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祭坛的惊天一战,虽以逆元枢纽被毁、七皇子周琛败逃暂告段落,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如同投入帝京这潭深水的巨石,激起的波澜远超任何人的预料。
首先做出反应的,是占据了皇宫大半区域、以“监国”自居的四皇子周煜。他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获悉”了观星台地底的“妖人作乱”以及林知珩“护驾有功”的消息。他反应极快,一方面严密封锁消息,对外只宣称有前朝余孽勾结妖人潜入,已被及时发现并击溃;另一方面,则立刻以监国名义颁布旨意,大肆褒奖林知珩“忠勇可嘉,于国有功”,赐下大量财帛,并加封其为“太子太保”(虚衔),极尽笼络之能事,试图将林知珩绑上自己的战车,同时将破坏龙脉的罪名牢牢扣在“前朝余孽和妖人”(实指七皇子)头上。
这一手可谓一石二鸟,既打击了竞争对手七皇子,又试图将林知珩这位新晋的“功臣”纳入麾下,稳定因皇帝猝死和地底异变而愈发浮动的人心。
然而,林知珩并未被这突如其来的“恩宠”冲昏头脑。他深知周煜此举背后的算计。在苏月岚、林剑鸣以及短暂停留的孟先生商议后,他采取了极为谨慎的应对策略:对于监国的封赏,他恭敬接受,上表谢恩,姿态做足,但绝不就皇位继承问题发表任何看法,依旧保持着“超然”的立场;对于地底之事的细节,则三缄其口,对外只称是“恰逢其会,尽了臣子本分”,将功劳很大程度上归于“恰好”路过的孟先生和及时赶来“护驾”的禁军(实为林剑鸣),自己则隐于幕后。
这番表态,让四皇子周煜既松了口气(林知珩没有借此发难或公开支持老七),又有些失望(未能将其彻底拉拢),同时也让许多观望者暗暗点头,觉得这位北地盟主确实沉得住气,不似那般急功近利之徒。
与此同时,七皇子周琛及其党羽的销声匿迹,并未让帝京恢复平静,反而因其潜藏暗处而更添几分诡谲。市井间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流言,有说四皇子才是弑君元凶,嫁祸七皇子;有说林知珩与域外妖邪本有勾结,地底之战乃是分赃不均的内讧;更有甚者,将矛头指向了深居简出的五公主周茗,言其与佛门残部关系匪浅……真真假假,混淆视听,显然是有心人在背后推波助澜,意图将水搅浑。
在这纷乱的舆论场中,刚刚经历了实战检验的“青云学社”,非但没有因之前的袭击而沉寂,反而因其主持者林知珩在此次事件中的“杰出表现”而声望更隆!尤其是在林知珩有意无意的引导下,学社开始更加系统地传授那些实用的知识,并且由杨峥等新招揽的人才牵头,成立了几个专门的研究小组,针对帝京目前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因局势动荡导致的物资流通不畅、部分区域卫生条件恶化等)进行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
这些方案通过学社的渠道扩散出去,虽然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推行,却让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实学”的力量。一种微妙的变化在帝京中下层蔓延:这位林侯爷,似乎不仅仅是个能打仗的武夫,他带来的这些东西,是真的能解决问题的!
这股悄然生长的“青云”之风,开始真正触碰到某些旧有势力的核心利益。
这一日,以帝京老牌世家“平阳侯府”为首,联合了几个传统书院的大儒以及部分守旧派官员,联名上奏监国四皇子,痛陈“青云学社”离经叛道,蛊惑人心,传授奇技淫巧,动摇科举取士之根本,长此以往,必将导致礼崩乐坏,国将不国!他们强烈要求查封学社,严惩“妖言惑众”之徒。
这道奏折,如同一道战书,正式拉开了旧势力与“青云”理念正面冲突的序幕。
消息传到镇北侯府,苏月岚面露忧色:“平阳侯府树大根深,门生故旧遍布朝野,他们联合发难,声势不小。四皇子那边,压力定然极大。”
林知珩却只是淡淡一笑,眼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光芒:“他们终于坐不住了。这说明,我们走的路是对的,已经让他们感到了威胁。月岚,不必担心,这正是我们期待的局面。”
他并未直接去找四皇子辩解或求情,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他让林算盘调动资金,通过云梦瑶的望月阁渠道,在帝京最繁华的街市,公开设立了数个“青云书报亭”,以极低的价格,甚至免费发放那些刊印着改良农事、简易医术、基础数算乃至《基础锻体导引术》前几式的册子!同时,宣布青云学社将面向全城,举办一场“格物竞赛”,征集解决帝京目前面临的诸如垃圾处理、夜间照明、简易防火等实际问题的巧妙方案,优胜者不仅可获得重金奖赏,更有机会进入学社深造,或得到北盟的资助将其方案付诸实践!
此举一出,顿时在帝京引起了更大的轰动!那些原本只能在学社内传播的知识,如今直接摆上了街头,面向所有民众!这已不仅仅是传授,而是公开的、大规模的“理念输出”和“人才选拔”!
旧势力们试图通过上层施压来扼杀“青云”,而林知珩则直接绕过他们,将根基扎向了更广阔的民间!用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机会,去吸引和汇聚那些真正渴望改变、拥有才华却被旧体制压抑的人才!
“他……他怎敢如此?!”平阳侯府内,当代平阳侯气得摔碎了心爱的玉如意。他们习惯了在朝堂之上、在规则的框架内博弈,何曾见过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直接掀桌子,将知识像撒传单一样撒向民间的做法?
四皇子周煜也接到了报告,他看着那份关于“青云书报亭”和“格物竞赛”的密报,脸色变幻不定。他既恼怒于林知珩的“不识抬举”和“肆意妄为”,又隐隐感到一丝忌惮——这种直接诉诸民心的手段,其潜在的影响力,或许比十万大军更为可怕。他现在反而有些不敢轻易对青云学社下手了,生怕引发难以预料的民情反弹。
就在帝京因林知珩这番操作而再起波澜之际,苗灵儿再次带来了关于七皇子周琛的线索。
“盟主,根据对皇家猎苑生命能量异常流失的持续监控,以及一些零星的情报碎片拼接,我怀疑……周琛可能并未远离帝京,而是利用猎苑下方某种古老的存在或者遗迹,在尝试进行一种……‘血脉补完’或者‘容器强化’的仪式。”苗灵儿语气带着不确定,“他似乎在那场失败中受了不轻的伤,或者他背后的存在对他不满意,他急需提升自己的力量,或者……寻找一个新的、更合适的‘容器’。”
“容器?”林知珩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你的意思是,他可能还不是最终的那个‘主角’,他背后那所谓‘吾主’,或许还在寻找更适合降临的躯壳?”
“不排除这个可能。”苗灵儿郑重道,“皇家猎苑曾是前朝皇家驯养异兽、试验各种血脉融合之地,地下埋藏着太多秘密。若他真在那里进行某种禁忌仪式,我们必须尽快阻止!”
林知珩目光锐利起来。周琛这个隐患不除,帝京永无宁日。而且,若真让他完成了所谓的“补完”或找到了更好的“容器”,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这皇家猎苑,我们不得不去一趟了。”林知珩沉声道,“不过,这次不能再像上次那样贸然潜入。我们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一个……能让四皇子周煜‘同意’,甚至‘支持’我们进入皇家猎苑的理由。”
他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脑中飞速运转,一个大胆的计划逐渐成型。或许,可以利用眼下旧势力对青云学社的发难,以及那场即将举办的“格物竞赛”来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