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揭开的秘辛,如同点燃了引信的炸药桶,其冲击波不仅撼动了人心,更在现实层面引爆了一系列或明或暗的冲突与纷争。旧日的恩怨在新的语境下被重新激活,潜伏的矛盾浮出水面,整个江湖被卷入了一场由往事引发的连锁风暴之中。
风暴之眼一:少林寺前的对峙
少室山脚下,气氛前所未有的紧张。
萧远山如同一尊冰冷的石像,矗立在通往少林寺的山道前。他并未强行闯山,但那滔天的恨意与杀机,几乎凝成实质,让过往的香客与巡山僧侣胆战心惊,远远避开。
“慕容博老贼!滚出来受死!”他声若雷霆,滚滚而上,震得山林簌簌作响。
少林寺内,钟声长鸣。玄慈方丈(若在世)面色凝重,召集众僧商议。慕容博隐匿少林三十年,此事被天幕揭破,少林颜面尽失,更引来了萧远山这尊杀神。如何处置?交出慕容博?且不说能否找到,此举亦有损少林声誉。不交?萧远山岂会干休?寺内武僧已加强戒备,一场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藏经阁内,扫地僧依旧不紧不慢地清扫着尘埃,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而隐匿在暗处的慕容博,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深知,自己这“假死”之局,已被天幕彻底破去,再难如以往般从容布局。
风暴之眼二:西域与灵鹫宫的暗流
西夏皇宫深处,李秋水抚摸着光滑的琉璃镜面,眼神冰冷。
“师姐…好师姐…你我争斗一生,没想到这些陈年旧事,竟被那天幕当了谈资…”她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笑意,“既然天下皆知你我势同水火,不如…就此做个了断?”
她修书一封,以密语写成,遣心腹死士送往天山。信中并非宣战,而是带着讥讽与挑衅,重提无崖子,重提琅嬛福地旧事,意图彻底激怒天山童姥。
灵鹫宫内,童姥接到书信,勃然大怒,当场将信撕得粉碎。
“贱人!安敢如此欺我!”她本就性情乖戾,被天幕揭开伤疤已是怒极,再受李秋水如此挑衅,如何能忍?立刻下令灵鹫宫各部严密监视西夏一品堂动向,同时派遣九天九部高手,潜入西夏,伺机给李秋水一个“教训”。
逍遥派内部的陈年恩怨,因天幕的曝光和当事人的不甘,迅速从暗斗转向了明争的前奏。
风暴之眼三:绝情谷外的寻仇者
绝情谷虽已荒废,但谷外却迎来了不速之客。
十余名身着铁掌帮服饰的彪形大汉,在一个面容阴鸷的香主率领下,封锁了谷口。
“公孙止那老贼!滚出来!为你害我裘千尺姑姑之事,纳命来!”那香主运足内力,向谷内吼去。
他们是裘千仞派来的。虽然裘千仞本人或因种种缘由未能亲至,但天幕将妹妹的惨事公之于众,他若毫无表示,铁掌帮威名何存?帮众如何看他?这批人便是来寻公孙止晦气的,即便找不到正主,也要毁了这绝情谷的遗迹,以泄心头之愤。
谷内寂静无声,不知公孙止与裘千尺是否仍在,或是早已离开。但铁掌帮众人的到来,无疑给这片本就充满怨怼的土地,再添了几分肃杀。
风暴之眼四:慕容复的危机与转嫁
参合庄内,慕容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立。往日门庭若市的景象不再,一些依附的小势力开始找借口疏远。更麻烦的是,朝廷的视线似乎也更多地投注了过来。“复兴大燕”这面旗帜,以前还可以说是江湖传闻,如今被天幕坐实,性质就完全不同了。
“公子爷,情况不妙啊。”风波恶急躁道,“好多以前谈好的生意,对方都推三阻四!”
包不同摇着扇子,难得没有抬杠,眉头紧锁:“非也非也,此事确实棘手。天幕一言,可谓将我慕容氏置于炉火之上。”
慕容复眼神阴沉,负手踱步。忽然,他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既然天幕说我慕容氏心怀复国大志,那便坐实了又如何?”他冷声道,“那些因此疏远我们的,不过是墙头草,不堪大用!正好借此看清哪些是真正可依靠的盟友!传令下去,加大对现有势力的掌控,同时…不妨将江湖这潭水搅得更浑一些。”
他心生一计,决定暗中散播消息,将江湖人的注意力引向别处。例如,可以编造谣言,称天幕下一个要揭露的秘辛,关乎某位德高望重的正道领袖的隐私,或是某大派镇派武功的缺陷等等。他要利用信息的不对称和江湖人的猜疑心理,转移焦点,为自己争取喘息和重新布局的时间。
风暴之眼五:古墓与全真的微妙
终南山上,活死人墓依旧紧闭。
但山下的全真教弟子们,议论起祖师往事时,不免多了几分底气不足。而古墓派虽与世隔绝,孙婆婆外出采购时,也能感受到一些异样的目光。两个门派之间那层因祖师渊源而产生的、微妙的联系与隔阂,似乎因这被点破的“隐情”,而变得更加复杂难言。或许不会有直接的冲突,但那种弥漫在历史中的尴尬与遗憾,却更加清晰可感了。
江湖,因一段段被揭开的过往,而风起云涌。信任崩塌,旧怨重提,势力洗牌。天幕看似只是陈述事实,但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却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难以预料的碰撞与冲突。这已然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真切切影响着无数人命运和江湖格局的现实风暴。而这风暴,显然才刚刚开始。
---
第七十一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