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助理就坐在工位上敲键盘。屏幕上的合作申请函已经改了三遍,抬头、落款、附件说明全都核对过。她把鼠标移到发送键上,又停下来。
“等法务那边确认了吗?”
陈宇默从隔壁房间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张打印好的材料清单。他没穿外套,衬衫袖子卷到手肘,眼睛底下有点发青,但精神很稳。
“电子签刚刚收到。”助理点头,“公章流程也补完了,现在可以发。”
陈宇默把纸递过去。“这是最终版的材料目录,按编号排好顺序了。你再对照一遍,别漏了。”
助理接过单子,一条条往下看:音频原始文件、银行电子回单、服务器访问日志、内部会议录音、发布会准备记录……一共二十三项,每一项都标了来源和时间戳。
技术组的人靠在椅子上搓了把脸。“压缩包昨晚就做好了,两个G,加了密,数字签名也绑好了。只差密码没给出去。”
陈宇默嗯了一声,拿起手机拨了个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被接起。
“您好,司法鉴定中心周正。”
声音不高,语气平直,听不出情绪。
“周主管,我是陈宇默。”他说,“我们这边已经准备好提交证据材料,邮件马上发出,请您注意查收。”
对方停顿一秒。“材料包括哪些内容?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音频是原始wAV格式,未经过二次编码;转账记录带银行电子章;服务器日志包含完整操作路径和Ip信息;所有文件都有独立校验码。”陈宇默一条条报出来,“加密压缩包通过安全邮箱发送,解压密码将在您确认收件后由我本人告知。”
“可以。”周正说,“收到材料后我们会先做完整性验证,没问题的话会回复接收函。整个过程依法依规进行,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明白。”陈宇默说,“我们不催进度,只求公正。”
“这正是我们的原则。”对方说完,挂了电话。
助理看着屏幕,点击发送。
进度条缓缓走完。
“邮件已送达”四个字跳出来。
她松了口气,转头看向陈宇默。“成了。”
他站在原地没动,盯着自己的电脑页面刷新了一下。那封发送成功的提示还在,旁边多了一条自动回复:“贵方邮件已进入待处理队列,预计一小时内完成初审。”
“等他们回信。”他说,“不是发出去就完了,得确认对方真收到了。”
技术组男生摘下耳机。“我刚把所有原始数据又跑了一遍哈希值,跟昨天晚上的一致。万一他们怀疑文件被改过,随时能比对。”
陈宇默点点头。“备份也存一份本地,别全靠线上。”
办公室安静下来。
没人再提社交媒体的事。之前大家还会时不时刷一眼热搜,看看水军有没有新动作。现在所有人都收了手。
助理合上笔记本。“要不……我去买点早餐?”
“不用。”陈宇默坐到桌前,“今天谁都别走远。等鉴定中心正式确认接收,再说下一步。”
话音刚落,手机震了一下。
是周正发来的短信:“材料已收到,正在做初步检查。十五分钟后电话反馈。”
助理立刻记下时间。
技术组小声嘀咕:“这么快?我以为至少要半天。”
“人家专业干这个的。”陈宇默说,“越快越好,说明效率高。”
八点十七分,电话来了。
“陈先生。”周正的声音依旧平稳,“我们检查了压缩包完整性,解压成功。所有文件属性正常,未发现篡改痕迹。接下来将进入正式受理流程。”
“谢谢。”陈宇默握紧手机,“请问多久能开始鉴定工作?”
“今天上午就能立案。”对方说,“我们会按照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标准流程操作,全程留痕,结果可追溯。期间如有需要补充材料,会第一时间联系你们。”
“清楚了。”
“还有一点。”周正顿了顿,“你们这次提交的内容量不小,尤其是服务器日志部分。如果后续需要现场调取更多底层数据,希望你们配合。”
“没问题。”陈宇默回答,“只要能查清事实,我们全力支持。”
挂掉电话,办公室里静了几秒。
然后助理轻声说了句:“真的开始了。”
陈宇默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从现在起,我们的事做完了。”
他环视一圈。“接下来不是我们在解释,是他们在查证。不管网上说什么,都不重要了。”
技术组男生抬起头。“那水军那边继续带节奏怎么办?已经有账号在说‘假鉴定’‘花钱买报告’了。”
“让他们说。”陈宇默说,“我们现在不做任何回应。谁问都一样——请等待权威机构结论。”
“可粉丝急啊。”助理皱眉,“群里都在问为什么不反击。”
“我们不是不反击。”他看着屏幕上的提交回执,“我们换了战场。以前是在网上跟人吵架,现在是在走程序。吵赢了也没用,程序走通才算数。”
内容组的女孩翻着笔记。“要不要发个声明,说明已经启动第三方鉴定了?”
“不发。”陈宇默摇头,“一句话都不多说。我们现在最有力的动作,就是沉默。”
屋里没人再说话。
之前那种焦躁感慢慢退了。不是因为问题解决了,而是因为他们终于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式。
九点整,鉴定中心发来正式接收函,盖着红章,附带案件编号。
助理打印出来,双手接过,像接住一块沉甸甸的东西。
“这下是真的交出去了。”她说。
陈宇默起身走到窗边。外面阳光照进来,楼下的车流开始增多。城市醒了,但他的世界反而安静了。
他转身回到座位,关掉了所有社交平台的页面。
桌面上只剩一个文件夹,名字叫“证据归档”。
“从这一刻起。”他对所有人说,“我们不再参与舆论战。”
他打开文档,开始记录今天的每一步操作。
时间、事项、责任人,写得清清楚楚。
技术组重新整理了备份硬盘,把所有原始数据做了三重存储。内容组开始梳理未来可能面对的质疑点,提前准备应对口径。助理则联系了公司法务,确保后续所有沟通都有法律支撑。
十点二十三分,手机再次响起。
还是周正。
“有个情况需要确认。”他说,“你们提交的其中一段音频,设备编号显示为私人手机录音。我们需要你本人到场签署一份证据来源真实性承诺书,才能正式纳入鉴定范围。”
“什么时候可以办?”
“今天下午三点,或者明天上午。”
“我准时到。”陈宇默说。
电话挂断。
他看了看表,还有四个小时。
转身对助理说:“帮我预约一辆车,两点出发。”
“要我陪你去吗?”
“不用。”他说,“这种事,得我自己来。”
技术组男生突然开口:“老大,要是他们问你为什么选这家机构,你怎么答?”
陈宇默想了想。“我说实话就行——因为它是目前最有公信力的选择。”
“不怕他们说你串通?”
“怕也没用。”他笑了笑,“我们只能做我们认为对的事。”
说完,他打开抽屉,拿出身份证和工作证,放进包里。
办公室恢复平静。
每个人都在做事,但节奏变了。不再是慌乱应对,而是一种有条不紊的等待。
就像风暴过后,船还在,只是换了个航向。
十一点五十分,陈宇默站起身,拎起包。
“我先去楼下等车。”
他走到门口,手扶上门框,回头看了眼投影屏。
上面还挂着昨天的舆情曲线图,但已经被新的表格覆盖。
标题写着:证据提交全流程记录。
没有人说话。
他拉开门走了出去。
电梯下行的时候,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一条新消息。
他拿出来看了一眼。
是那个老粉丝账号发来的截图。
画面里是一个匿名论坛的帖子。
标题是:“有人在找黑客删帖,价格开到八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