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同志,要是调你来到市招商局,你能不能做出更耀眼的成绩?”
这才是苏瑞华把陈默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单独谈话的目的。
要是在县局这么小的平台,陈默都能拉来三千万五千万的项目投资,那么来到市局的平台,岂不是要奔着亿级投资去。
放眼整个汉西省,目前仅有三市获得过超亿元的项目投资,其他城市并无这样的荣幸。
没办法,城市经济发展越落后,越难有好的企业,大的企业来投资,而越没有投资,地方发展就越迟滞,基建就越差劲,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这个…我不敢妄下保证苏市长,市局的资源和扶持,各方面的条件肯定要比县局要好多了,很多大型企业投资项目的底线就是地级市,县一级人家连考虑都不考虑。”
陈默在外面跑项目这两年对这一点那是深有体会,稍微大一点的企业,对方一听你是县招商局的,直接就下逐客令了。
这个年代的县城基建差,治安差,配套设施不完善,营商环境恶劣,百姓素质低,这都不利于投资。
有这个钱为什么要往县一级的地方投?往大城市投,往经济发达的地方投不香吗?
常兴市虽然经济一般,可是再怎么着都是正儿八经的地级市,不是小县城能比的,依托这样的平台去拉投资,肯定比县城要强多了。
“说实话小陈……”
这时候,苏瑞华连对陈默的称呼都变了,陈默同志是官方性的标准称呼,可是叫小陈就有把你当自己人那味了。
“我觉得你是个人才,在县局工作有点屈才了,到市里来怎么样?有我这个市长为你保驾护航,以后你的工作也会顺利许多。”
苏瑞华言语中的暗示已经溢于言表了,他说的哪是工作啊,而是仕途。
有一位正厅级的领导干部提携,陈默以后的升迁之路确实会非常顺利,甚至可以说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毕竟苏瑞华可是常兴市的市长,这一亩三分地的二把手,甚至隐隐能跟一把手分庭抗礼,他要是一心提拔陈默,那陈默往上爬的速度可想而知。
这是遇到贵人了呀。
袁永良虽然也许诺给他留个正科级的局长之位,可是从未说过保驾护航这种话,一时的各取所需和长期的提携照顾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苏市长,您能这么说我心里特别高兴,这是您对我的认可,是对我工作能力的肯定,我这个人不挑活,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在哪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陈默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听从苏瑞华的安排或者说他对苏瑞华调他来市里工作这件事没有意见。
陈默知道苏瑞华是看中了自己拉项目的能力,如果他真能大幅度提高常兴市招商引资的数据和成绩,苏瑞华便能从中受益。
换而言之,苏瑞华是在给自己往上爬找垫脚石,陈默被他相中了。
“好小陈,我心里有数了。”
苏瑞华笑了笑,“不过现在我还不方便直接把你调过来,毕竟你才刚升任科长,今天的招商会议我又当众承诺要你拉来投资超三千万的项目才调你来市招商局,没出成绩前,我不好向市委开口。”
苏瑞华说得冠冕堂皇,实际上就是要考验陈默,只靠着安阳的资源和城市条件能拉来恒棉纺织上千万的投资,陈默的能力确实是让人眼前一亮。
但这个项目或许只是陈默运气好,苏瑞华眼看陈默接下来的表现,要看陈默能不能再次拿下千万级的项目。
如果能,就说明陈默的成功并非运气使然,而是真的有本事,有办法,有技巧,到时候把陈默调到市招商局来,相信也没人会有意见。
“我明白苏市长,欲速则不达,眼下我还是要在基层多沉淀沉淀,向上走要有成绩,我一定会干出成绩的,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争取把咱们常兴招商引资工作做成全省的标杆。”
陈默满脸笑容,苏瑞华的赏识对他来说绝对是个意外之喜。
虽然调他过来也是做科长,但是这个科长的含金量可比县局招商科科长强多了,更何况他还能兼市招商服务中心主任,这手里的权力比在安阳大多了。
最重要的是,市局的舞台更高,能引起更高级别领导的关注,只要他能干出成绩,能拉来项目,不会缺伯乐领导的。
可能有人会说招商引资就那么重要吗?
重要!太重要了!
别说在这个经济大飞跃,一切唯Gdp论的时代,就是在二十年后,你能为你们当地拉来大企业投资,那你就是爹。
比如你能决定某亚迪是否在你们当地投资建设生产基地,而这一个生产基地能解决一万人的就业问题,创造几十亿的Gdp,就这么说吧,哪怕你是个平头老百姓想当副市长都能给你搞定。
像陈默这种人才,不管去到哪都是香饽饽,政府抢着要。
“好好好,全省招商引资工作的标杆,小陈啊,你能讲出这么一番豪言壮语就说明我没看错人,如果大家都有你这样的心气和志向,又何愁干不出成绩。”
苏瑞华眼中对陈默的欣赏之色愈加浓烈,他很期待陈默下半年的表现,很期待陈默能不能给他和市委带来惊喜。
“苏市长,我能不能提个小要求?”
苏瑞华乐呵呵的说道,“什么要求,只要不过分,我都满足你。”
作为常兴市市长,他不怕陈默提要求,只要不是太过分,他都能满足,这就是一个正厅级市长的底气和自信。
“是这样的苏市长,我不想一直都在招商局工作,这样不太利于我以后的发展。”
苏瑞华听到陈默这么说,眼中当即掠过一抹惊讶,旋即他似笑非笑的问道,“你是想在各个部门打打圈,还是要深入群众之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
“不瞒苏市长您说,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我更喜欢跟人民群众打交道,为他们做一些实事。”
苏瑞华顿时明白了,但这更让他惊讶,陈默的野心不小啊。
“很好啊小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你没有忘本,我心里有数了,这个事情我会帮你解决的。”
苏瑞华知道陈默要的是基层领导经验和经历,这是以后成为地方领导必不可少的履历,补足这个履历,陈默随时可以转任地方做党政部门的一把手。
而且越往上走,这个基层工作履历就越弥足珍贵,就像盖房子要打好地基一样。
陈默有此意愿,看来是想起高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