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枫端起茶杯,想喝口茶压压惊,忽然又想起另一件大事,连忙放下杯子,身体前倾,带着几分关切和些许“埋怨”的语气问道:“对了,小林!还有一事!前几日,我听说了一个消息,说北条派往咱们这个方向的一支精锐先锋部队,好像…好像在一个叫什么杏花村的地方栽了个大跟头,损失极其惨重,近乎全军覆没!据说主帅多目元忠都下落不明,疑似战死!这事闹得北条氏内部震动不小!”
朱红枫目光灼灼地盯着林御,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猜测:“小林…这事…该不会…又是你干的吧?!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也不提前跟老哥我通个气啊!好歹让我派点兵支援一下啊!你一个人…哦不,带着牛家镇的弟兄们,硬扛北条八千精锐?这…这也太凶险了!万一有个闪失,你让老哥我…”
他的语气里充满了后怕和真诚的关切,甚至有点小委屈,觉得林御没把他当自己人,这么大的战事都不叫他。
“呃…这个…”林御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一丝“腼腆”而又“无奈”的笑容,心里却在疯狂吐槽:“我倒是想叫你啊老哥,可系统爸爸它不让啊!那坑爹的任务明确要求‘独立完成’!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但他嘴上可不能这么说,只能继续发挥“运气好”的优良传统,含糊其辞地解释道:“老哥你别激动,别激动!这事吧…说来也是巧了。那北条军的先锋确实不长眼,撞到我枪口上了。我当时也是被逼无奈,只能拼死一战。
幸好…呃…地形有利,准备充分,将士用命,军事的智慧,再加上那么一点点…微不足道的运气,侥幸…侥幸赢了那么一小场。没来得及通知老哥,主要是战事来得太突然,结束得也快,怕老哥你担心…对,怕你担心!”
朱红枫听得目瞪口呆:“准…准备充分?侥幸赢了…一小场?那可是北条氏康麾下有名的精锐!八千多人啊!你说得跟打发了几个毛贼一样轻松?!” 他看着林御那副“哎呀没什么大不了的啦”的表情,差点一口气没上来。
他猛地站起身,绕着林御走了两圈,上下打量,仿佛要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小兄弟”:“小林啊小林…你小子…藏得也太深了!先是悄无声息端了影织社的老巢,现在又…又‘侥幸’全歼了北条八千先锋?!你这…你这运气也忒好了点吧?好的有点离谱了啊!老哥我真是…真是服了你了!”
林御被他看得有点发毛,干笑两声:“嘿嘿,都是兄弟们给力,都是兄弟们给力…我也就是在后面喊喊加油…” (内心:刘伯温给力!张文远给力!秦锐士给力!)
朱红枫重重地坐回椅子上,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接受了这个“运气好到逆天”的解释。他无奈地摇摇头,苦笑道:“罢了罢了,你小子就是个怪物!不过,下次!下次再有这种硬仗,务必!务必提前知会老哥一声!红木城别的不敢说,几千兵马还是能拉出来的!咱们兄弟并肩子上,岂不更稳妥?你可别再一个人…呃,靠‘运气’去冒险了!听到没?”
林御心中感动,知道朱红枫是真心为自己着想,连忙点头如捣蒜:“一定一定!下次一定!下次再有这种‘好事’,肯定第一个叫上老哥你!咱们兄弟一起发财!一起…呃…赚运气!” (内心:下次系统要是还让独立完成,我也没办法啊老哥!)
“这还差不多!”朱红枫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虽然心里还是觉得林御这“运气”玄乎得有点过分,但既然兄弟没事,还打了大胜仗,总是天大的好事。
这时,一直安静品茶、含笑倾听的刘伯温,轻轻放下茶杯,羽扇微摇,目光温润地看向朱红枫,开口道:“朱城主,适才听主公言及,城主励精图治,红木城如今政通人和,百业渐兴,实乃可喜可贺。更难得的是,城主与我家主公肝胆相照,情谊深厚,堪称乱世佳话。”
朱红枫连忙拱手,态度十分客气:“刘先生过誉了。朱某能与小林相识相知,并肩作战,实乃朱某之幸。
红木城能有今日气象,也多亏了小林当初鼎力相助,铲除奸佞。此恩此情,朱某铭记于心。”他这话说得情真意切,他与林御的关系值高达100(生死与共),绝非虚言。
刘伯温微笑颔首,话锋一转,进入正题:“既如此,伯温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但说无妨!先生乃小林之军师,便如同我之军师,有何高见,朱某洗耳恭听!”朱红枫正色道,他对这位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大才的刘伯温非常尊重。
林御也好奇地看向刘伯温,不知道这位神机军师又要提出什么高见。
刘伯温羽扇轻点,不疾不徐地说道:“红木城与牛家镇,唇齿相依,休戚与共。主公与城主更是情同手足,信任无间。此乃天赐之缘,亦是两地发展之莫大契机。伯温观之,红木城地处要冲,城高池深,人口众多,匠作齐全,商贸已有根基,乃一方中心之所;而牛家镇虽初具规模,然资源丰沛(林御暗中咧嘴:系统奖励的锅),潜力巨大,更有…些许特殊产出。
二者若能更进一步,互补短长,深度协同,其力绝非一加一等于二,或可产生远超想象之合力。”
朱红枫听得眼睛发亮,身体微微前倾:“先生的意思是…结盟?不,我们已是盟友。先生是说…更紧密的合作?”
“正是。”刘伯温含笑点头,“非止于口头盟约或战时互助,而是于日常政务、经济发展、军事防务、人才交流等方方面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同机制,宛如一体,共进共退。”
林御也来了兴趣:“先生详细说说!怎么个协同法?”
刘伯温显然早已深思熟虑,侃侃而谈:
“其一,资源互通,优势互补。”他看向朱红枫,“朱城主,红木城匠户众多,技艺精湛,尤擅大型军械制造(如投石车等)、精良铠甲兵器锻造、大型船舶修造(若有水域)、以及大宗日常器物制作。然则,此类生产,耗费木料、石料、铁料甚巨,想必城主亦有感触。”
朱红枫苦笑点头:“先生明察。确实如此,城内匠作工坊时常因原料供应不足而开工不足,尤其是铁料,采购不易,价格高昂。”
刘伯温又看向林御:“主公,牛家镇如今…(他斟酌了一下用词)各类基础资源储量颇为丰富,木材、石料、铁料,乃至粮食,皆有所余。然,牛家镇匠户稀少,技艺积累不足,尤缺大型、精密器械的制造能力。”
林御立刻明白了:“先生的意思是,我们出原料,红木城出技术和工匠,合作生产?”
“主公英明。”刘伯温抚须笑道,“正是此意。可签订长期协议,牛家镇以优惠价格,稳定向红木城供应大量木材、石料、铁锭乃至粮食;红木城则组织精干匠户,优先为牛家镇生产所需之军械、铠甲、兵器、乃至大型建筑构件。
如此,红木城工匠得以全力运转,获利颇丰;牛家镇则能以资源换取自身难以生产的高精尖装备与物资,各取所需,两全其美。此乃‘资源换技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