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黄道吉日。
天启王朝,迎来了新皇登基大典。
整个京城,都被一片庄严而喜庆的红色所覆盖。
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张灯结彩,迎接这个崭新时代的到来。
皇宫之内,更是钟鼓齐鸣,礼乐喧天。
太和殿前,文武百官身着崭新的朝服,神情肃穆地分列两侧。
汉白玉的丹陛之上,铺着长长的红毯,一直延伸到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之前。
吉时已到。
在礼官高亢的唱喏声中,身着十二章纹衮龙袍、头戴十二旒冠冕的轩辕绝,迈着沉稳的步伐,一步步,踏上了丹陛。
他的身后,是身着摄政王礼服的洛云曦。
她的服制,参考了亲王规制,却又融入了女性的柔美与将帅的英气,玄色为底,金线绣边,威严而不失典雅,尊贵而又独特。
两人并肩而行,走在这条通往权力之巅的道路上。
他们的身后,是这个国家崭新的未来。
轩辕绝缓缓转身,在龙椅之前站定。
他没有立刻坐下,而是目光威严地扫过殿下百官,扫过殿外广场上密密麻麻的禁军将士。
最终,他的目光,与身旁的洛云曦,轻轻交汇。
洛云曦对他,微微颔首。
轩辕绝深吸一口气,这才缓缓坐下。
当他坐上龙椅的那一刻,整个天下,仿佛都为之一静。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之声,从殿内,传到殿外,响彻云霄。
“众卿平身。”
轩辕绝抬了抬手,声音沉稳而有力。
待百官平身之后,他颁布了登基之后的第一道旨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惟初始,法制为先。今改元‘建安’,取‘建立新政,天下安定’之意。愿与万民共勉,开创太平盛世。”
“建安元年,政令维新。特设‘摄政王’之位,由护国公主洛云曦任之。总揽朝政,代朕批红,其权,与朕同!”
“另,擢‘清吏司’为独立监察、执行之府,不归六部管辖,直属君王与摄政王。凡清吏司所推新政,各部衙门,需全力辅佐,不得有误!”
“此诏,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这份开国诏书,由新皇轩辕绝亲自宣读,每一个字,都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与决心!
诏书念罢,满朝文武,再次被深深震撼!
虽然他们早已料到,新皇登机之后,洛云曦的地位将超然物外。
但他们谁也没想到,轩辕绝会以开国诏书的形式,将“君臣共治”这一前所未有的政治格局,如此明确地、如此坚定地,昭告天下!
总揽朝政,代朕批红!
这是何等的信任!何等的权柄!
清吏司独立于六部之外,直属君王与摄政王!
这等于,给了洛云曦一把悬在所有官员头顶之上,最锋利的尚方宝剑!
短暂的震惊之后,以刘晏、沈辞为首的新派官员,率先反应过来。
他们立刻跪倒在地,真心实意地高呼:
“陛下圣明!摄政王千岁!”
紧接着,所有官员,也都纷纷跪倒,齐声山呼。
他们知道,从这一刻起,天启王朝的天,真的变了。
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属于新皇轩辕绝与摄政王洛云曦的时代,正式来临了!
登基大典结束,轩辕绝与洛云曦并肩,登上了承天门的城楼。
城楼之下,是黑压压的人群,是京城的万千百姓。
他们欢呼着,跳跃着,庆祝着新皇的诞生,庆祝着和平的到来。
“看,”轩辕绝轻声说道,“这就是我们共同守护的江山。”
“是啊,”洛云曦的眼中,也带着一丝笑意,“也是我们将要共同开创的未来。”
她将一份早已拟定好的、厚厚的卷宗,递给了轩辕绝。
“这是我为你准备的,建安元年的第一份‘礼物’。”
轩辕绝接过,翻开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
《建安律例·革新总纲》。
废奴籍,改税制,兴商贸,办女学……
一项项,一桩桩,无一不是动摇国本、却又利在千秋的惊世之举。
轩辕绝看着这份总纲,眼中,燃烧起熊熊的火焰。
他知道,他与她,将要共同开启的,是一条何等波澜壮阔、而又充满挑战的道路。
但他,无所畏惧。
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紧紧握住洛云曦的手,与她并肩,俯瞰着脚下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属于他们的传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