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岩坦诚的合作意愿,如同春风拂过冰封的湖面,瞬间融化了栖雁坳与南山村之间最后的一层隔阂。议事棚内的气氛变得热烈而务实,双方都明白,空泛的承诺不如具体的行动。
沈云疏没有急于回应石岩关于盟约的具体形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实际的层面。她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切中要害:“石队长,守望相助,贵在真诚,亦需根基。我栖雁坳与贵村,各有所长,亦各有所需。与其空谈盟约,不若先从实处着手,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让这份邻里之谊,落在实实在在的益处上。不知石队长意下如何?”
石岩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他欣赏这种直截了当、不尚空谈的风格,正合他的脾胃。他立刻点头:“沈先生所言极是!石某也是此意。不知贵坳目前,有何急需?我南山村虽僻处一隅,但祖辈经营,倒也积攒下些家底,或许能帮上忙。”
周砚接过话头,他的声音沉稳,带着工匠特有的实在:“不瞒石队长,我坳如今正全力发展,于铁料、药材、以及一些特殊矿石上,需求甚大。尤其是品质上乘的铁料,乃是工坊根基。”他没有直接提及星铁,那是栖雁坳的核心机密。
石岩略一沉吟,便爽快应承:“铁料之事,我村后山有一处早年发现的小型矿脉,虽产量不高,但品质尚可,以往仅供村中自用。既然贵坳急需,我可做主,定期供应一部分铁矿石与你们。至于药材,”他看向身后一名年纪稍长的随从,“秦老,此事您更清楚。”
那位被称为秦老的随从,面容清癯,目光有神,闻言拱手道:“老朽略通药性,村中确有几片药圃,种植了些常用草药,如止血、消炎、清热之类。若贵坳需要,可提供部分鲜药或炮制好的药材。此外,南山之中,老朽也识得几味珍稀草药生长之地,或可共同采撷。”
沈云疏心中一动,药材正是栖雁坳的短板之一,尤其是赵叶一直在尝试配置效果更好的金疮药和消炎药剂,苦于原料不足。她看向赵叶,赵叶立刻会意,上前与秦老低声交谈起来,说的都是些草药名称和药性,两人竟是越说越投机。
见对方如此爽快,沈云疏也不再藏私,她深知合作的诚意需要双向付出。“贵村高义,我栖雁坳感激不尽。既如此,我坳也愿与贵村分享一些粗浅技艺,以为回报。”她目光转向周砚和阿禾。
周砚会意,沉声道:“我坳在铁器锻造上,略有心得,尤其在水力运用方面。若贵村有兴趣,可派匠人前来观摩交流,共同探讨提升铁器品质之法。”他没有大包大揽,而是提出了“观摩交流”,既展示了自信,也保持了分寸。
阿禾在沈云疏的示意下,也有些紧张地开口:“我们……我们改进了火药的制作,威力更稳定,也……也更安全些。如果……如果南山村的叔叔伯伯们需要开山碎石,或者防备野兽,我们或许能帮上点忙。”她的话说得朴实,却让石岩等人心中一震。
火药!开山碎石的利器!?石岩再次深刻认识到,这个邻居的潜力远超他的想象。
“太好了!”石岩难掩激动,“不瞒各位,我村祖上虽传下些匠作手艺,但在铁器锻造和这等……奇物之上,确实见识浅薄。若能得贵坳指点,实乃村中之幸!”他身后的随从们也纷纷点头,眼中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沈云疏见初步的合作意向已经达成,便顺势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石队长,既然双方都有诚意,不若我们定下一个章程。例如,每月固定时日,可进行物资交换,以物易物,各取所需。同时,双方匠人、药师亦可定期往来,切磋技艺,交流心得。护卫队之间,亦可组织联合操练,熟悉彼此战术,磨合默契,以备不时之需。”
“正该如此!”石岩抚掌赞同,“沈先生思虑周详,石某无有不从。具体细则,可容我等稍后细细商定。”
这时,石岩似乎下定了决心,他看向沈云疏和周砚,语气变得格外郑重:“沈先生,周教头,贵坳以诚相待,我南山村亦非忘恩负义之辈。前番承诺,不敢或忘。”他顿了顿,终于提到了那个关键的话题,“关于我村祖传密库……老村长临终前,曾言唯有能造出‘升龙引’之人,或可继承先辈遗泽。如今盟约既定,石某愿遵从老村长遗愿,与贵坳共享库中前朝匠作典籍!”
此言一出,连周砚和林栖的眼神都微微一动。前朝将作监的传承,其价值不言而喻。
沈云疏心中虽喜,但面上依旧平静,她缓缓道:“石队长,此乃贵村百年积累之瑰宝,我等岂敢轻言‘共享’?能得观摩学习之机,便已是莫大荣幸。我提议,典籍仍由贵村保管,我坳只求借阅抄录之权,并且,凡从典籍中获益而改进之技艺,成果由你我双方共享。如此,可好?”
她这个提议,既尊重了南山村对典籍的所有权,又为栖雁坳争取到了实实在在的知识利益,同时还绑定了双方未来的技术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石岩闻言,对沈云疏的为人更是钦佩不已。他原本还担心对方会觊觎宝物,没想到对方如此知情识趣,提出的方案对双方都极为有利。“沈先生襟怀坦荡,石某佩服!就依先生所言!”
最大的障碍消除,接下来的商谈就顺畅了许多。双方就物资交换的种类、比例、时间,人员交流的频率、规模,以及联合训练的初步计划等细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沈云疏条理清晰,周砚经验老到,沈槐和春婶则从实际生活角度提出建议,而石岩那边也带来了村中熟悉庶务的族老,双方你来我往,虽然偶有分歧,但都本着合作共赢的原则,很快达成了一致。
当夕阳的余晖再次洒满栖雁坳时,一份涵盖了物资、技术、人员、防御等多个方面的初步合作协议,已然成型。虽然只是口头约定,还需要双方回去后进一步细化落实,但一个牢固的联盟框架已经搭建起来。
石岩一行人婉拒了栖雁坳留宿的邀请,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对未来的憧憬,踏上了归途。临行前,他郑重承诺,回到村中稳定局面后,会立刻安排第一批物资和匠人前来,并开启密库,供栖雁坳派员抄录典籍。
送走石岩,栖雁坳的核心成员们聚集在议事棚,脸上都带着振奋之色。
“太好了!有了南山村的铁料和药材,我们的工坊和药庐就能更快发展了!”沈云墨兴奋地说道。
周砚沉稳地点点头:“更重要的是技术交流。前朝将作监的典籍,若能善加利用,对我们的水利、建筑、乃至武器制造,都将是巨大的提升。”
林栖虽未说话,但眼神中也少了几分平时的冷冽,多了些认同。一个强大的盟友,意味着更安全的外部环境。
沈槐和春婶则更关心实际的生活:“以后换东西方便了,咱们缺的盐、布匹,说不定也能从他们那里想想办法。”
沈云疏看着众人,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她知道,与南山村的结盟,是栖雁坳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不仅仅是资源的互补,更是知识与力量的融合,将为栖雁坳带来更快的成长速度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各位,”沈云疏的声音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盟约初定,只是开始。接下来,我们要尽快落实各项合作。周大哥,工坊要准备好接收铁料和接待南山村的匠人,我们的水力技术和嵌钢法,可以适当展示,但核心要点需有保留。阿禾,火药组要加快标准化进程,确保安全和效能。爹,娘,后勤方面要规划好物资存储和交换的流程。云墨,你要协助周大哥和林栖,跟进联合训练的事情。”
她条理分明地分派着任务,众人纷纷领命。
“至于密库典籍,”沈云疏看向周砚和自己,“此事关系重大,抄录和研读需谨慎。我亲自负责,周大哥从旁协助,挑选几名可靠且识字、有工匠基础的队员一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