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述引入“磐石资本”的初衷,是为了在王芳康复期间,给芳华集团注入一剂强心针,以稳固因之前动荡而可能动摇的市场信心,并借助其雄厚的资本实力,推动几个关键项目的加速落地。
然而,当顾瀚生真正踏入芳华总部的那一刻,程述隐约感到,他可能打开了一个远比想象中更复杂的潘多拉魔盒。
顾瀚生本人,就是“磐石资本”最好的名片。他年近四十,身材保持得极好,穿着剪裁考究的藏蓝色西装,没有一丝褶皱。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锐利而冷静,嘴角习惯性噙着一抹公式化的、看似谦和实则疏离的微笑。他步伐从容,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在首次与芳华核心团队的见面会上,顾瀚生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他身后的ppt展示着详尽的数据分析和行业趋势图。
“芳华的基本盘很稳固,但增长曲线已经趋于平缓,”顾瀚生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晰地传遍会议室,“过于依赖传统优势和现有架构,在未来的竞争中存在结构性风险。‘磐石’的建议是,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提出了一系列激进方案:拆分部分非核心但潜力巨大的业务线,独立融资运作;引入更具狼性的绩效考核,末位淘汰;甚至暗示,现有的一些元老高管,可能已无法跟上集团“二次创业”的步伐。
“温情脉脉是企业管理的大忌,程总,”顾瀚生看向程述,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一种剖析般的锐利,“想要在资本的浪潮里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磐石投入的每一分钱,都必须看到超额的回报。”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几位跟随王芳多年的高管脸色已经不太好看。程述坐在主位旁,面色平静,但放在桌下的手微微握紧。顾瀚生的逻辑清晰,数据支撑有力,他无法当场驳斥,但那种强势的、近乎冰冷的资本意志,让他心底泛起强烈的不安。这与他希望借助资本稳固局面的初衷,似乎正在背道而驰。
会议在一种微妙的压抑感中结束。
程述送顾瀚生离开后,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心情沉重。他站在窗前,望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河,第一次对自己引荐“磐石”的决定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与此同时,城市另一端的艺术区,沈墨的画室里。
阳光透过高大的玻璃窗,洒在斑驳的颜料和未完成的画作上。沈墨正对着画布沉思,手机屏幕亮起,是王芳为她配备的、负责与芳华集团事务对接的助理发来的加密简报。自从上次危机后,王芳力邀她进入芳华董事局,并非为了束缚她,而是给予她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和信息通道,让她能在必要时介入。沈墨接受了这份心意,拥有了一间名义上的办公室和畅通的信息渠道,但她依然保持着绝对的自由,从不去公司坐班,只通过特定渠道了解核心动态。
简报简洁地概述了今日会议上顾瀚生的主要言论和提出的激进方案。
沈墨放下画笔,拿起旁边平板,随手搜了一下“顾瀚生”的公开照片和采访视频。
屏幕上那个西装革履、眼神精于算计的男人,让她不自觉地蹙起了眉。
她走到窗边,看着外面被阳光照得有些晃眼的城市景观,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裹挟着寒意,悄然爬上脊背。并非因为顾瀚生本人,而是他身上散发的那种气息——将一切都视为可估值、可交易、可利用的筹码,那种高高在上的、试图掌控和重塑规则的气质。
这感觉,太熟悉了。
仿佛又回到了那些年被赵母无形的手操控着人生的岁月。那个精致的老宅里,每一次看似关切的问候,每一次看似为你着想的安排,背后都标好了价格,充满了对她人生的觊觎和扭曲的掌控欲。
任何试图侵入家族内部、试图重新定义规则的外人,都会像针一样,刺破她好不容易结痂的伤口,触发那些深埋的、关于被操控、被物化的创伤记忆。
她走回画架前,看着画布上那片刚刚铺陈开的、看似明媚温暖的底色,眼神却一点点冷了下来。她拿起调色盘,毫不犹豫地将一大块沉郁的、近乎黑色的深蓝挤了上去,与原本的暖色激烈地碰撞、纠缠。
画布上的色彩瞬间变得混乱、压抑,仿佛预示着风暴将至。
沈墨放下调色盘,指尖沾着冰冷的蓝色颜料。她感到一种熟悉的不安,正在空气里悄悄弥漫。这个叫顾瀚生的男人,他的到来,绝不仅仅是商业合作那么简单。他代表的,是另一种形态的、更符合现代商业逻辑的“掠夺”,而且,他已经亮出了资本的獠牙。
而她,对任何试图侵入她和她姐姐世界的“掠夺者”,都抱有源自骨髓的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