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家属院,家家户户都飘着饭菜香,贺礼家的客厅更是热闹非凡。圆桌被满满当当的硬菜摆满,油光锃亮的红烧鲤鱼翘着尾巴,寓意“年年有余”;金黄的炸鸡块外酥里嫩,刚上桌就被贺礼夹了一块;还有炖得软烂的排骨、喷香的腊肠,最后端上来的白瓷盘里,胖乎乎的饺子冒着热气,稳稳当当地摆在桌子中央,这可是除夕的重头戏。
“快尝尝你妈包的鱼,炖了俩小时!”老爸一边说,一边给贺礼夹了块鱼肉,又拿起桌上的茅台,给自己和贺礼各倒了一杯,琥珀色的酒液顺着杯壁流下,醇厚的酒香瞬间散开。玻璃瓶里的可口可乐冒着细密的气泡,“咕咚”倒在玻璃杯里,甜丝丝的气息混着饭菜香,格外诱人。
“饺子里包了三个硬币,谁吃到谁明年运气好!”老妈笑着夹起一个饺子放进贺礼碗里。贺礼咬了一口,鲜香的汤汁在嘴里爆开,忽然“咯嘣”一声,一枚亮晶晶的硬币掉了出来。“福到了!”贺礼把硬币攥在手里,引得爸妈哈哈大笑。
饭吃到一半,隔壁邻居家传来了春晚的开场音乐,贺礼爸连忙起身打开电视。黑白屏幕亮起,熟悉的开场旋律响起,屋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碗筷碰撞声和电视里的声音。贺礼盯着屏幕,心里竟有些期待——他记不清1985年的春晚到底演了什么,这种未知的新鲜感,让这个除夕多了几分特别的滋味。
贺礼妈一边剥着橘子,一边和贺礼爸讨论着节目。今年的也就小品(拍电影)有点看头。
电视里的春晚正播放着零点倒计时,随着“十、九、八……”的齐声倒数,窗外的鞭炮声骤然密集起来。十二点一到,贺礼拎起早已备好的礼花和鞭炮,笑着对爸妈说:“我下去放炮!”
家属院的空地上早已聚集了不少邻居,大人小孩都捂着耳朵,脸上却满是兴奋。贺礼找了块空旷的地方,先点燃了一盘十万响的大地红,“噼里啪啦”的声响瞬间响彻夜空,红色的纸屑在地上铺成一片喜庆的红毯。紧接着,他又点燃了闪光雷,“砰砰”几声巨响后,夜空绽放出耀眼的白光;最后是礼花,彩色的光团在黑暗中炸开,像一朵朵绚烂的花,引得周围阵阵欢呼。
放完鞭炮,贺礼拍了拍身上的碎屑,回到楼上和爸妈道别:“爸、妈,我回四合院了!”爸妈笑着叮嘱:“路上慢点。”
驱车回到四合院,刚推开大门,就闻到空气中残留的硫磺味,混合着院子里淡淡的腊梅香。贺礼把车停好,走进客厅,顺手打开了电灯,暖黄的灯光照亮了空旷的院子。他给自己泡了杯热茶,坐在沙发上,听着远处零星传来的鞭炮,也不知道上官雪年过的怎么样,想打电话也实在是不方便,哎,不像后世,随是都能视频。
大年初六的阳光格外和煦,透过四合院的枝叶洒下斑驳光影,暖意融融。贺礼搬了把竹椅放在院中,一边晒着太阳,一边给猫咪洗澡剪毛。
院子里静悄悄的,只听得见剪刀“咔嚓”的轻响,空气中弥漫着阳光的味道和淡淡的洗衣粉味道。忽然,院门外传来“咚咚咚”的敲门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谁呀?”贺礼停下手里的活,擦干手起身走向门口。
“您好,有您的邮件。”门外传来邮递员的声音。
贺礼拉开门,接过一个牛皮纸信封,道了声谢,转身回到院中。他好奇地打量着信封,上面印着几行日文,收件人姓名和地址却是工整的中文,显然是寄给他的。
拆开信封,里面掉出一张设计精致的邀请函,同样是中日双语对照。贺礼仔细一读,原来是日本的田中先生寄来的。邀请函上写着,田中先生以丰田汽车公司的名义邀请贺礼前去参观学习,上面还有大使馆的章,原来田中是丰田公司的高管,怪不得财大气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