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盘会结束后那几天,技术部的气氛明显有些异样。那场当着众多中层面发生的尖锐对峙,像一层看不见的薄冰,覆盖在部门的日常之上。同事们看到陆凡,依旧恭敬地打招呼,但眼神里多了些复杂的情绪——有钦佩,有担忧,也有事不关己的疏离。
陆凡本人倒像是没事人一样,依旧准时上班,埋首于代码和架构图之中,仿佛那天的风波只是一段需要回滚的错误提交。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内心深处某些东西,已经悄然改变。那不是愤怒,而是一种更深沉的失望,以及对某种既定轨迹的预见。
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这天下午,陆凡正在评审杨刚提交的一组关于优化数据库查询效率的代码,内线电话响了。是谢鼎秘书的声音,甜得发腻:“陆总,谢总请您现在来他办公室一趟,有要事商量。”
陆凡手指微微一顿,平静地回答:“好的,马上到。”
他站起身,整理了一下那件万年不变的灰色卫衣,虽然这并不能改变它与副总裁办公室奢华格调格格不入的事实。杨刚抬起头,投来一个询问的眼神,陆凡只是微微摇了摇头,示意他继续工作。
推开谢鼎办公室厚重的实木门,一股混合着昂贵雪茄和淡香薰的味道扑面而来。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如镜的红木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带。谢鼎正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城市繁华的景象。
“谢总,您找我?”陆凡关上门,声音平淡无波。
谢鼎缓缓转过身,脸上挂着的,是比复盘会那天更加“真诚”和煦的笑容。他热情地指着会客区的真皮沙发:“陆凡来了,快,坐,坐。”
他亲自走到小巧的咖啡机旁,慢条斯理地磨着咖啡豆,动作优雅,仿佛一位正在准备茶道的匠人。“尝尝这个,朋友从牙买加带回来的蓝山,外面可喝不到这么正的。”他将一杯香气浓郁的咖啡推到陆凡面前,自己则在他对面的沙发坐下,身体舒展开,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陆凡没有动那杯咖啡,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太了解谢鼎了,这种过于热情的铺垫,往往意味着更难以拒绝的要求。
谢鼎呷了一口咖啡,满足地叹了口气,仿佛不经意地提起:“是这样,陆凡,‘灵境计划’上线势头不错,董事会那边很满意。接下来,运营这边准备集中资源,重点推广几个核心合作伙伴,打造标杆案例。”
他放下咖啡杯,身体微微前倾,压低了声音,显得推心置腹:“其中有一家,‘飞驰互动’,是王董亲自介绍过来的关系,非常重要。他们呢,对我们平台的用户活跃度和转化率数据非常看重,这直接关系到后续几百万的广告投放。”
陆凡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谢鼎仿佛没有察觉他神色的细微变化,笑容不变,继续说道:“不过呢,他们期望的 benchmark(基准)有点高。我看了一下我们后台的实际数据,距离他们的要求,还差了那么一点点。”他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出一个微小的缝隙。
“所以,”他的目光紧紧锁住陆凡,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暗示,“你看,是不是能让技术部的同事,在生成给他们看的后台数据报表上……稍微‘优化’一下?就是,让数字看起来更漂亮一点。当然,核心数据不动,就是页面展示层做一些……嗯,适配性的调整。”
办公室里安静得只剩下中央空调轻微的送风声。
陆凡看着谢鼎那张笑容可掬的脸,胃里一阵冰冷,仿佛吞下了一块坚硬的石头。他终于明白,复盘会上的指责只是前奏,这才是真正的图穷匕见。这不是技术路线的争论,这是赤裸裸地要求他违背职业操守,篡改数据,进行欺诈!
他沉默了几秒钟,这短暂的沉默让谢鼎脸上的笑容微微有些僵硬。
“谢总,”陆凡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得如同冰凌碎裂,“这个要求,我做不到。”
谢鼎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冒犯的阴沉:“陆凡,你这是什么意思?这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手段,是为了公司的整体利益!拿下‘飞驰互动’的单子,对大家都有好处!”
“公司的利益,不应该建立在虚假的数据之上。”陆凡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丝毫退缩,“数据真实性是技术工作的底线,也是商业合作的基石。篡改数据,短期内或许能拿到合同,但长期来看,一旦被对方发现,损失的不仅是合作,更是公司的信誉。这是原则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
“原则?”谢鼎嗤笑一声,仿佛听到了一个极其可笑的笑话,“陆凡,你今年三十五了,不是刚出校门的毛头小子!怎么还满嘴这种天真的学生论调?商场如战场,讲究的是结果!是手段!你那个什么狗屁原则,能当饭吃吗?能给你发奖金吗?”
他的声音拔高,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和恼怒:“我告诉你,这是公司的决定!不是来征求你的意见!技术部必须配合!”
“如果这是以损害技术部职业操守为代价的决定,”陆凡缓缓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坐在沙发上的谢鼎,一字一顿地说,“那么,技术部,拒绝配合。”
说完,他不再看谢鼎那瞬间变得铁青的脸色,转身,拉开那扇厚重的实木门,径直走了出去。门在他身后轻轻合上,隔绝了办公室里那几乎要凝滞的空气。
走在回技术部的走廊上,陆凡感觉自己的心脏在胸腔里沉重地跳动。阳光透过走廊的玻璃幕墙,有些刺眼。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十年前。
那时他刚刚从国内顶尖的c9高校计算机系毕业,戴着“优秀毕业生”的光环,怀揣着用代码改变世界的理想,加入了当时还只是初创团队的“奇点科技”。他记得自己拿到第一台属于他的开发机时的兴奋,记得通宵debug后看到程序完美运行的成就感,记得导师拍着他的肩膀说:“陆凡,你是块搞技术的料,守住你的本心。”
十年来,他从一个只会写简单模块的程序员,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架构师,再到负责整个技术部的负责人。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搭建了公司核心的系统架构。他始终相信,技术是他的立身之本,诚实、严谨、追求极致,是刻在他骨子里的信条。
而谢鼎呢?他几乎是看着这个人,如何靠着溜须拍马、拉帮结派,如何巧妙地利用信息差和办公室政治,从一个不起眼的运营专员,一步步爬到了副总裁的位置。他擅长做ppt,擅长在老板面前画大饼,擅长把别人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更擅长把黑的说成白的。
两条截然不同的轨迹,两种无法兼容的价值观,在这家公司狭路相逢。过去的摩擦只是小磕小碰,而今天,关于数据真实性的交锋,彻底将这裂痕,撕扯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回到技术部,刚在自己的工位坐下,杨刚就凑了过来,压低声音问:“凡哥,没事吧?谢总又找你麻烦?”
陆凡看着眼前这个跟自己一样,有点技术人“轴”劲的兄弟,摇了摇头,勉强笑了笑:“没事,一点工作上的分歧。”
杨刚却不信,愤愤不平地说:“肯定没好事!我看他就是看我们不顺眼,处处刁难!凡哥,你就是脾气太好了,要我说,就该……”
“杨刚,”陆凡打断他,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做好我们自己的事。代码不会骗人,系统稳定性不会骗人。其他的,不重要。”
他重新将目光投向电脑屏幕,那上面,杨刚写的优化代码简洁而优雅,逻辑清晰,注释规范。这才是他熟悉和能够掌控的世界。外界的倾轧与不公,像是一层油腻的灰尘,试图污染这片净土,而他所能做的,只是更紧地守住自己的边界,默默地,承担起那越来越沉重的压力。
他知道,裂痕既已深种,风暴,便不会太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