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惠王来到河北晋州,一是首次军事行动需适应,二是怕像信王府队伍一样被袭击,家眷留在大名县等后续部队。因怀惠王坐镇,白花蛇杨春凭兵力优势获先锋官职位,想趁怀惠王坐镇多表现,以免被九尾龟陶宗旺顶上中军主帅位置。
这时,属下回报河南灵宝指挥使锦毛虎燕顺的兵马跟在信王府队伍后面。白花蛇杨春皱眉,认为有河北晋州将官与燕顺串通,要袭击信王府队伍。他询问敌军兵马数量,属下答不到三千人,不少是杂牌军。杨春又问杂牌军情况,属下解释后,杨春明白燕顺队伍能潜入此地主因是杂牌军,便挥手让人请师爷。
其实,张煌言就在不远处。自王智囊取代他在怀惠王身边师爷之位,他便想回怀惠王身边。怀惠王决定袭击信王府队伍,张煌言以督战之名随杨春前锋队伍出来,且表示不插手队伍安排。杨春虽未全信他,但因燕顺一部需重视,便叫他来商量。杨春前锋五百骑未考虑扎营,连日奔走追上信王府队伍时,张煌言已疲惫不堪,但听到召唤还是赶到杨春身边。
白花蛇杨春说出消息后,张煌言觉得机会来了。他问杨春打算如何,杨春表示想听他意见,一是因他是督军,二是不想独自承担责任。张煌言问杨春想做怎样的将领,若只想做忠勇将领,就报中军让怀惠王决定;若不然,就凭一己之力解决。杨春质疑,张煌言称自己和他一样需证明自己,怀惠王若成功或许不再需要师爷。
张煌言说杨春现有兵力无法撼动信王府队伍,但加上燕顺的队伍就未必。若想建功,应走在信王府队伍前面,抢先劫住其去路,用部队堵住信王府队伍,消耗其实力、拖延行程,怀惠王再吞掉信王府队伍就简单。杨春担心燕顺不答应,张煌言说可代表怀惠王吞并他们,燕顺擅离驻地不敢不答应。
白花蛇杨春带本部兵马找到锦毛虎燕顺的队伍。燕顺旗下三千兵丁看到五百骑兵来到营地前并不震惊,因多数人只知是拉练。被派来监视燕顺的零散士兵有骚动,但没多说什么。燕顺将杨春请到营帐,暂停拔营。杨春问其是否打算袭击信王府队伍,燕顺故做不知。杨春邀其一起袭击,燕顺拒绝,想捡便宜。杨春指出其擅离驻地的罪名,燕顺脸色僵住。
李铁锤称大人是野外拉练,很多大人可证明。杨春嘲讽摇头,质疑此解释对怀惠王是否有用,还暗示大人不与信王府队伍交战就难空手回河南灵宝。燕顺询问何意,想到借来的兵丁,骑虎难下。杨春提出只要大人随他堵截信王府队伍,就帮其向怀惠王引荐。燕顺脸色阴沉,李铁恼怒表示效忠朝廷和皇上,不稀罕怀惠王。杨春反问,若怀惠王为难他们,在河北晋州境内谁会为他们引火烧身,还指出若有人肯为他们牺牲,手下兵丁不会只有这些。
从李铁铠甲,杨春判断他是河北晋州将领。杨春轻视话语让李铁脸色僵住。燕顺知陷入被动,问杨春怀惠王派入河北晋州兵马数量,杨春答两万,还得意地抬起两根手指。燕顺惊疑,杨春耸肩称两万不多,怀惠王肯定会毕其功于一役。毕其功于一役?
杨春,外号白花蛇,他开始炫耀起来。锦毛虎燕顺与李铁听后震惊不已,而站在杨春身后的张煌言却面不改色。杨春说怀惠王带着军队追击信王府的队伍,为了保障大名县的安全,当地的兵力没有出动,很多部队没有跟随出去,实际追击的兵力不到一万,只有七千多,但杨春却在夸大其词。张煌言不会帮燕顺和李铁澄清事实,因为这些兵力足以对付信王府的队伍,只是燕顺和李铁不清楚真相,而且为了隐藏行踪不敢去打探消息,怀惠王的部队进入河北晋州也很隐秘。燕顺询问杨春袭击信王府队伍的地点、怀惠王部队的位置以及汇合时间,杨春表示攻击由他们自己执行,在信王府队伍进入华县之前拦住就行。燕顺很震惊,杨春解释任务是拖延信王府队伍前进的速度,怀惠王的目标太大,在进入渭州前很难赶上。杨春称会与燕顺共同进退,怀惠王能看到他的努力,燕顺询问杨春部队的数量及合作方式,原本不会答应拦截的燕顺,由于杨春愿意共进退而有些心动。
白花蛇杨春称虽只有五百骑兵,但挡住信王府队伍不难。锦毛虎燕顺得知其仅有五百骑兵后,脸色阴沉,询问拦截计划。杨春表示要在信王府队伍进入潼关前拦下,燕顺恍然大悟,杨春点头确认是利用潼关。他解释,战斗在潼关附近展开,潼关指挥使会查看,知晓是锦毛虎燕顺与信王府队伍交战,他们不会视若无睹或帮信王府,这就是他只拿出五百骑兵的原因。张煌言明白杨春对燕顺说实话的原因,若部队太多,就成怀惠王与信王府的战斗,潼关部队没理由加入;而锦毛虎燕顺与信王府战斗,为表忠君、避嫌疑,潼关部队不会熟视无睹。此外,潼关虽名义是县,实际趋近于城,官员按大城标准配置,有指挥使和太守。
会出现这种情况,毫无疑问是因为潼关的地理位置。
在渭州与河北晋州往来的商路都必须经过潼关的情况下,又由于要防范来自渭州的信王府势力,潼关几乎就是在大明皇帝明熹宗朱由校登基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
潼关,地理名词。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居中华十大名关第二位。即便这样,与水火不容的河南灵宝太守浪子燕青和河南灵宝指挥使锦毛虎燕顺不同,潼关太守急先锋索超与潼关指挥使镇三山黄信之间的关系却十分融洽。原因无他,只因镇三山黄信娶了急先锋索超的女儿做平妻,是实实在在的索家女婿。
“岳父大人,您说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办?……别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
虽然镇三山黄信与急先锋索超的官阶相同,但只要不是在正式场合,镇三山黄信都会恭恭敬敬称呼急先锋索超为岳父,这也是急先锋索超愿意在尽可能的范围内支持镇三山黄信扩军、强军的缘由。但即便如此,面对镇三山黄信的询问,急先锋索超依旧是像平常一样不动声色。
镇三山黄信在太守府书房皱眉对急先锋索超说:“岳父大人所言有理,但潼关是河北晋州最后一城,若不袭击信王府队伍,河南灵宝指挥使锦毛虎燕顺就没机会了。一旦他在河南灵宝动手,我怎能坐视不管。”急先锋索超手中旋转着玉杯,未急着饮酒。潼关是渭州、河北晋州通商要道,经济发达,太守府书房布置有品位,急先锋索超喜好在书房以酒代茶。镇三山黄信担心锦毛虎燕顺拖自己下水,认为这是其唯一机会。虽知急先锋索超不喜武人、不听军方事务,但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黄信不敢隐瞒。他已知信王府队伍被锦毛虎燕顺尾随。急先锋索超听后建议黄信暂离潼关,黄信表示自己不敢擅离职守,且躲也无用,因要维持潼关稳定、听从朝廷号令,必须与部队保持联系。急先锋索超恼怒锦毛虎燕顺拖累潼关。官员每日工作多是勾心斗角,黄信犹豫后问能否与信王爷合作,急先锋索超称黄信手握兵权,其决定自己不反对,但提醒信王爷离京或有隐情,治国还靠文官,若信王爷无治国能力,迟早灭亡。黄信更感为难,因急先锋索超态度让他觉责任重大,且对急先锋索超疑问无言以对,毕竟信王朱由检被吴用赶出京城,争夺天下靠文官头脑,自己一城之兵难敌渭州一州之卒。信王府队伍因等渭州部队,行进慢,已改为一日一歇,野外露宿仅三次。长吏摩云金翅欧鹏询问能否明日少休息直接到潼关,信王朱由检随意问赵将军部队是否进入河北晋州,欧鹏答按路程估计就在这两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