甚至她不确定方小郎是否看到了她。
她不敢有一丝侥幸心理,因此她果断的收买了帮工,致使方三的船崩解遇难。
可惜方三和方小郎命硬,她便又借常家二媳妇陈氏——自己的姨表妹的手,收买了那张大夫,努力再次灭口方三和方小郎。
至于那不幸遭到牵连致死的无辜的帮工、还有那方家一家三口,在她的心中,怕是还比不上一件首饰在她心中的分量。
宁错杀、不放过。
她不在乎。
而此事若不是恰好被孟琦发觉、若不是孟琦心细如发发现了那张大夫施针的异常、若不是孟琦这“爱管闲事”的性格,只怕方家一家三口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死去的真正原因。
何其荒唐!
然而事实已经摆在了眼前,无论孟琦觉得再如何离谱,这事情基本就是孟琦推测的那般了。
看着孟琦面上变幻的神色,方家几人也渐渐意识到他们被人暗害的原由。
方三神色悲痛,碧娘的面上也满是不可置信:“就因为这样的原因吗?”
“就因为这样可笑的原因,他们就要置我们于死地?”
碧娘的眼睛睁得极大,眼底因为激动而蕴着星点的泪花,崩溃道:“我们……我们甚至不认识那女人啊?”
她狠狠擦了一把眼睛,用力之大,使得眼角都被她蹭红了:“他们打听一下就知道的!我相公给谁也没说过!”
“小泽更是连看都没看到那人!”
她跌坐在地上:“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呢?”
“我们从来没有害过他们啊!”
方小郎忙上前扶住自己的娘亲,虽然他也十分悲愤,却也努力宽慰自己的母亲道:“娘,如今事情已经水落石出了,我和爹也好端端的,有我们作证,官府马上就能将那二人绳之以法了。”
方小郎还是太年轻了。
他这话一说,碧娘和方三不但没有感到宽慰,反而心下更加恻然。
此事若不是有孟琦插手,他们早就悄无声息地死掉了。
即使他们发觉了不对,告到衙门去,县令爷难道真的会为了他们追责那两人吗?
息事宁人怕还是好的,说不得还要按诬告罪打上几板子呢!
他们只是运气好,遇到了孟琦。
若是没有孟琦,谁又会为他们张目呢?
所以他们算什么?那死去的帮工又算什么?
不过草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