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一会儿你盯着机器,到时间了先检查菌丝的生长情况,要是没长满,就再延长半个星时。”
艾伦立刻立正点头:“放心吧乔先生,保证看好机器!”
乔云屹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盘泛着温润米白色的曲胚送进星际发酵机,指尖轻轻拂过舱门边缘的金属纹路,确认曲胚稳妥摆放后,才缓缓合上厚重的透明舱门。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围在机器旁、脸上还带着几分专注与好奇的众人,唇角扬起一抹温和的笑:“好了,酒曲制作的核心步骤我都演示完了,接下来就交给机器运作。
不过这三个星时咱们也别闲着,我再给大家讲讲酒曲做好后的保存要点,还有用它酿酒的初步方法。这些都是古蓝星酿酒的老底子,咱们一步步来。”
人群中立刻有人点头附和,乔云屹清了清嗓子,指尖在空中虚点着,将关键信息一一拆解:“酒曲的保存,核心就四个刺,干燥、避光、低温、密封,这四点缺一不可,目的是防止曲块受潮发霉,更要杜绝杂菌污染影响酒质。
具体操作分三种场景,大家记清楚:
1. 短期保存(1-3个月):最简单,把晾干的酒曲装入食品级密封袋或玻璃密封罐,挤出空气封紧,放在阴凉通风的储物架上就行,注意环境温度不能超过25c,厨房窗台这种晒得到太阳的地方绝对不行;
2. 中期保存(3-12个月):密封步骤要更仔细,最好用两层密封袋裹紧,然后放进冰箱冷藏层,温度控制在0到5c之间,而且一定要远离洋葱、大蒜这些异味重的食物,不然酒曲会吸味,酿出来的酒就变味了;
3. 长期保存(1年以上):得用真空封装机抽成真空袋,排出所有空气后,直接扔进冰箱冷冻层,温度必须低于-18c,这样能最大程度锁住菌种活性。
不过咱们有空间钮,等酒曲做好,直接往里一放,保存个三五年都不成问题,比古蓝星的老法子方便多了。”
话音落下,乔云屹却悄悄蹙了蹙眉,视线落在发酵机运转的指示灯上。
他想起古蓝星的酒曲,靠自然环境发酵,三到五天就能在曲块表面长出细密的“白毛”。
那是菌种活性刚好的标志,可眼前这台星际专门培育菌种的机器,速度快了数倍,却不知道能不能养出同样鲜活的菌种。
他心里默默盘算着:要是这机器不行,大不了就重新做一批,反正古蓝星的原始方法他烂熟于心,无非是多费点时间和耐心,用竹匾摊晾,靠室温慢慢发酵,总能成的。
时间在众人的期待与偶尔的讨论中悄然流逝,三个星时的等待显得格外漫长。
终于,负责守在机器旁的艾伦率先站起身,快步走到乔云屹身边,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又忐忑:“乔先生,时间到了,咱们现在能打开发酵机看看吗?”
乔云屹站起身,拍了拍艾伦的肩膀,脸上带着从容的笑意,语气却不自觉地放柔了些,像是在安慰众人,也像是在给自己打气:“走,咱们一起去看看。说实话,我也没把握这次能成。
星际机器的节奏和古蓝星的自然发酵差太多了。不过大家别担心,就算不成功也没事,真要是出了问题,咱们就退回去,用古蓝星最原始的方式来做酒曲,慢是慢了点,但肯定能成。”
众人簇拥着乔云屹围到发酵机前,舱门缓缓升起的瞬间,一团团雪白蓬松的“小团子”映入眼帘——原本米白色的曲胚,此刻裹满了细密柔软的菌丝,像撒了层薄雪,又似揉好的,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菌香。
“成了!真的成了!”乔云屹猛地攥了攥拳,眼底迸出惊喜的光。
他着实没想到,星际发酵机竟这么给力!
古蓝星做酒曲,得等上足足五六天,靠天时地利养出那层“白毛”,可现在,不过几个星时就完美成型,效率翻了十倍都不止。
他按捺住心头的激动,指着舱内的酒曲笑道:“大家看,这菌丝均匀又饱满,活性肯定足!不过酒曲只是第一步,做酒前得先把粮食发酵透,咱们今日就先把粮食发酵上,等后续步骤跟上,就能酿桃花酿了!”
话音刚落,乔云屹抬手点开空间钮,光芒闪过,数十颗拳头大、外皮紫莹莹的神奇果落在地上,滚了一圈才停下。
“来,咱们就地把这果子开了,里面藏着的就是酿酒的粮食。”他捡起一颗神奇果,指尖扣住果壳缝隙轻轻一掰,果壳应声裂开,里面裹着的红白米粒滚落出来,“开到的米都分好类,这颗颗饱满、透着暗红光泽的,是高粱米,咱们做酒的主原料就是它!”
话到嘴边,乔云屹又咽了咽。
他本想多说一句,纯高粱烧出的酒会带点微涩,得掺上百分之十的玉米,酒体才会变得香醇顺滑,可转念一想,先让大家熟悉基础步骤再说,便只笑着补了句:“记住,高粱米是核心,千万别弄错。”可惜他不是。
接着他又捡起两粒白米,举到众人眼前:“再看这两种,圆滚滚、胖乎乎的是糯米,做甜酒、桃花酿的好材料;旁边这长粒、透着珠光的也是糯米,只是品种不同,千万别和普通大米弄混了,口感和发酵效果差远了!”
看着众人捧着米粒,一脸认真分辨的模样,乔云屹忍不住在心里失笑:自己这哪儿是教酿酒,分明是带了一群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认食材,连“别把糯米和大米搞混”这种基础常识,都得掰开揉碎了说。
“知道了乔先生!”众人齐声应着,手上动作却没停。
有负责掰果壳的,有挑拣米粒的,还有人找来干净的木盘分类盛放,配合得格外默契。
不过半个星时,所有神奇果都处理完毕,高粱米、糯米分门别类堆得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