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窗棂间漏进午后阳光,南嘉的刀在案板上敲出欢快的节奏。她将柠檬片挤得汁水四溅,想着小虎每次吃到这道菜时亮起来的眼睛——那孩子总是一边啃鸡爪一边听曾爷爷讲德国往事。
曾奶奶牙口不好...得炖烂些。南嘉自言自语,往砂锅里又加了勺醋。旁边灶台上,泡椒的辛辣味已经弥漫开来,这是给爷爷谢卿特制的。想到那位儒雅的老学者偷吃鸡爪被辣得直喝水的样子,她嘴角不自觉上扬。
冰箱里取出的肋排地摔进大碗,南嘉倒进半瓶酱料开始腌制。小叔谢玉和谢琦每次为最后一块酱骨大打出手的场景浮现在眼前,而小九那只狐狸总会趁机多叼走两块。
丫丫喜欢甜口...她往鸡翅里多加了一勺糖,油锅里的冰糖炒出琥珀色。另一边的小碗里,肉糜和蛋液已经充分融合,正要上蒸锅时突然想起什么,又切了些胡萝卜碎撒进去——念安最近挑食,得补充维生素。
当烤箱地响起时,南嘉的围裙已经沾满各色酱料。她抹了把额头的汗,突然听见儿童房传来曾奶奶讲故事的声音:
...于是小狐狸把勋章藏进了树洞...
五个高低不一的声音同时响起:为什么呀?
南嘉轻手轻脚走到门边。阳光透过纱帘,给房间蒙上柔和的滤镜。曾爷爷坐在摇椅里,小虎和丫丫盘腿坐在他脚边,眼睛瞪得圆圆的;小辰正试图用积木搭出故事里的树洞;婴儿床里,念安的小脚丫把毯子踢得乱飞,卫国则安静地吮着手指。
因为勋章会发光呀,曾奶奶的白发在光晕中像团柔软的云,会暴露游击队的位置...
小虎突然举手,像个真正的学生:曾爷爷,您当年也是这样吗?
谢蕴笑着摸他的头,德语单词混着中文往外蹦:Nein(不),我们用的是...啊,南嘉。
孩子们立刻像小鸟般扑过来。小虎闻到南嘉身上的酱骨香,眼睛地亮了;丫丫已经挂在她腿上撒娇;小辰举着歪歪扭扭的积木要展示;念安在婴儿床里蹦跶得更加起劲,连安静的卫国都伸出小手。
妈妈做了鸡翅。南嘉弯腰亲了亲每个孩子的额头,最后轻轻握住卫国的小手,还有某人最爱的肉炖蛋~
曾奶奶接过念安,小胖腿上的铃铛叮当作响:我们正讲到1943年...她冲南嘉眨眨眼,删减版。
小虎却突然跑到南嘉面前,小手在裤子上擦了擦才递上一张纸:妈妈,我画了哨所!粗糙的铅笔画上,歪歪斜斜的哨塔旁站着个高大的军人,旁边标注。
南嘉眼眶一热。她蹲下身紧紧抱住小虎,闻到他头发上有阳光和蜡笔的味道:舅舅看到一定会...
开饭啦!小九的声音从走廊炸开,银发上还沾着颜料,我闻到酱骨了!他鼻子抽动的样子活像只真正的狐狸。
孩子们欢呼着冲向餐厅。曾爷爷拄着拐杖慢慢起身,经过南嘉时轻轻拍了拍她的肩:Gut gemacht(做得好)。老人看着满屋子奔跑的身影,眼里闪着光,比柏林大学的实验室还热闹...
念安在曾奶奶怀里兴奋地蹬腿,小袜子都踢飞了一只。南嘉捡起来时,发现上面绣着小小的五角星——和哥哥军装上的纽扣一样。
小剧场
晚餐桌上:谢玉和谢琦为最后一块酱骨筷子打架,
小九趁机端走整盘却被小虎举报
曾爷爷被泡椒辣得直灌啤酒
念安把肉炖蛋糊了卫国一脸
嘉举着相机的手微微发抖:
这比战场还难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