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带着小镇特有的、混合着泥土与草木清气的微凉,吹散了林砚来时路上的沉闷。新星中学的锈迹斑斑的校门在他眼前展开,与他刚刚离开的那所窗明几净、遍布荣誉墙的省重点相比,这里的一切都像是被时光遗忘在了某个粗糙的角落。
他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衬衫,领口随意地解开一颗纽扣,下身是洗得有些发白的牛仔裤,肩上一个黑色的双肩包。可就是这样简单的装束,也难掩他与周遭环境的格格不入。不是衣服,是那股子从骨子里透出来的疏离和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漫不经心的冷峻。
班主任苏晚领着他在早读课走进初三(二)班时,原本嘈杂的读书声如同被掐断的磁带,瞬间静默。
几十道目光,好奇的、探究的、惊艳的、带着一丝敌意的,齐刷刷地钉在他身上。林砚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这种被围观的感觉他早已习惯,甚至有些厌倦。他只是在苏晚的示意下,走到讲台旁,微微颔首。
“同学们,安静一下。”苏晚的声音带着刚毕业不久的年轻教师特有的、试图强装严肃的轻柔,“这位是我们班新来的转学生,林砚。大家欢迎。”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更多的是窃窃私语。
“哇……”
“他好帅啊……”
“看起来好冷,不好接近的样子。”
苏晚转过头,准备让林砚做自我介绍,目光触及他侧脸的瞬间,话语却卡在了喉咙里。
晨光恰好从窗户斜射进来,在他挺拔的鼻梁和微抿的薄唇上投下一小片阴影。少年的睫毛很长,低垂着,遮住了眼底可能存在的情绪,只留下一片令人心痒的漠然。他的皮肤很白,却不是病态的白,而是像上好的瓷器,透着一种冷感的光泽。
苏晚的心跳,毫无预兆地漏了一拍,随即又像擂鼓般重重地敲击着胸腔。
她二十四岁,不是没见过好看的男生,但像林砚这样,兼具了少年清隽与某种近乎危险的痞冷气质的人,是第一个。他站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自成焦点,也自成壁垒。
“林砚同学,你……”苏晚发现自己竟然忘了要说什么,脸颊有些发烫,“你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吧。”
林砚这才抬起眼,目光淡淡地扫过全班,那眼神像掠过湖面的风,没有在任何一个人身上停留。
“林砚。”他吐出两个字,算是介绍完毕。
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清晰的、介于少年与青年之间的磁性,敲在苏晚的耳膜上。
教室里的气氛更微妙了。女生们眼神更加炽热,男生们则在短暂的惊艳后,流露出几分因被无视而产生的不忿,却又慑于他那份天然的气场,不敢轻易出声挑衅。
苏晚勉强稳住心神,指了指后排一个空位:“你先坐那里吧。下课来我办公室拿一下新课本。”
“嗯。”林砚应了一声,单手插在裤袋里,在全班的注视下,目不斜视地走向自己的座位。他的步伐不疾不徐,背影挺拔而孤直。
整节课,苏晚发现自己讲得有些心不在焉。目光总是不自觉地飘向那个靠窗的角落。林砚要么懒散地趴在桌上,似乎对老师讲的简单内容毫无兴趣;要么就偏头望着窗外,眼神放空,不知在想什么。可即便是这样,他身上那种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冷漠,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她的注意。
下课铃响,林砚如约来到办公室。
其他老师都不在,只有苏晚一人。她看着他走近,心脏又不争气地加速。她慌忙低下头,假装在整理桌上那本薄薄的、属于林砚的档案。
“老师,我的书。”林砚站在办公桌前,声音平静。
“哦,好,在这里。”苏晚将一摞新课本推过去,指尖有些微颤。她鼓起勇气,迎上他的目光,试图拿出老师的威严,“林砚,我看过你之前的成绩单……你底子很好,虽然我们学校教学进度慢一些,但希望你能尽快适应,把心思放回学习上。”
林砚接过书,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勾了一下,那弧度转瞬即逝,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嘲弄。
“知道了,苏老师。”他应着,眼神却像带着小钩子,在苏晚微微泛红的脸上绕了一圈,“我会‘好好’学习的。”
那刻意放缓的语调和那个“好好”,让苏晚心头一跳,莫名地感到一阵慌乱。她几乎是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视线。
“那……那你先回教室吧。”
看着林砚抱着书离开的背影,苏晚才缓缓松了口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无声的对峙,而她,是落荒而逃的一方。她重新拿起那份档案,指尖抚过“因故转学”那几个模糊的字眼,心头萦绕的,是这个叫林砚的转学生身上,那团令人费解又忍不住想去探寻的迷雾。
他像一颗突然投入这潭死水的石子,涟漪已悄然荡开。而苏晚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平静了二十四年的心湖,正被这涟漪,搅得波澜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