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识殿航行在回归“初火之域”的航线上。殿内的损坏触目惊心,外壁布满狰狞的创口,部分区域甚至能看到内部闪烁不定的能量管线。修复光带如同忙碌的萤火虫,在破损处缓慢地编织着新的结构。
核心大殿内,气氛却与这残破的景象截然不同。
陆清玄静立星图前,周身气息圆融内敛,那新生的道种在他体内缓缓运转,左眼秩序右眼混沌的异象已然隐去,但一种更深邃、更包容的气质却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与“收割者”投影的终极对抗,以及在真理层面的碰撞,让他完成了一次至关重要的蜕变。
晴川、露娜和墨围坐在旁,虽然神色疲惫,但眼神都格外明亮。他们不仅幸存下来,更亲身参与并见证了那场关乎宇宙本质的争锋,各自的境界与认知都有了质的飞跃。
“我们看到的‘源头之井’……”露娜率先打破了沉默,她的“星语”天赋似乎变得更加敏锐,能捕捉到更多维度的信息,“它似乎并非‘收割者’的造物,反而……‘收割者’像是在守护它,或者说,在利用它的某种特性?”
墨点了点头,阴影在他周身自然流转,带着一种对存在与虚无更深的理解:“那口井,是‘无’的极致,也是‘有’的源头。‘收割者’的绝对秩序,或许正是试图模仿并维持井口所代表的某种‘源初寂静’。”
“但它走错了路。”晴川接口,她的守护领域如今带着一种历经沧桑的坚韧,“生命与文明,同样是这宇宙本源的一部分,是‘有’对‘无’的回应,是寂静中的乐章。试图抹杀乐章只保留寂静,本身就是一种悖逆。”
陆清玄转过身,目光扫过同伴,最终落在星图中那片被标记为“初火之域”的星域。“你们说得都对。‘收割者’维护秩序本身并无大错,宇宙若完全陷入无序的混沌,也将走向消亡。它的错误在于,将一种极端的、僵化的秩序当成了唯一的真理,并将其强加于整个宇宙。”
他指向星图,声音沉静而有力:“我们与它的争斗,并非简单的善恶对抗,而是关于宇宙未来走向的‘真理之争’。是走向一个冰冷、死寂、一切皆定的终点,还是走向一个充满生机、变化、虽有不完美却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我们现在知道了,‘收割者’很可能并非孤立的自然现象,它背后可能牵扯到更庞大的机制,甚至可能与那口‘源头之井’有关。但我们也证明了,我们并非任其宰割的‘错误’,我们所代表的‘可能性’,是宇宙真理不可或缺的另一面,拥有与之抗衡的资格与力量!”
他的话语带着一种笃定的力量,驱散了众人心中最后的一丝阴霾与迷茫。他们不再是被迫逃亡的幸存者,而是为宇宙亿万生灵请命的战士,是新的真理的践行者与扞卫者。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晴川问道,眼中燃烧着斗志。
陆清玄沉吟片刻,道:“首先,彻底修复万识殿,消化此次所得,提升我们的力量。‘初火之域’是我们的根基,必须稳固。”
“其次,”他目光锐利起来,“我们不能仅仅被动防御或独自探索。‘收割者’的威胁是针对所有文明的火种。我们必须将真相,将我们的发现,以及……将‘可能性’的火种,传递出去!”
露娜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是说……像播种一样?”
“没错。”陆清玄点头,“‘收割者’能够高效清理文明,一方面是因为其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文明之间大多隔绝、孤立,无法形成合力。我们要改变这一点。利用万识殿的文明遗产,结合我们自身对‘可能性’规则的领悟,制造一种……能够承载‘反抗意志’与‘可能性’信息的‘种子’。”
“将这些‘种子’,撒向尚未被‘收割者’发现的,或者正在萌芽中的文明,甚至……撒向那些已经被‘收割者’光顾过、但或许还有残渣余烬的死亡世界!”墨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冽的意味,“让星火,在更广阔的原野上燃烧起来。”
这个计划大胆而疯狂,但经历了井畔之战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必然要走的一步。
“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陆清玄道,“但我们拥有时间,也拥有希望。当星火足够多,形成燎原之势时,‘收割者’想要再像以前那样轻松‘收割’,就没那么容易了。甚至,我们可以主动去寻找它的其他‘节点’,或者……探寻通往‘源头之井’的其他路径。”
计划既定,万识殿内立刻开始了高效运转。
陆清玄结合自身新生的道种之力、混沌道域的特性以及万识殿核心的文明数据库,开始推演和构筑“星火种子”的模型。这并非简单的信息复制,而是要创造一种能够自适应不同宇宙环境、能够潜伏、能够在一定条件下被激活、并蕴含“可能性”规则倾向的微型信息-规则复合体。
晴川负责优化万识殿的防御与隐匿系统,确保在播种过程中尽可能不被“收割者”提前察觉。露娜则利用增强后的“星语”,开始大规模扫描临近星域,筛选适合播种的目标——那些拥有生命潜能或微弱文明信号的星球,以及那些规则相对薄弱、易于“种子”扎根的区域。墨则负责警戒,他的存在感知如今能覆盖更广的范围,对“收割者”可能出现的探测波动也更加敏感。
时间在忙碌中流逝。万识殿的创伤被一点点抚平,变得更加坚固,甚至因为融入了部分从“源头之井”附近感悟到的奇异规则碎片,其结构也带上了一丝难以捉摸的特性。
而第一批“星火种子”,也在陆清玄的不懈努力下,成功诞生。
那是一些肉眼不可见,甚至常规探测器也难以捕捉的微小存在。它们如同思想的孢子,规则的蒲公英,内部压缩着经过处理的、关于“存在意义”、“自由意志”、“可能性之美”的核心信息,以及一丝微弱却坚韧的、源自陆清玄道种的“可能性”规则烙印。
这一天,万识殿悄然悬停在一处陌生的、拥有三颗年轻恒星的星系边缘。其中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卫星群中,有一颗冰封的星球,其厚厚的冰层下,探测到了原始液态海洋和极其微弱的有机分子活动信号。
“第一个目标,编号‘希望-I’。”露娜报告道。
陆清玄点头,他走到一个专门构建的、布满玄奥符文的发射矩阵前。矩阵中央,悬浮着一团如同星云般梦幻的光点,那是由数以万计的“星火种子”凝聚而成的光团。
他深吸一口气,将自身意志与道种之力注入矩阵。
“以文明之名,以可能性之名……去吧。”
光团骤然扩散,化作亿万道细微到极致的流光,如同无声的雨滴,穿透万识殿的屏障,洒向那片冰冷的星域,精准地朝着那颗蕴藏着渺茫生机的冰封星球飘去。
它们将穿透冰层,融入海洋,伴随着未来可能诞生的第一个原始生命细胞,伴随着可能点燃的文明之火,静静地潜伏,等待着被唤醒的那一天。
万识殿悄然离去,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但在宇宙的尺度上,一些微小的、充满希望的变量,已经被悄然种下。
星火宣言,以这种最沉默、也最坚定的方式,向着无垠的星空,发出了它的第一声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