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微露,青石镇在薄雾与河水的氤氲中苏醒。
陈洋和林晓雨回到“清河人家”时,天际刚泛起鱼肚白。两人虽一夜未眠,精神却因密室中的惊人发现而高度亢奋,毫无睡意。
关上房门,隔绝了外界渐起的声响,房间内一时寂静。
“七天……‘食戟’……百鲜阁……”林晓雨喃喃自语,消化着这巨大的信息量,眉头微蹙,“时间太紧了,而且我们对百鲜阁的了解几乎为零。”
陈洋在窗边的木椅上坐下,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他的眼神沉静,如同深潭,映照着窗外逐渐明亮的天空。
“正因时间紧,才不能慌乱。”他的声音平稳,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力量,“残魂前辈指引了方向,‘食戟’是规则内的途径。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按照计划,一步步来。”
他看向林晓雨:“‘知彼’的任务最重,也最急。晓雨,你需要立刻开始。”
林晓雨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眼神瞬间恢复了平日里的锐利与干练。她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连接网络,双手在键盘上飞舞起来。
“首先,公开信息。”她一边操作一边说,“百鲜阁的企业注册信息、股权结构、主打菜品、营销活动、客户评价……所有能在网上找到的,我都会筛一遍。”
“其次,线下探查。”她调出青石镇的地图,将百鲜阁的位置放大。那是一座临河而建、占据着最好视野的仿古三层楼阁,飞檐斗拱,气派非凡,与周围建筑相比,明显高出一个档次。“我今天会去实地看看,观察客流、员工状态,如果能拿到菜单最好。”
“最后,侧面了解。”林晓雨的目光扫过地图上标注的其他老字号,“沈记糕团、何园酱坊,还有那些可能被百鲜阁挤压生存空间的小店,他们都是潜在的信息源,甚至……可能是未来的盟友。”
陈洋赞许地点点头:“思路很清晰。注意安全,不要引起对方警觉。”
“明白。”林晓雨应道,随即又想起一事,“还有‘河神祭’和‘食戟’的具体规则,我会一并查清楚。”
分工明确,林晓雨立刻投入了紧张的信息搜集工作。键盘敲击声如同密集的雨点,充满了紧迫感。
陈洋则闭上双眼,将意识沉入体内。
那缕得自残魂的“百味勺”本源灵韵,如同一滴温润的金色液滴,悬浮在他丹田气海之中,与原本淡白色的美食之力以及代表着“灵韵炒锅”碎片的微光相互环绕,缓缓流转。
他尝试着去引导、沟通这缕灵韵。
起初,它如同沉睡的精灵,毫无反应。陈洋并不气馁,回想着残魂记忆中,那老者手持木勺,在青铜鼎中搅动,引动周天能量和谐的意境。他将自身的美食之力模拟成那种“调和”的韵律,如同轻柔的水波,一遍遍冲刷、包裹着那滴金色液滴。
不知过了多久,那金色液滴终于轻轻一颤,分出了一丝极其细微的金线,融入了陈洋的美食之力中。
刹那间,陈洋对自身力量的感知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他“看”到原本略显松散的美食之力,在那丝金线的串联下,变得更有“凝聚力”,运转更加圆融自如。更奇妙的是,他对周围环境中弥漫的、各种食物气息的感知,变得更加敏锐和富有层次!
他能清晰地分辨出隔壁民宿老板家早餐熬煮米粥时,米粒在不同火候下散发出的不同香气层次;能捕捉到远处街角油条摊上,面胚在滚油中膨胀定型时,那瞬间爆发出的、混合着麦香与焦香的复杂气味;甚至能隐隐感觉到,从镇中心“百鲜阁”方向传来的,一股被强行糅合在一起、虽然浓烈却缺乏自然灵动的“伪鲜”之味!
这……就是“百味”灵韵的妙用吗?不仅仅是调和自身力量,更是提升对“味”的本质洞察力!
陈洋心中振奋,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对这缕新力量的熟悉与融合中。
时间在忙碌中悄然流逝。
上午九点多,林晓雨合上电脑,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站起身。
“我出去一趟。”她对仍在闭目修炼的陈洋说道。
陈洋睁开眼,点了点头:“小心。”
林晓雨换了身更便于行动的休闲装,将长发盘起,戴上一顶鸭舌帽和一副平光眼镜,背上那个装着相机和笔记本的背包,看上去像个普通的游客或采风的学生,悄然融入了古镇清晨的客流中。
陈洋则继续留在房间,一边巩固新获得的力量,一边等待着林晓雨的消息,同时也在脑海中不断推演着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策略。
……
中午时分,林晓雨回来了,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明亮,显然收获不小。
“情况比我们想的可能更复杂一些。”她接过陈洋递来的水,喝了一大口,开始汇报。
“百鲜阁,注册法人是一个空壳公司,层层追溯下去,最终指向一个海外离岸机构,很隐蔽。表面上的管理者是一个叫**赵乾**的年轻人,据说是幕后老板的儿子,人称‘赵少主’。”
“赵乾……”陈洋默念这个名字,记在心里。
“百鲜阁的菜品,主打‘新派融合菜’,价格昂贵,是旅游团和部分追求‘档次’的游客首选。我设法拍到了他们的菜单。”林晓雨将手机照片递给陈洋。
陈洋接过一看,眉头立刻皱了起来。
菜单上的菜名花里胡哨,什么“黑松露脆皮糯米鸡”、“鱼子酱蟹粉灌汤黄鱼”、“冰激凌鹅肝配葱油饼”……中西混杂,食材堆砌,看似高端创新,但在陈洋被强化的味觉感知下,隔着照片都能感觉到一股**刻意、浮夸,以及底层味道逻辑的混乱**。
“这些菜……‘味’是散的,是强行拼凑的。”陈洋一针见血地评价,“缺乏一个统一的、和谐的‘魂’。”
“没错。”林晓雨赞同道,“而且我观察了出餐,摆盘极其精美,但过于注重形式。更重要的是,我在他们后门附近,闻到了很浓重的、工业化复合调味料和香精的味道,虽然被试图用其他气味掩盖,但逃不过我的鼻子。”她顿了顿,补充道,“当然,更逃不过你的感知。”
陈洋眼神微冷,利用“百味勺”的残存力量扭曲食韵,自身却大量使用工业添加剂,这“百鲜阁”和其背后的“乏味盟”,行事果然卑劣。
“关于‘食戟’,”林晓雨继续道,“我打听过了。青石镇确实有这个古老传统,被称为‘味争’,通常用于解决厨师之间的重大争端,或者决定某种珍贵食材、配方的归属。需要德高望重的见证人,并在公开场合进行。胜者赢得彩头,败者……往往名声扫地,甚至被迫离开青石镇。”
“至于‘河神祭’,”她调出手机日历,“就在三天后。当天下午,在中心广场戏台前,会有一场公开的‘百家宴’评比,由镇上老人和随机抽取的游客投票评选最佳菜品。这确实是一个引发‘食戟’的绝佳契机。”
所有信息逐渐汇聚,一条清晰的路径浮现出来——在河神祭百家宴上,寻找机会,向百鲜阁发起“食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