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他惊喜的是,页面末尾还附着一幅 “九窍通火图”,图中以人体九窍为节点,标注了灵力从体表渗入体内、与五脏六腑对应的流转轨迹,每个节点旁都配有对应的灵草配伍方案,这些都是太古丹尊基于对人体的研究,开发出的对 “药火融身” 的深刻感悟。
“懂药性、顺肌理。” 陆尘茅塞顿开。之前他修炼《焚天炎典》,似乎只有对控火术有所造诣,而这第二页的内容,则增加了他对 “火焰与药性结合” 的认知空白,让他对丹道修炼有了全新的方向。
有了这个发现后,让他十分的激动,他不再有耐心继续留于地火塔内,而是起身返回了听雪阁的炼丹房。推开炼丹房的木门,药香混着松木火的暖意在鼻尖萦绕。
陆尘快步来到炼丹炉前的蒲团上盘膝坐下,静坐片刻。
当下,胸腔中的激动依旧澎湃汹涌,如同沸腾的潮水般拍打着心胸,脑海中还弥漫着灼热的余韵,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震颤,刚刚经历的狂喜久久无法平息。半晌过后,他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眼,将心神沉入丹田,开始运转功法,破灵之力顺着经脉平稳流转,每一次脉动都带着安抚心神的韵律。
修行之道最忌心浮气躁,更何况此次要钻研的是太古丹尊留下的 “药火融身” 秘术,事关自身,不可贸然尝试。陆尘在将脑海中翻涌的思绪一点点压下,直到呼吸变得悠长平稳,指尖的颤抖彻底消失,才缓缓睁开眼。
此刻他眼中已无半分急切,只剩沉静的专注。双手结印,神识缓缓沉入识海 —— 那里,一卷古朴的金色书册静静悬浮,正是《丹尊圣经》的本源烙印。
随着他心神凝聚,玉简第二页缓缓展开,“药火同源” 四个篆字泛着温润的金光,如同活过来般在识海中流转,与他之前在地火塔记下的经文相互呼应,再无半分模糊。
指尖在虚空轻轻划过,识海中的 “九窍通火图” 随之放大。图中人体轮廓清晰分明,九处窍穴以红点标注,旁侧的灵草配伍方案如同细密的金纹,逐字逐句映入他的神识:天窍三、地窍三、人窍三,每一处窍穴的位置、对应的脏腑功能、适配的灵草种类与用量,都记载得详尽无比,字里行间都透着太古丹尊对人体与药火融合的极致洞察。
人窍三穴,是神魂与脏腑相连的关键枢纽,药火入体便能锻炼神魂。
心窍藏在胸腔正中,需以赤血莲、养心草等灵草配伍,借燎原势凝出淡红火丝从膻中穴渗入,火丝会自发绕心窍灼烧,过程中能震散心脉里淤积的滞气,待窍穴被药火温养开后,神识外放时会像裹了层金罩,寻常幻术一照便破。
肺窍贴脊背藏在两肺之间,用清肺草、薄荷露等灵草配药,星火引凝出薄如蝉翼的火层从肺俞穴渗入,火层会化作清凉雾丝裹住肺窍,配合 “吸气入药、呼气排浊” 的节奏循环九次,灵气吸纳速度能直接快三成,哪怕在灵气稀薄的地方,都能强行牵引周遭灵气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