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案房内,烛火将众人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随着火焰的跳动而摇曳。
古籍中找到的关于“阴鸣”、“冥音”的记载,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亮了又一盏至关重要的灯,让那匪夷所思的“声波杀人”之说,有了立足的根基。
然而,理论仍需与实践结合,才能形成无可辩驳的链条。
白砚舟站在案前,面前铺开着《天乐赞》乐谱中关于“冥音”频率调控的部分,以及那几本记载了奇异声波现象的古籍。
他的眼神专注而明亮,之前所有的发现、实验和古籍记载,此刻在他脑海中飞速碰撞、组合。
“诸位,”他清了清有些沙哑的嗓子,目光扫过裴昭雪、裴昭明和苏九,“古籍记载,印证了特定声音可伤人乃至杀人的可能性。而《天乐赞》乐谱,则提供了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具体方法——即通过精妙的乐律机关,制造出那种‘人耳不闻’却威力巨大的‘冥音’。”
他拿起一枚茶杯,轻轻敲击边缘,发出清脆的声响。
“我们所能听见的声音,有其固定的频率范围。而在这范围之下,存在着更低频率的声波,即为‘次声’。此种声波,人耳无法捕捉,但其振动能量却可轻易穿透墙壁、土地,甚至……人体的血肉之躯。”
他的手指点向乐谱上几个复杂的频率图谱节点,语气愈发沉凝:“关键在于‘共振’!世间万物,大到山川楼宇,小至人体内的脏腑器官,皆有其固有的、独特的振动频率。乐谱注释中反复提及的‘与五脏律动相合’,其核心奥秘便在于此!”
他看向裴昭雪,眼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昭雪,还记得我们剖验四位死者心脉时发现的共同特征吗?那些细微的、不同于寻常心疾的撕裂与松弛迹象?那绝非简单的惊吓或自然病变所能造成!那正是心脏组织在瞬间,被一股与其自身固有频率高度吻合的强大外部声波能量,强行引发剧烈共振后,所产生的结构性损伤!就像……就像一队士兵迈着整齐的步伐走过一座桥,若步伐频率恰好与桥的固有频率一致,便有可能引发桥梁共振乃至坍塌!而心脏,便是那座被‘冥音’步伐踏碎的桥梁!”
这个比喻形象而震撼,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一股寒意。无形的声波,竟能如同无形的千军万马,在特定频率的指挥下,于人体内部进行精准的破坏!
“所以,凶手的整个计划,”白砚舟总结道,“就是利用前朝乐律秘术,通过铜钟激发特定频率的次声波——‘冥音’,这‘冥音’的频率,经过乐谱记载和净尘的调试,恰好能与被那特殊朱砂符印(内含磁性铁屑,可能起到某种频率微调或锁定作用)标记的目标心脏固有频率,产生最强烈的、破坏性的共振!这种共振在瞬间急剧放大心脏内部的压力与振动,导致心脉纤维撕裂,神经信号紊乱,最终引发看似‘心疾突发’的骤停死亡!这便是‘梵音索命’的真正原理!”
低频可杀心!次声波共振!
白砚舟的推论,将玄妙的乐律、诡异的符印与确凿的生理损伤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这起连环命案提供了坚实而骇人的内在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