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并未举行盛大的迎接仪式,一切都在一种高效而肃穆的氛围中进行。
他深知,如此庞大的财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越久,风险便越大。
他下令,由代理户部尚书周文柏总责,代理工部尚书陈子龙协理,锦衣卫指挥使李若琏全程监控护卫,
在京郊早已清场并重兵布防的通州皇家仓场,进行交接与初步入库。
通州仓场,作为漕运终点站和帝国北方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此刻展现出了它作为国家基石的一面。
连绵不绝的仓廒如同灰色的巨兽匍匐在大地上。
高耸的围墙,森严的守卫,以及内部错综复杂但井然有序的道路系统,都为接收这批前所未有的财富做好了准备。
秦翼明风尘仆仆,但眼神依旧锐利。
他麾下的白杆兵与新兵营,在抵达仓场外围后便停下了脚步,与李若琏带来的锦衣卫以及京营一部完成了防务交接。
接下来的任务,属于文官和专业的仓场吏员。
首先卸下并点验的,自然是核心中的核心——金银。
一辆辆装载着密封大木箱的车辆,在兵士的严密监视下,缓缓驶入指定的,地面经过特殊硬化处理的广场。
周文柏亲自带着户部的一群算学高手和资深库吏,陈子龙则带着工部负责检查箱体,磅秤的匠作人员,
李若琏的锦衣卫如同鹰隼般散布四周,记录着每一个环节,审视着每一个人的表情。
“开箱——!”随着周文柏一声令下,兵士们用特制的工具撬开第一个箱子沉重的封盖。
“嘶……”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当箱盖打开。
那码放得整整齐齐,在冬日黯淡阳光下依然反射出令人心醉神迷光芒的银锭呈现在众人面前时。
现场还是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抽气声。
那不是散碎银两,而是刚刚由随军工匠在张家口就地重新熔铸的五十两标准官银大锭!
每一锭都形制统一,表面光滑,边缘锐利。
锭面清晰地錾刻着“大明户部监制”,“足色纹银五十两”以及年份和独特的编号。
这是朱由检在接到秦翼明初步报告后,快马传令要求的标准化处理。
为的就是便于统计,运输和储存。
“验秤!”周文柏声音沉稳,但微微颤抖的手指出卖了他内心的激动。
两架巨大的,经过反复校准的官秤被抬了上来。
库吏们动作熟练地将银锭搬上秤盘,另一头则加上相应的标准砝码。
“一号箱,银锭一百枚,计五千两,足重!”唱报声响起。
“记录!”周文柏对身边的书吏道。
书吏飞速地在账册上记录,同时,一块预先刻好编号和重量的木牌被挂在了这个空箱子上。
一箱,两箱,十箱,百箱……
广场上银箱堆积如山,称重,唱报,记录,挂牌的声音此起彼伏,
形成了一种奇特而富有韵律的忙碌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的冰冷气息和一种难以言喻的财富的重量。
负责搬运的辅兵们汗流浃背,但眼神中充满了敬畏,他们搬运的不是木头,
而是实实在在的,能买下他们性命千万次的白山银海。
黄金的点验则更加谨慎。
金锭,金饼被同样熔铸成标准规格,放入较小的,内衬丝绒的特制箱体中。
它们的数量远少于白银,但价值更高,那沉甸甸的金色,仿佛凝聚了更多的贪婪与罪孽。
金银点验入库的同时,更多的车辆开始卸载那些种类繁多的物资。
这更是一个浩大无比的工程。
皮货区:紫貂,银狐,玄狐等顶级皮张被小心地展开检查,拂去灰尘,记录等级,尺寸。
然后由专门的皮匠进行初步保养,再卷起装入樟木箱。
普通的羊皮,狼皮则成捆堆放,数量之多,几乎填满了数个巨大的仓廒。
药材区:来自辽东和朝鲜的极品老山参,被用红绳系着,单独用锦盒盛放。
其他的大宗药材如甘草,黄芪等,则检查干湿程度,过磅登记,存入干燥通风的库房。
珍宝区:东珠按大小,圆润度,光泽分等,记录入册,存入带有无数小格的特制多宝柜。
各色玉石,古玩字画,则由临时召集来的宫廷供奉和博学老吏进行初步鉴定,分类,编号,造册,动作轻拿轻放,唯恐有丝毫损毁。
绸缎瓷器区:江南的云锦,蜀锦,宋锦,色彩绚丽,花纹繁复,在专门的库房中徐徐展开检验,测量长度,记录花色,然后重新卷好,放入防尘的厚布套中。
景德镇的青花,五彩瓷器,每一件都需仔细查看有无磕碰裂纹,然后分层垫草,装入牢固的木箱。
铜钱与普通货物区:堆积如山的洪武通宝等各式铜钱,被重新清点串数,然后装入麻袋,码放整齐。
那些相对普通但数量巨大的皮货,药材,布匹等,则按品类,品质分区存放,账目清晰。
陈子龙在此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指挥工部匠人检查仓廒的承重,通风,防水情况,
指导吏员如何科学堆放以节省空间并便于取用,
甚至改进了传统的记录方式,引入了更清晰的表格和编号系统,使得管理效率大为提升。
整个入库过程,不仅仅是实物的转移,更是一场浩大的信息记录工程。
户部的书吏们几乎不眠不休,根据点验结果,填写着一式多份的入库清册。
每一笔入库,都需经手人,监收人,主管官员签字画押,账册与实物必须完全对应。
周文柏看着那迅速增厚,几乎能当砖头使用的账册,心中既感充实,又觉责任如山。
他深知,管理如此庞大的财富,稍有不慎,便是塌天之祸。
他严格按照皇帝之前指示的新规,建立了严格的交叉审核和定期盘库制度。
李若琏的锦衣卫则如同无形的锁链,监控着整个流程。
他们不仅防备外贼,更警惕内鬼。
任何一点可疑的举动,哪怕是一个库吏多看了一眼银锭,都会被记录在案。
这种无处不在的监督,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威慑力,让所有经手之人都不敢生出丝毫贪念。
并非所有物资都运回了京城。
按照朱由检之前的旨意,大量的铁料,硫磺硝石,弓弩箭矢,甲胄以及部分粮食,
被暂留在了宣大地区,存入由秦翼明副将与王承胤心腹共同看守的军库。
这一决策,在交接时也做了明确的账目分割。
周文柏虽然心疼这些价值不菲的军资,但也明白皇帝的深意。
一是减轻运输压力,二是加强北疆防务,三也是对王承胤和边军的一种牵制。
想要动用这些物资,就需要朝廷的批准。
又或者皇帝还有其他未被言明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