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裴昭雪全力追查复合毒素来源的同时,裴昭明在御史台的档案库中,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御史台掌管监察弹劾,档案浩如烟海。
裴昭明调动了所有可信的人手,连日埋首于故纸堆中,重点排查景和元年黄河赈灾案的所有相关卷宗、奏章、以及当时御史台的巡查记录。
“大人,您看这份!”
一名御史台主簿捧着一摞泛黄的卷宗,快步走到裴昭明面前,语气激动,“这是当年一位巡河御史的密奏副本,因证据不足未被采纳,后来此人便因病致仕了。”
裴昭明立刻接过,快速浏览。
这份密奏详细记述了当时赈灾银款拨付和使用的诸多疑点:
上报的灾民数量与实际巡查所见有出入;采购的赈灾粮食、药材价格远高于市价;一些本该用于加固河堤的款项,账目模糊,去向不明……
更重要的是,密奏中还提及,当时有地方乡绅联名举报,指称部分官员与当地豪强勾结,以次充好,甚至用发霉的粮食和无效的药材充当赈灾物资,中饱私囊,导致灾后疫情控制不力,许多本可存活的灾民因此丧生。
而在这份密奏提及的需要重点调查的官员名单中,赫然包括了已经遇害的赵御史、王主事,以及之前卷宗中提到的那几位死因存疑的官员!
“果然如此!”
裴昭明猛地一拍桌案,眼中怒火燃烧,“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涉嫌在黄河赈灾案中,存在贪墨舞弊、玩忽职守的行为!凶手是在替当年那些冤死的灾民复仇!”
他立刻让人将这份密奏以及所有关联档案整理出来,然后快步离开御史台,直奔大理寺。
“昭雪!找到了!”
裴昭明闯入裴昭雪的书房,将手中的卷宗重重放在她面前,气息因激动而有些急促,“所有死者,都牵扯进景和元年的黄河赈灾贪腐案!这是当年巡河御史的密奏,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们的嫌疑!”
裴昭雪迅速翻阅,脸色也越来越沉。
卷宗里记载的种种劣行,触目惊心。
如果属实,那么这些官员,简直是死有余辜!
“如此一来,凶手的动机就非常明确了——复仇!”
裴昭雪合上卷宗,深吸一口气,“凶手很可能是当年赈灾案的直接受害者,或者受害者的亲属。他潜伏多年,如今掌握了某种高超的用毒技艺,开始逐一清算当年的仇人。”
“而且,他选择的方式如此诡异,不仅仅是为了杀人,更是为了制造恐慌,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宣告这些人的罪行!”
裴昭明补充道,“那枯萎的白梅,或许就象征着那些在贪腐中凋零的生命?”
裴昭雪点头:“很有可能。现在,我们的调查范围可以大大缩小了。重点排查黄河赈灾案中,那些因官员贪腐而家破人亡的幸存者,尤其是……本身可能精通医术或药理的!”
她立刻召来下属,下达指令:
“第一,全力寻找当年那位留下密奏的巡河御史,他可能知道更多内情!
第二,整理黄河赈灾案所有记录在案的受害者、举报者名单,尤其是其中是否有药商、医者,或者与医药行业相关的家族!
第三,核查当年因赈灾不力被问责、但并非主要责任人的中低层官员吏员名单,看是否有怀恨在心者!”
动机的明确,如同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
虽然凶手的身份依然隐藏在暗处,但调查的方向已经无比清晰。
复仇者与当年的贪官,跨越了数年的恩怨,如今以这种极端而诡谲的方式,重新交织在了一起。
裴昭雪和裴昭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与决心。
无论这些官员曾经犯下何等罪行,都应由国法来审判,而非私刑处决。
他们必须尽快阻止这个精通药理的复仇者,否则,名单上的下一个名字,不知何时又会悄然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