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得知此事后很开心,十几日后寿春城一处府邸,张羽看着瑟瑟发抖的严如意,心中一动。他觉得这女子或许能为己所用,便对严如意说:“只要你真心归顺于我,我可保你衣食无忧。”
严如意忙不迭地点头,张羽直接把她带进了房间,然后又是一阵欢愉之声传出。
一夜过后,严如意从最初的惊恐慢慢变得柔顺起来。此后,严如意留在了张羽身边,她聪慧且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摸清了张羽的喜好。
张羽前往会稽郡山阴县小住时,在处理政务期间,她会安静地在一旁研墨;闲暇时,她又能弹奏一曲雅乐,舒缓张羽的疲惫。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张羽对严如意愈发信任。
然而,表面温顺的严如意实则心怀仇恨。她暗中联系严白虎旧部,企图找机会为兄长报仇。但她的小动作被张羽的眼线察觉,张羽得知后并未立刻发作。
一日,严如意以为时机成熟,准备里应外合发动叛乱。可当她的同党刚有所行动,就被张羽提前布下的伏兵一网打尽。
严如意绝望地看着这一切,张羽看着她,冷冷道:“你不该背叛我。”
严如意扑通一声跪下,声泪俱下地哀求:“太师,我错了,我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求您饶我一命。”
张羽看着她,心中有些复杂,这段时间相处,他对严如意也有了几分感情。“若我饶你,谁能保证你不会再生异心?”张羽冷冷问道。
严如意忙说道:“太师,我愿立下毒誓,若再背叛您,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张羽沉默片刻,最终还是心软了。“起来吧,这次便饶你一命,若再有下次,绝不轻饶。”
严如意喜极而泣,不断磕头谢恩。此后一段时间,严如意彻底收起了心中的仇恨,全心全意侍奉张羽,而张羽则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扬州的势力。
在扬州已经度过了将近半年时光的张羽,终于决定要返回冀州了。他转头对身旁的美姬说道:“明日让大家收拾一下行装,我们准备启程回元氏县。”
美姬听闻,不禁有些诧异,她秀眉微皱,柔声问道:“据斥候营细作部的消息,刘表现在可是忙得焦头烂额呢。他一边资助袁绍发展势力,另一边又在支持孙策攻打交州,如此重要的局势,夫君你难道不打算继续坐镇此地吗?”
张羽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解释道:“我自有安排。我打算让赵云坐镇豫章郡,这样一来,既可以预防荆州和交州的战事,又能确保我们在扬州的利益不受影响。”
美姬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但她似乎还有些担忧。
张羽问道:“对了,美姬,暗杀部去解决孙策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美姬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回答道:“放心吧,夫君。等你回到元氏县之前,肯定能收到好消息的。”
张羽见状,心中稍安,轻声说道:“如此甚好。”
美姬的目光原本是坚定而决绝的,但就在一瞬间,她的眼神突然变得有些迟疑起来。她似乎在内心深处挣扎着,犹豫了片刻之后,终于还是轻声地开口问道:“严如意……夫君真的打算将她也带回元氏县吗?”
张羽看着美姬,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知道美姬的担忧和疑虑并非毫无根据,毕竟严如意与郭瑶不同,她在张羽心中的地位也有着微妙的差别。
然而,张羽还是决定给严如意一个好的归宿,于是他缓缓地回答道:“了解我的还是你啊,美姬。她跟郭瑶确实不一样,所以我想给她选个好地方。”
美姬心领神会默默地点了点头,虽然心中仍有一丝不安,但她也明白张羽的决定已经无法改变。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房间里,众人开始忙碌地收拾行装,准备启程返回元氏县。张羽将赵云唤到跟前,郑重地叮嘱道:“子龙啊,豫章郡的防守至关重要,你一定要密切关注交州和荆州的动态,不可有丝毫松懈。”
赵云抱拳应道:“属下遵命!太师放心,我定会严密防守,绝不让敌人有可乘之机。”
张羽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道:“我会留下玄策和季风给你,他们二人都是我信得过的将领,可做你的副将。此外,我再给你五万兵马镇守这一方,若遇紧急情况,你可持此令牌,调动颜良的三万军队前来支援。如此一来,总计八万兵马应该足以应对荆州和交州的局势了。”
赵云接过令牌,感激地说道:“太师如此信任属下,属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张羽微笑着拍了拍赵云的肩膀,对他的能力充满信心。一切安排妥当后,张羽望向远方,看着即将离开的山阴县感慨万千。
昨晚,严如意便将衣物整理妥当,满心欢喜地期待着与张羽一同前往元氏县。然而,就在她踏出房间的一刹那,一股强大的力量如闪电般袭来,她甚至来不及反应,便眼前一黑,失去了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严如意缓缓睁开双眼,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四周一片昏暗,只有微弱的烛光摇曳着,透露出一丝诡异的氛围。她的心中涌起一股恐惧,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也不明白为何会遭遇这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