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尘埃落定后的日常
所有的波澜与风暴终于彻底平息,生活回归了它应有的、宁静而温暖的轨道。李媛馨和沉夜安的相处,进入了一种更深层次的默契与和谐。
毕业与新征程
李媛馨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她的毕业作品——一组以“城市角落的光影与生命”为主题的摄影集,因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不仅在校内获得了高度评价,还被一位来校参观的知名策展人看中,邀请她参加一个颇具影响力的青年艺术家联展。
沉夜安比她还要高兴,他亲自为她筹备了一场小型的庆祝晚宴,只邀请了最亲近的家人和朋友。宴会上,他举杯,目光温柔而骄傲地看着她:“祝贺你,媛馨。你的镜头里,一直都有最动人的世界。”
李媛馨看着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与幸福。她知道,如果没有他一直以来的鼓励和支持,她或许永远无法如此自信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毕业后,李媛馨没有选择进入家族企业(尽管沉夜安表示完全尊重并支持她的任何选择),而是加入了一家专注于人文纪实摄影的工作室,从助理做起,踏踏实实地积累经验。沉夜安从未干涉她的职业规划,只是在她遇到困惑时,会以他特有的冷静和远见,给她一些中肯的建议。他书房里那个原本只属于他的书架,也渐渐被她的摄影集和相关书籍占据了一半。
家的模样
他们搬进了沉夜安早已准备好的一处临湖公寓。这里没有过于奢华的装饰,风格简约温馨,最大的亮点是那个拥有整面落地窗和一个小型露天阳台的工作室,是沉夜安特意为李媛馨设计的。阳光可以毫无保留地洒进来,窗外是波光粼粼的湖景和远山,成了她绝佳的创作空间。
生活琐碎而真实。他们会一起在周末去超市采购,沉夜安会推着购物车,耐心地听她纠结该买哪种酸奶;李媛馨会学着下厨,虽然偶尔还是会搞砸,但沉夜安总是面不改色地吃完,然后默默帮她收拾“战场”;晚上,他们会各自占据沙发一角,他处理文件,她修照片,偶尔抬头相视一笑,空气中流淌着静谧的温情。
沉夜安依旧很忙,但他总会尽量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回家陪她吃晚饭。如果实在无法避免,他会提前发信息告知,并在结束后尽快赶回。李媛馨也理解他的忙碌,从不无理取闹,只是会为他留一盏灯,温一碗粥。
融入与接纳
与沉家的关系,也在时光的流逝中愈发融洽。沉母看到了李媛馨的沉静、努力和对儿子真切的关心,逐渐放下了最初的审视和距离感,开始真正接纳这个儿媳。她会叫李媛馨一起去听音乐会,会送她一些自己年轻时收藏的、与艺术相关的书籍和小物件。
一次家庭聚会上,沉母甚至当着几位亲戚的面,轻轻拍了拍李媛馨的手,对沉夜安说:“夜安,媛馨是个好孩子,你眼光不错。” 这句看似平淡的认可,让李媛馨眼眶微热,也让沉夜安眼中漾开深深的笑意。
远方的余响与眼前的幸福
关于过去,偶尔还会有一些微弱的余响。比如,李媛馨会从老同学那里听说,郁蓝峰在狱中表现不佳,刑期可能还会延长;或者,有人在某个偏远小国似乎见过形容憔悴的林潇澜,但消息已无法考证。
这些消息传来时,李媛馨会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呼出一口气,像是将最后一丝尘埃吹散。她不会幸灾乐祸,也不会过多感伤,只是更加珍惜眼前触手可及的幸福。那些人和事,终究成了她人生故事里,早已翻过去的、无关紧要的一页。
而沉夜安,则会在她沉默时,轻轻握住她的手,无声地传递着他的温度和支持。他从不主动提起,却始终是她最坚实的后盾。
尾声
又是一个周末的清晨,阳光透过白色的纱帘,洒满卧室。李媛馨在沉夜安的怀抱中醒来,看着他近在咫尺的、安静的睡颜,心中被一种巨大的、平实的幸福感填满。
她悄悄起身,拿起放在床头的相机,对着晨光中他柔和的轮廓,按下了快门。
“咔嚓。”
这一次,快门声轻快而坦然,记录下的,是她稳稳握在手中的、充满光亮的现在与未来。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他们的故事,还将继续,在每一个平凡却闪光的日常里,细水长流,温暖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