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馆的欢呼声还在耳膜上震动,赵磊握着手机的手心全是汗,连指节都因为用力而泛白。刚走下领奖台,胸前的金牌还带着体温,沉甸甸的分量压在胸口,却远不及他此刻心里的激动。他避开围上来的教练和记者,快步走到走廊尽头的僻静处,手指在通讯录上划过,稳稳地停在“爸妈”两个字上,按下了拨号键。
电话接通的瞬间,听筒里先传来一阵熟悉的电视声——正是他刚刚结束的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直播,解说员激昂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赵磊团队设计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以满分的成绩斩获金奖,这一成果将极大提升工业领域的安全巡检效率……”赵磊的嘴角忍不住上扬,正准备开口喊“爸”,电话那头的电视声突然戛然而止,紧接着便是一片极致的安静。
电话那头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电流“滋滋”的轻微声响,像极了他备战时实验室里仪器运转的细微杂音。赵磊的心跟着提了起来,他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爸妈屏息凝神的样子——或许爸爸正举着手机,眉头紧锁,妈妈则攥着围裙边角,连呼吸都放轻了。他正想再说点什么,打破这令人心跳加速的寂静,就听到爸爸带着激动的哽咽声,像是压抑了很久的情绪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一字一句都裹着颤音:“好小子,好小子啊……爸爸为你骄傲!”
这句话刚说完,听筒里就传来妈妈的哭声。不算大声,没有歇斯底里的宣泄,却格外清晰,像是断了线的珍珠,一颗接一颗砸在赵磊的心上。紧接着是爸爸慌忙安慰的声音,带着手忙脚乱的慌乱:“你看你,哭什么,儿子赢了该高兴才对。”可赵磊听得出来,爸爸的声音也在发抖,连带着安慰妈妈的话,都有些语无伦次,尾音飘得老高,像是下一秒也要跟着红了眼眶。
赵磊靠在冰凉的墙壁上,体育馆的冷气顺着衣领钻进来,却丝毫驱散不了他浑身的燥热。他想起三个月前离家时的场景,也是在这个走廊里,他给爸妈打了告别电话,说要留在学校备战决赛,不能回家过年。电话那头妈妈沉默了很久,最后只说“照顾好自己,缺什么就说”,而爸爸则在旁边抢过电话,硬邦邦地说“既然决定了就好好拼,别给家里丢脸”。现在想来,那些看似强硬的话语背后,全是藏不住的牵挂。
“你妈妈都哭了,”过了一会儿,爸爸的声音重新传来,带着刻意的平稳,像是在努力平复翻涌的情绪,“她下午三点就去菜市场了,挑了块最好的五花肉,说要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等着你回家呢。砂锅炖了一下午,现在估计都炖烂了,香味儿飘得满屋子都是。”
“红烧肉”这三个字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赵磊记忆的闸门。他从小就爱吃妈妈做的红烧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连汤汁泡饭都能吃下两大碗。小时候每次考试考得好,妈妈都会奖励他一碗红烧肉,爸爸则会坐在旁边,一边喝酒一边说“这肉得配好成绩才香”。有一次他感冒发烧,没胃口吃饭,妈妈就守在灶台前,用砂锅慢炖了一下午红烧肉,肉炖得软烂到脱骨,汤汁浓稠,他就着汤汁吃了小半碗饭,病好像都好了一半。
“爸,我明天就回家。”赵磊的声音也有些发紧,他抬手擦了擦眼角,却摸到一片湿润。他原本打算赛后先和团队庆祝,再回学校整理资料,可此刻,他只想立刻回到那个飘着红烧肉香味的家,抱抱日渐苍老的爸妈。
“好,好,爸爸明天去车站接你。”爸爸的声音一下子亮了起来,“你坐几点的车?提前把车票信息发我,我早早就去等着,省得你拎着东西不方便。”
挂了电话,赵磊转身就往教练办公室跑。教练正在和评委讨论后续的成果转化事宜,看到他气喘吁吁的样子,笑着说:“怎么,拿了冠军就激动得找不到北了?”赵磊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教练,我想明天就回家一趟,我爸妈还等着我吃红烧肉呢。”
教练愣了一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应该的,必须回去。这段时间你辛苦了,好好陪爸妈放松几天,团队的事有我盯着。”他拍了拍赵磊的肩膀,“车票订好了吗?要不要我帮你安排车去车站?”
“不用不用,我自己订就行。”赵磊连忙摆手,拿出手机就开始查车票。最早一班回家的高铁是早上八点,他立刻下了单,然后把车票信息发给了爸爸。没过多久,爸爸就回了消息,只有简单的两个字:“收到。”后面跟着一个笑脸表情,赵磊能想象到爸爸打字时嘴角上扬的样子。
回到宿舍时,室友们正在收拾东西,看到赵磊回来,立刻围了上来。“磊哥,冠军!必须请客啊!”室友张扬举着啤酒瓶,兴奋地喊道。其他几个室友也跟着起哄,宿舍里一片热闹。赵磊笑着点头:“没问题,不过我明天得先回家一趟,我妈炖了红烧肉等着我呢。”
“红烧肉比我们还重要啊?”张扬故作委屈地说,不过很快就摆了摆手,“行吧,看在阿姨红烧肉的面子上,就放你一马。等你回来再补请我们吃大餐。”
赵磊笑着应下,开始收拾行李。他的行李很简单,几件换洗衣物,一本厚厚的专业书,还有那块刚刚拿到的金牌。他把金牌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塞进背包最里面的夹层——这是他给爸妈最好的礼物。
当晚,赵磊几乎一夜没睡。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想起了备战的那些日日夜夜。为了攻克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精准定位难题,他和团队在实验室待了整整一个月,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泡面和咖啡成了家常便饭。有一次,他连续熬了三十六个小时,在调试程序时突然晕倒,被室友送到医院。醒来时,手机里全是爸妈的未接来电和短信,妈妈在短信里说“不管怎么样,身体最重要,不行就回家”,爸爸则说“累了就歇会儿,家里永远是你的后盾”。
那时候他压力很大,一方面担心项目进展不顺利,辜负教练的期望;另一方面又怕爸妈担心,每次打电话都报喜不报忧。有一次视频通话,妈妈看着他眼底的黑眼圈,突然就哭了,说“儿子,咱不拼了行不行,爸妈养得起你”。赵磊当时强忍着眼泪,笑着说“妈,我没事,马上就成功了”,挂了电话后,他一个人在楼梯间哭了很久。
现在想来,所有的坚持都值得。那些熬过的夜,吃过得苦,都在拿到金牌的那一刻化为了甘甜。而这份甘甜,他最想和爸妈分享。
第二天一早,赵磊就背着背包出发了。天刚蒙蒙亮,宿舍楼下的路灯还亮着,他打了辆车直奔高铁站。坐在出租车里,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他的心里充满了期待。
高铁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大多是背着行囊的归乡人。赵磊拿着车票,顺利通过安检,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高铁缓缓启动,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像极了他这几年的成长历程。从刚入大学时对机械工程一知半解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在全国大赛中夺冠的团队核心,这一路,离不开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爸妈的支持。
他想起小时候,爸爸经常带他去工厂看机器运转,给他讲各种机械原理。那时候他对那些冰冷的机器充满了好奇,总爱追着爸爸问东问西。爸爸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却总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他解释清楚。有一次,他把家里的收音机拆了,想看看里面的构造,结果装不回去,吓得躲在房间里不敢出来。爸爸没有骂他,反而蹲在地上,和他一起研究,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终于把收音机装好了。从那以后,他就对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机械工程专业。
高铁行驶了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了家乡的车站。赵磊背着背包,快步走出出站口,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爸爸。爸爸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夹克,头发比上次见面时更白了些,正踮着脚尖,伸长脖子往出站口张望。看到赵磊,爸爸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快步走上前,一把接过他手里的背包:“累坏了吧?快,咱们回家。”
“爸,我不累。”赵磊看着爸爸鬓角的白发,心里一阵发酸。爸爸的背也比以前驼了些,走路的脚步也有些迟缓,可在接过他背包的那一刻,却依然显得格外有力。
爸爸的电动车就停在车站门口,车把上挂着一个保温袋。“这是你妈让我给你带的豆浆和包子,怕你在火车上没吃好。”爸爸说着,把保温袋递给赵磊,“快趁热吃。”
赵磊接过保温袋,里面还热乎乎的。他拿出包子咬了一口,是他最喜欢的猪肉大葱馅,和妈妈做的味道一模一样。“爸,你吃了吗?”他问道。
“我早就吃过了,你快吃。”爸爸说着,发动了电动车,“坐稳了,咱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