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山脉,天启联军中军帅帐。
压抑的气氛,已经持续了整整三天。
自从执行了那道“后撤两百里,放弃卫城”的命令后,整条防线上,都弥漫着一股屈辱、憋闷而又困惑的气息。数十万大军,如同被圈禁的猛虎,只能日复一日地进行着“虚张声势”的操演,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守护的土地,暴露在敌人的兵锋之下。
“沈相,我们到底还要忍到什么时候?!”
帅帐之内,霍青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沈辞,声音嘶哑地质问着。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三次冲进帅帐了。
“斥候已经探明,归墟舰队的主力,已经前出至望海城外五十里!他们随时可能登陆!我们再不主动出击,就真的要当一辈子缩头乌龟了!”
沈辞端坐在帅案之后,面沉如水,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看着沙盘上,那三座被标记为“放弃”的城池。
望海城、镇涛城、听潮城。
这三座城,是洛云曦亲自督造的海岸防线的重要支点。如今,城中百姓早已撤离,只剩下一座座空城。
他知道将士们的感受,他又何尝不是心急如焚?但他更相信洛云曦。洛云曦的每一个决策,看似行险,实则都蕴含着常人难以企及的深意。在没有接到新的指令之前,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
“报——!”
就在帐内气氛紧张到极点之时,一名传令兵神色慌张地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声音因恐惧而变了调。
“启禀沈相!西……西面天空,出现异象!”
“异象?”在场所有将领都是一愣。
沈辞心中猛地一沉,一股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他豁然起身,第一个冲出了帅帐。
众人紧随其后。
当他们来到帅帐外的高坡上,向着西方望去时,所有人都被眼前那末日般的景象,惊得呆立当场。
只见遥远的天际线上,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时被一片诡异的、如同烧红烙铁般的赤红色所笼罩。
紧接着,在那片赤红的中央,一个巨大无比的、仿佛能吞噬一切的黑色旋涡,正在缓缓成型。
“那……那是什么鬼东西?!”霍青失声惊呼。
没有人能回答他。
那是一种超越了他们认知极限的、充满了不祥与毁灭气息的景象。
就在所有人都被这天象所震慑之时,异变陡生!
一道比太阳还要耀眼夺目的、粗壮得如同天柱般的赤红色光束,猛地从那黑色旋涡的中心垂直坠下!
它的目标,正是被众人放弃的三座卫城之一——望海城!
时间,在这一刻仿佛变慢了。
没有惊天动地的巨响,也没有山崩地裂的轰鸣。
那道赤红色的光柱,以一种近乎优雅的、无可阻挡的姿态,悄无声息地,印在了大地上。
然后……
光芒,吞噬了一切。
一道肉眼可见的、白色的冲击波圆环,以望海城为中心,向着四面八方疯狂扩散开来!冲击波所过之处,大地翻卷,树木成灰,山峦崩塌!
即便远在两百里之外的盘龙山脉,众人也能清晰地感觉到脚下的大地,在如同筛糠般剧烈地颤抖!一股夹杂着焦土与硫磺气息的狂风,扑面而来,吹得人几乎睁不开眼睛。
当一切尘埃落定,当那道贯穿天地的光柱缓缓消散之后。
望海城,那座曾经坚不可摧的雄城,连同它周围方圆数十里的土地,已经彻底从沙盘上,从这个世界上,被抹去了。
原地只留下一个巨大无比的、边缘呈现出琉璃状结晶的、深不见底的巨坑。
死寂。
整个盘龙山脉防线,陷入了一片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的士兵,所有的将领,都呆呆地望着西方那片焦黑的土地,大脑一片空白。
那是什么?
是神罚吗?
是天火吗?
这就是归墟文明真正的力量?一种能够于百里之外,瞬间将一座城市从大地上抹去的力量?
这仗……还怎么打?
一种名为“绝望”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数十万大军的心中,疯狂地蔓延开来。
“啊——!”
一声悲愤到极致的咆哮,打破了这片死寂。
霍青双目赤红,状若疯虎。他猛地拔出腰间的战刀,指向西方的天空,声音嘶哑地怒吼:“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沈相!下令吧!!”他猛地转身,对着沈辞单膝跪地,虎目含泪,“末将愿为先锋!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冲上去,咬下他们一块肉来!如此奇耻大辱,若不还以颜色,我天启男儿,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战!战!战!”
霍青的悲愤,瞬间点燃了所有将领心中的火焰。
屈辱、愤怒、以及被那恐怖力量所激发的、破釜沉舟的勇气,彻底压倒了他们心中的恐惧。
“请沈相下令!我等愿与归墟,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山呼海啸般的请战声,在防线上此起彼伏。军心,已经从之前的动摇,滑向了另一个极端——失控。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再不做点什么,这支数十万人的大军,很可能会因为无法抑制的愤怒,而自行发起一场自杀式的冲锋。
秦风和魏征的脸上,也写满了焦急。他们看向沈辞,等待着他做出最后的决断。
而沈辞,在经历了最初的震撼之后,此刻的脸上,却已经恢复了古井无波的平静。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眼前群情激奋的将领们,看着他们眼中燃烧的、名为“血性”的火焰。
他知道,洛云曦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缓缓地,从怀中取出了那个被无数丝线紧紧包裹的、小小的锦囊。
这是最后一个了。
也是洛云曦留给他们的,最后的希望。
他没有立刻打开。
而是高高地举起了它,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看见。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喧嚣。
“诸位将军,稍安勿躁。”
“王妃殿下临行前,曾留给我三个锦囊。”
“第一个,让我们在敌军佯攻之时,看穿了他们的虚实。”
“第二个,让我们主动后撤,避开了今日这必死之局。”
他顿了顿,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人因激动而涨红的脸。
“她说,这第三个锦囊,要等到‘天崩地裂,人心思变,置之死地而后生’之时,方可开启。”
“现在,天崩了,地裂了,人心也变了。”
“是战是退,是生是死,王妃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而所有的答案,皆在此中。”
一瞬间,整个高坡之上,再次陷入了绝对的寂静。
所有的喧嚣,所有的愤怒,所有的请战声,都消失了。
只剩下数十道灼热的、混杂着期盼、紧张、与最后一丝希望的目光,死死地汇聚在了沈辞手中那个小小的、却仿佛承载着整个天下命运的锦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