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太监的到来,像一块投入潭水的寒冰,并未激起汹涌的浪花,却让吴庄堡原本因战功而略显升温的气氛,迅速冷却、凝固。他并不指手画脚,只是安静地、细致地观察着一切,那双看似温和的眼睛,如同两盏幽暗的灯笼,照向堡内每一个角落。
他查阅名册,会仔细核对每一处涂改和新增的墨迹,询问士卒籍贯、入伍缘由,语气平和,却暗藏机锋。他巡视粮仓,会伸手探入米袋深处,感受谷物的干湿,甚至捡起几粒放在鼻尖轻嗅,计算着存粮与账面是否吻合。他观摩操练,会站在不起眼的角落,默默记录着各营队列的整齐度、火铳射击的频率、乃至士卒脸上细微的表情。
这种无处不在的审视,让陈忠、李贵等将领倍感压力,行事说话都下意识地谨慎了几分,生怕被这阉人抓住什么错处,酿成大祸。连堡内的普通士卒和匠户,也隐约感觉到这位京城来的“天使”与林教官之间那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张力。
林慕义对此视若无睹。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处理军务,巡视防务,甚至主动邀请董太监一同视察石门隘前线。在崎岖的山路上,董太监坐着两人抬的滑竿,林慕义则步行相随,神色坦然。
“董公公请看,”林慕义指着前方层峦叠嶂、仅有狭窄隘口可通的山势,“此地易守难攻,然库尔缠游骑四出,恐其另寻蹊径。我军兵力有限,防线漫长,唯有倚仗地利,层层设防,方可保无虞。”
董太监眯着眼,看着远处山脊上隐约可见的振明军哨卡,微微颔首:“林将军布置周详,杂家佩服。只是……如此严防死守,每日钱粮耗费想必不小吧?朝廷如今艰难,各处都要用兵,皇上也是忧心忡忡啊。”
话语轻柔,却暗指林慕义耗费国帑,拥兵自重。
林慕义面色不变:“公公明鉴。守土有责,不敢不尽心。所幸去岁屯田略有收获,加之缴获些许,尚可支撑。已多次行文河南藩司,请求拨付钱粮,奈何……石沉大海。” 他将难题轻轻引回给朝廷和地方。
董太监呵呵一笑,不再言语,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光。
就在这表面平静、内里暗流涌动之际,王五带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库尔缠的游骑,在连续多日的探查后,终于有所动作。一支约两百人的鞑子马队,试图从石门隘西侧一条极为隐蔽的、名为“鬼见愁”的险峻山道进行渗透!
所幸王五的斥候提前发现了踪迹,李贵派出的一个哨锐士营及时赶到,依托险要地形,用火铳和滚木礌石进行了坚决阻击。战斗规模不大,鞑子丢下十几具尸体后退去,但这条隐秘通道的暴露,敲响了警钟。
“鬼见愁……果然还是被他们找到了。”林慕义在沙盘上标出这条险道,眉头紧锁。这条路的威胁在于,一旦被鞑子突破,便可绕过石门隘主防线,直接威胁吴庄堡的侧后!
“必须彻底封死这条路!”李贵斩钉截铁。
“如何封?那里地势险要,大军难以展开,我们也不可能长期派驻重兵把守。”陈忠提出疑问。
林慕义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人不上去,但‘铁幕’可以拉起来!”
他所谓的“铁幕”,并非真正的铁器,而是将防守的韧性与杀伤的残酷发挥到极致。他下令:立刻抽调工匠和辅兵,由熟悉地形的老卒带领,前往“鬼见愁”及几处类似的险要潜在通道。
他们的任务不是修建坚固的堡垒,而是利用山势,大量设置各种致命的障碍和陷阱。
在狭窄的栈道旁,用坚韧的藤蔓和细铁丝设下无数绊索,连接着悬于头顶、装满尖锐石块的吊篮。
在必经的转弯处,挖掘浅坑,埋下压发式的简易地雷(铁壳或陶罐装药,上覆木板碎石)。
在陡峭的斜坡上,松动巨大的岩石,用绳索勉强固定,随时准备砍断绳索,制造山崩般的滚石。
在仅容一人通过的岩缝入口,架设可快速拆卸的拒马,后面部署少量装备手雷和劲弩的死士。
这不是一道墙,而是一片死亡地带。它将用最原始、最残酷的方式,消耗任何敢于踏入其中的敌人的生命和勇气。
与此同时,林慕义再次调整了正面防线的部署。他减少了固定哨位的人数,增加了机动巡逻队的数量和频率。将有限的、装备新式燧发铳的锐士营士卒作为救火队,不再固守一点,而是随时准备支援任何出现险情的路段。他还命令赵铁柱的匠作营,暂停部分铳管的打造,全力赶制更多的手雷和地雷,尤其是适合山地防御的小型、触发灵敏的型号。
整个吴庄堡的防御体系,开始从单纯的“点状固守”,向着“弹性纵深,机动歼敌”的方向悄然转变。这道横亘在库尔缠南下的铁幕,变得更加坚韧,也更加致命。
董太监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看到了振明军高效的执行力和林慕义清晰的防御思路,也看到了那层出不穷、看似简陋却威力惊人的防守器械(手雷、地雷)。他不得不承认,这支军队,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但越是如此,他心中那份来自杨嗣昌的指令就越是清晰——此獠,绝不可留!其军,亦不可使之坐大!
他不动声色地,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又记下了一笔:“林某擅改军制,变固守为游动,恐有异志。其匠营所出火器,颇多诡奇,非制式所有,宜深查之。”
阴云,依旧笼罩在吴庄堡上空。库尔缠的威胁并未因一次试探的失败而解除,反而如同盘旋的秃鹫,寻找着下一个扑击的机会。而堡内,那道来自京师的、无形的铁幕,也正随着董太监一笔一划的记录,悄然收紧。
林慕义站在堡墙上,望着北方层峦叠嶂的群山,那里隐藏着嗜血的敌人;他又瞥了一眼堡内董太监居住的那处幽静小院,那里潜伏着致命的暗箭。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混合着山间的草木清气、匠作营的煤烟味,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从北方飘来的,属于战争和死亡的铁锈气息。
铁幕已横张,接下来,便是等待。等待库尔缠的下一步,等待朝中的风云变幻,也等待着他手中这把日益锋利的剑,劈开这重重阴霾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