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宋家的车平稳地驶离了谢家小院。
车内,宋远明老爷子怀里抱着那个沉甸甸、香喷喷的布袋,脸上是止不住的得意和满足。他用手肘轻轻碰了碰旁边的儿子宋青书,压低了些声音,语气里充满了炫耀:
“青山,看见没?不愧是我宋远明的孙女(指南嘉)!” 他拍了拍怀里的布袋,“这手艺,这心思,做什么都好吃!”
他话锋一转,开始了“拉踩”,声音又压低了几分,带着点“家丑不可外扬”的神秘感:“你妈那手艺……也确实差得……唉,出来了我才敢说。”
紧接着,他像是想起了什么更得意的事情,脸上的笑容更深了,凑近儿子,用气音说道:“还有呢!出来的时候,小三那孩子,还偷偷塞给我五个汉堡!” 他比划了一个“五”的手势,“还有小九,给了我一整包鸡腿!”
老爷子美滋滋地总结道:“我这两个孙子(指小三和小九,虽非血缘但情感上已是),就是心疼我!”
最后,他还不忘警惕地看了一眼车窗外,确认梅家的车不在附近,才彻底放松下来,带着点“侥幸”和“独占”的快乐,补充了一句:“老梅(梅剑意)还好没看到,这话也就他不在我才说的。”
宋青山听着自家老爹这毫不掩饰的“炫孙”行为和对自己老伴厨艺的“吐槽”,又是好笑又是无奈。他知道,父亲这是真把南嘉、小九和小三疼到心坎里去了,连带着这点“偏心”和“偷偷加餐”都成了值得炫耀的资本。
他笑着摇了摇头,没有点破父亲那点小心思,只是附和道:“是是是,您孙子孙女都孝顺,南嘉手艺也好。妈那边……回头我让南嘉多准备点,您偷偷带回去改善伙食。”
宋远明老爷子闻言,满意地靠回座椅上,抱着他的“宝贝”布袋,仿佛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礼物,脸上洋溢着属于爷爷的、最简单而纯粹的幸福。今晚这顿饭,吃得是身心舒畅,收获颇丰啊!
宋家的门被推开,宋远明、宋青山和宋青云三人走了进去。宋奶奶和梅玥正坐在客厅里边聊天边等他们回来。
灯光下,两位女士一眼就看出这三位男士的状态非同一般——一个个肚子都吃得微微鼓了起来,脸上还带着饱餐后的满足红晕和些许倦意。
梅玥忍不住笑了起来,打趣道:“爸,青山,青云,你们这是……在谢家吃了多少好东西啊?这肚子都快赶上怀胎三月了!”
宋奶奶也笑着摇头:“就是,看你们这架势,像是把人家谢家的粮仓都给搬空了似的。”
宋远明老爷子闻言,非但不窘,反而挺了挺他那更加明显的肚子,脸上露出了神秘又得意的笑容。他把怀里那个用布袋装得鼓鼓囊囊、严严实实的“宝贝”往前一递,塞到了宋奶奶手里。
“老婆子!” 老爷子声音洪亮,带着一股献宝似的兴奋,“还有儿媳妇!你们快瞧瞧!这可是你们孙女、孙子特意给你们准备的!”
他特意强调了“孙女孙子”,指的自然是南嘉、小九和小三。
“自己打开看看!” 宋爷爷催促着,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快,吃吃看!保证你们没吃过这么好吃的!”
宋奶奶和梅玥被老爷子这热情弄得有些好奇,相视一笑,接过了那个颇有分量的布袋。
当她们解开系绳,打开布袋的瞬间,各种食物混合的、复杂而诱人的香气瞬间扑面而来!油皮纸包裹着的各种形状的食物映入眼帘,还有几包独立包装、看起来就很天然的水果干。
“哎呦,这么多!”梅玥惊讶道。
“这都是南嘉他们做的?”宋奶奶拿起一包用油皮纸仔细包好的东西,手感还是温热的。
宋爷爷在一旁得意地指挥:“对!都是!那个是汉堡,夹着大肉饼和鸡蛋的!那个是烤鸡!还有鸡翅、包子、年糕……都是那俩小狐狸崽……啊不,是孩子们帮着分好的!还有他们自己晒的水果干,说可以干吃也能泡水!”
宋奶奶和梅玥听着介绍,看着这琳琅满目、包装用心的食物,心里又暖又惊。她们小心翼翼地拆开一包还带着余温的黄油年糕,咬了一口那外脆里糯、奶香浓郁的点心,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嗯!真好吃!”梅玥由衷赞叹。
“这孩子……心思也太巧了!”宋奶奶看着这么多吃的,又是感动又是心疼,“这得忙活多久啊……”
宋远明看着老伴和儿媳那惊喜又满足的表情,比自己吃了还高兴,大手一挥:“哈哈,好吃吧!我就说嘛!以后咱们家可有口福咯!”
这个夜晚,宋家也因为这份来自谢家、饱含心意的“美食快递”,而充满了温馨和甜蜜的香气。宋爷爷那点“偷偷加餐”的小秘密和对自己老伴厨艺的“嫌弃”,在这满屋的香味和家人的笑容中,也显得格外可爱起来。
宋奶奶看着桌上那堆南嘉和小九、小三精心准备、又被自家老头子“超额”带回来的美食,脸上是止不住的欣慰和当家主母的精打细算。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安排明天的伙食,语气果断又带着点分配战利品般的喜悦:
“明天早上,咱们的早饭就吃这个汉堡!” 她一锤定音,然后开始精准分配数量:
“准备六个!”
“我一个,玥儿(宋妈妈,宋青山的妻子)一个。”
“老头子(宋远明)……他今天出力多(指在谢家吃饭和搬运),给你两个!”
“青山、青云,你们兄弟俩,也一人一个。”
三下五除二,六个汉堡的早餐指标就分配完毕。宋奶奶显然深谙“按劳分配”和“均衡营养”的原则。
接着,她看着剩下的汉堡和其他包子等主食,开始了她的“仓储管理”:
“剩下的这四个汉堡,我去用油皮纸重新包一下,放冷冻里存起来!”
“还有这些包子、红薯包、南瓜包,我也一并都放冷冻里!”
“想吃的时候随时拿出来热一下,方便!”
最后,她的目光落在那几样需要尽快消耗的菜肴上——比如烤鸡、卤味等:
“这些菜,就留着明天晚上当晚饭吃! 热一热,再炒个青菜,煮个汤,又是一顿好的!”
宋奶奶这一番安排,条理清晰,物尽其用,既解决了明天的两餐,又为未来几天的伙食做好了储备。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持家过日子的智慧和效率。
宋远明老爷子在一旁听着,对自己老伴的安排十分满意,尤其是听到自己明天早上能独享两个汉堡时,更是眉开眼笑,觉得自己今天“冲锋陷阵”(吃饭和搬运)值了!
宋青山和宋青云也对母亲的安排没有异议,反而觉得这样很好,既能品尝到美味,又不会浪费。
于是,宋家的夜晚,也在这种充满烟火气的规划和满足中,缓缓落下帷幕。那七个被寄予厚望的汉堡,即将开启宋家明日充满能量和美味的一天。
宋爷爷看着老伴和儿媳将食物分门别类、妥善保存,心里那份想要炫耀和分享“奇迹”的冲动,和梅爷爷那边是如出一辙,甚至更强烈些——毕竟他可是被小九和小三“偷偷”多塞了东西的!
他清了清嗓子,摆出一副神秘又得意的样子,对宋奶奶和儿媳梅玥说:“老婆子,玥儿,先别忙活了,来,给你们见证个稀罕物品!别激动啊!”
他又转头对最“懂行”的小儿子宋青云吩咐道:“青云,去,拿个碗和热水来! 让你娘和你嫂子也开开眼,看看什么叫奇迹!”
宋青云推了推眼镜,虽然大概猜到了父亲要展示什么,但还是配合地去拿了一个碗和一壶热水。
宋爷爷这才小心翼翼地从小九给的那个布袋里(他特意把这个和宋奶奶分开放的,就为了此刻的惊喜),掏出了那几包水果干。他选了一包标记着苹果图案的,打开,里面是淡黄色的、薄脆的苹果干片,散发着清甜的香气。
他先是拿出两片,分别递给宋奶奶和梅玥:“你们先这么吃一片,尝尝。”
婆媳俩接过,放入口中,苹果干脆生生的,酸甜可口,像是零食一样:“嗯,好吃,很脆,味道也浓。”
宋爷爷嘿嘿一笑,高深莫测。他又拿起一片苹果干,放进了空碗里,然后提起热水壶,将滚烫的开水缓缓注入碗中。
神奇的一幕再次上演!
那原本干瘪、脆硬的苹果干片,在热水的拥抱下,迅速吸水、软化、舒展!几分钟后,那片小小的苹果干,已经涨开了大半,变得厚实、柔软、半透明,宛如新鲜苹果肉一般,碗里的水也变成了清澈的、带着苹果清香的浅金色。
宋爷爷示意婆媳俩:“来,先喝口水。”
宋奶奶和梅玥好奇地端起碗,各自喝了一口泡苹果干的水。水温微烫,入口是温和的、自然的苹果甜香,非常润喉解腻。
“再尝尝这苹果肉。” 宋爷爷用勺子将那片已经完全泡发的苹果肉捞起来,分成两半,放进宋奶奶和梅玥面前的碟子里。
两人用筷子夹起那变得软糯却又不失嚼劲的苹果肉,放入口中。口感与刚才的果干截然不同,变得柔软多汁,甜味更加清雅弥漫,仿佛在吃一块蒸熟了的、品质极佳的新鲜苹果,却又别有一番浓缩的风味。
“怎么样,老婆子?玥儿?” 宋爷爷看着婆媳俩脸上那惊奇又享受的表情,得意地问道,胡子都快翘到天上去了,“这苹果干,能干吃,能泡水,泡开了还能当水果吃!一套三吃!这就是你孙子(小九)和他哥哥(小三)自己晒的!厉害吧?这叫不叫奇迹?”
宋奶奶看着碗里那片“重生”的苹果肉,又看看手里还没捂热乎的汉堡,再想想之前品尝过的各种美味,心中的震撼和骄傲难以言表。她终于明白,为何老伴和儿子们今晚回来是那样一副“打了胜仗”的模样。
她看着宋爷爷,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和满满的欣慰:“厉害……真是太厉害了……这些孩子,真是……了不得……”
梅玥也连连点头,对南嘉和那两个神奇的小家伙佩服得五体投地。
宋家这个夜晚,也在这份由美食和“奇迹”带来的双重惊喜与满足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宋爷爷成功地“炫”了一把孙子的本事,心满意足。
宋奶奶这眼睛咕噜噜一转,刚才品尝美食和见证奇迹的惊喜,瞬间转化成了一种“理直气壮”的“兴师问罪”。她一把拉住宋爷爷的胳膊,语气带着浓浓的“委屈”和不容置疑的强势:
“老头子!你听着!” 宋奶奶盯着宋爷爷,开始下达“指令”,“你明天,不,现在就找机会,给南嘉,还有小九、小三那两个宝贝孙子孙女说!”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积攒了天大的“冤屈”:“就说……奶奶我想他们了!想得不得了!让他们必须回家来住一段时间!”
她越说越觉得自家占理,声音都拔高了些:
“太想了!哪有不回娘家的道理?!不看奶奶和妈妈的?过分!”
紧接着,她开始拟定“硬性规定”,伸出两根手指,斩钉截铁:“就这么定了!让他们一周,必须抽两天回娘家!”
她再次强调了己方阵营的“正统性”和“委屈”,仿佛南嘉他们长期“流落在外”是多么不合理的事情:“我们是娘家啊!!是她的根!她的靠山!”
最后,她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儿子宋青山、宋青云,以及儿媳梅玥,像是在集结同盟军,共同控诉:“你看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叔都在家里,他们居然不常回来看!!这像话吗?!”
这一连串的话,如同连珠炮,打得宋爷爷是晕头转向,又觉得……好像很有道理?尤其是最后那句,直接把全家人都拉到了“被遗忘”的同一阵线,连宋青山和宋青云都下意识地点了点头,觉得母亲\/奶奶说得对,南嘉他们确实该多回来住住。
宋爷爷看着老伴那“斗志昂扬”、“据理力争”的样子,心里简直乐开了花!这理由,这气势,比梅家那个“撑腰”的说法还要理直气壮!简直是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
他立刻挺起胸膛,保证道:“好!老婆子你说得对!太对了!是我们宋家的宝贝,怎么能老待在谢家?我明天一早就去说!不,我一会儿就打电话!必须让他们定下规矩,每周至少回来两天!不然……不然我们全家就去谢家门口‘静坐’去!”
宋奶奶这才满意地哼了一声,觉得自家老头子在关键时刻还是很顶用的。
于是,在这看似“委屈”实则“谋划”的氛围中,宋家“争夺”南嘉和小九、小三回家住的“战略部署”,也正式提上了日程。一场围绕着“娘家权利”和“美食诱惑”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似乎即将在谢、宋、梅三家之间悄然展开。而风暴中心的南嘉、小九和小三,对此还一无所知。
宋奶奶这脑子转得飞快,第一个“要求回家住”的方案刚抛出,眼见宋爷爷积极响应,她立刻又祭出了第二个更为“釜底抽薪”的方案,眼神里闪烁着“豁出去了”的光芒。
她一拍大腿,对着宋爷爷说道:“老头子!光让他们回来还不够稳妥,万一孩子们学业忙、事情多呢?我这心里还是不踏实!”
“咱还有第二个方案!” 她压低了声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就凭你的级别,还有咱儿子(宋青山)现在的职位,我们绝对有资格申请搬到军区家属院去住!”
她越说越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思路也清晰起来:“你看,儿砸(宋青山)不是刚调过来嘛,正好也是那个军区!” 她指的是谢家所在的军区,“咱们完全可以搬过去!就住他们附近!”
这样一来,物理距离瞬间拉近,什么“一周回两天娘家”的规定都弱爆了!
最后,她更是抛出了一个极具诱惑力且充满亲情的理由,仿佛一切都是为了晚辈着想:
“而且,搬过去了,我们还能就近照顾念安和卫国那两个小毛头!” 她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南嘉和谢琦平时也忙,我们做爷爷奶奶、太爷爷太奶奶的,帮衬着带带孩子,不是天经地义嘛!”
这个理由简直无懈可击!既表达了长辈的关爱,又完美地掩盖了“觊觎”南嘉手艺和想要天天看到孙子孙女(包括那两只狐狸崽)的“私心”。
宋爷爷听着老伴这第二个方案,眼睛都瞪圆了!高啊!实在是高!这简直就是直捣黄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他激动地连连点头:“对对对!老婆子,你这个方案好!这个更好!咱们搬过去!名正言顺!还能照顾重孙!我明天就去打报告申请房子!尽快搬!”
宋青山和梅玥在一旁听得是目瞪口呆。他们没想到母亲\/婆婆为了能让南嘉他们“常在身边”,连“举家搬迁”这种大招都想出来了!而且理由还如此冠冕堂皇,让人无法拒绝。
宋青云推了推眼镜,心里默默给母亲竖了个大拇指:姜还是老的辣!为了口吃的(以及含饴弄孙的快乐),真是拼了!
看来,宋家“争夺”南嘉和小九、小三的“战役”,已经从一开始的“要求常回家看看”,迅速升级到了“战略转移,就近驻扎”的层面了!谢家那边,恐怕很快就要迎来一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邻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