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柜提出七百五十文收购梅花鹿皮,至于野猪和山羊皮,他这里暂且不收。
李小草回想刚刚打听到的价格,对比掌柜开的价格有些低了。
李铁柱和李铁树两人急切的看着外甥女,期待外甥女赶快答应,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李小草却轻轻摇头,“掌柜这个价格不实惠,我出一个数,若是掌柜觉得合适咱们就接着谈,若是不合适,我们再去别处转转,我们经吴掌柜指引,直接就过来了,别人家都没去过。”
就算去别人家,价格也高不了,掌柜心中有数。
可是这些人是吴掌柜推荐来的,又是王爷的人,掌柜想要听听价格,若是在他接受范围内,他打算应下这个买卖。
李小草竖起一根手指,“一两一张如何?这些鹿很是精明,一般人猎不到”。
也就只有她教出来的学生才可以做到。
她是帮掌柜算过账的,掌柜除了少赚一些,依然能赚到钱。
掌柜此时似乎也想明白,刚刚这个少年为何问价,原来是在这里等着他。
李铁柱和李铁树兄弟二人不好意思再看下去。
一张毛皮竟然开价一两,那三张毛皮就可以买一亩地了,哪有这样的好事。
李小草见掌柜犹豫,又看了看车上,“我再送掌柜两张猪皮,别看猪皮黑的不好看又粗糙,硝制之后可以做成皮靴,尤其适合现在的天气”。
现在的天气湿冷,下过雪之后,雪化了土地泥泞,若是将猪皮做成皮靴穿在布鞋之外,就像雨靴一样,防水保暖。
掌柜好似受到启发,想了一下还是点头答应,并且将山羊皮一并留下来。
李铁柱李铁树兄弟两个也是见过钱的人了。
虽然不会因为几十两太过震惊,可是这么多毛皮一下子赚了七十多了两,还是有点不敢相信。
直到李小草将银子交给李铁柱,他们才不得不信。
“小草啊!你咋这么厉害,大舅活了这么大岁数,还不抵你一个手指头聪明”。
外甥女一个手指头伸出去,就换来一两一张的价格。
李小草不以为意的摇了摇头,无意间却看到街口十分眼熟的身影。
“刘顺子!”
“不行,刘顺子哪有你聪明,那个家伙不打算接桂莲回去了,家里人都瞒着我,我是当爹的,哪能不知道……”
李小草指着主街道,“真的是刘顺子,他又进城了,三舅,你看着车,大舅,快跟我走”!
李铁柱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李小草拉着跑。
“小草,这是要干啥去?你想去找刘顺子?好,正好大舅也要找他,问问他凭啥不要我闺女”。
李小草已经看到刘顺子的背影,这才放慢脚步,“大舅,你别出声听我说,刘顺子进城来了,他有个表妹在城里租了个房子……”
一边拉着李铁柱偷偷跟着刘顺子,一边将那日看到的听到的讲述了一遍。
李铁柱听后双拳紧握,一副要冲过去与刘顺子拼命的架势。
李小草早有防备,说话的同时打量着大舅的反应,见状连忙双手拉住大舅。
“大舅,大舅,冷静,冷静一下,想要揍他随时都可以,但是现在不行”。
“为啥不行?老子现在就要打的他满地找牙起不来床,小草你松开我,刘顺子欺人太甚,我还真以为他是嫌弃桂莲不能生,原来是和别人勾搭成奸”,李铁柱拖着李小草往前走。
“大舅,这样的姑爷你还要吗?”李小草想要听听大舅的想法再做打算。
李铁柱摇头,脚步却未停,“要他奶奶个蛋,不要了,给多少钱都不要了”。
“桂莲姐现在还没和离,你把刘顺子打残,他们刘家肯定要把桂莲姐接回去照顾,到时候你咋办”?李小草脚后拖出两条沟壑。
李铁柱停了下来,小草说的对,就算打一顿又能如何,现在要做的是让刘家出和离书。
“可是,以刘家的尿性,他们怎么肯,桂莲当初出嫁时,是有一两嫁妆的,和离的话刘家就要归还嫁妆,若是休妻他们就不用归还嫁妆了,那刘家肯定早就想到了,所以才用不能生为由将桂莲赶出来的”。
李小草耐心解释,“所以啊,咱们现在不就是在抓刘顺子的把柄,到时候可就由不得他们”。
李铁柱感激的看着十岁的外甥女,小小的娃懂得真多,也正是懂得多,为家里操了多少心。
李小草从大舅眼圈里看到泪花,她可不想大舅对着她哭,连忙绕过大舅去追刘顺子。
李小草还记得那个小院,即便看不到刘顺子的身影,她也能找到地方。
两个人到的时候,刘顺子正在敲门。
李小草将李铁柱推在墙根处躲起来,只露出脑袋去看。
院门从里面打开,彩霞见到刘顺子先是一怔,随后刘顺子就跟着彩霞进了屋。
李铁柱双眼泛着血丝就往前冲,李小草连忙拦下来,“大舅,再等等”。
“小草,你还小不懂,不能再等了”,李铁柱恨不能现在就把刘顺子按倒。
再等一会两人就要不知天地为何物了,现在进去还能来得及阻挡。
“捉奸在床才更有信服力,否则你现在进去,人家只说来看望,到时咱们不就被动了吗”。
李小草回答的同时在想待会该找些其他人证才好。
要不然刘顺子反咬一口,他们依然被动。
李铁柱暗怪自己冲动不知道动脑子,竟然还不如一个十岁的娃娃想的周全。
他在心里想着刘顺子进门之后先干啥后干啥,此时应该你侬我侬的话家常。
“小草,不如你回去看车,把你三舅换来吧,你还太小,有些事情不能被你看到”。
李小草闻言慢慢向后退。
她没打算把三舅换来,只是想去了一旁的鼓匠铺子。
上次她从王府出来,想要找个没人的地方牵出驴车,就看到不远处巷子里有一家鼓匠铺子。
这个时代无论是红白喜事,只要有钱的人家,都会请鼓匠吹来弹唱。
鼓匠铺子的管事见只有一个小孩儿进门,便向后看了看。
“你家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