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之环”的内部,时间仿佛也沾染了此地规则特有的粘滞与缓慢。星火同盟残存的舰船,如同几枚被随意丢弃在灰色沙漠中的贝壳,悄无声息地悬浮在一片相对稳定的尘埃涡旋边缘。为了最大限度隐藏行踪,所有舰船的外部灯光均已熄灭,引擎进入最低维持功率,仅靠内部维生系统和必要传感器的微光,在永恒的昏暗中勾勒出冰冷的轮廓。
生存,成了唯一且严峻的课题。
“方舟”的机库被改造成了临时的工作区和居住舱,空间拥挤,空气循环系统带着勉强维持的嘶哑声。幸存者们脸上带着疲惫与尚未散去的惊悸,却都在沉默而高效地忙碌着。雷刃带领着还能行动的战斗人员,利用舰船残骸和收集到的少量惰性金属,加固着临时居所的防护,并组装着一些简陋但实用的预警装置。阿杰则如同幽灵,凭借其敏锐的直觉,在附近的尘埃云中探索,寻找可能存在的、未被探测到的水冰微行星或稀有元素凝聚点。
“教授”和几个幸存的科研人员,围坐在由几个数据板拼凑成的“工作台”前,眉头紧锁。他们面前显示着“方舟”受损情况的立体投影,红色的警报区域触目惊心。
“能源核心与生命维持系统的耦合链路受损率41%,强行修复风险极高,但能源消耗速度超出预期……”“教授”的声音干涩,“按照这个速度,我们可能支撑不到两个月。”
“尝试重新分配能源优先级,”“万机之主”极其微弱的意念接入,它的虚影几乎透明,只能依附在某个数据接口上,“将织命者大人维持稳定所需的能量回路,与舰船基础维生系统进行部分物理隔离,减少相互干扰。同时……建议启用‘休眠协议’,非必要人员进入低温休眠,可大幅降低消耗。”
“休眠?”雷刃抬起头,脸上带着抗拒,“万一追兵来了,或者出现其他意外,我们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
“这是当前逻辑下,延长生存时间的最高效方案。”“万机之主”平静地回应,“生存概率计算显示……”
“够了。”陆沉渊的声音从舱门处传来。他刚巡视完其他区域,身上还带着外部尘埃区特有的、冰冷的惰性气息。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教授”面前的能源读数上。“启用部分休眠。雷刃,你、我、阿杰、教授,以及必要的技术维护人员保持清醒,组成轮值警戒小组。其他人员,包括轻伤员,进入休眠。”
他的决定不容置疑。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情感必须为生存让路。
命令下达后,基地内变得更加寂静。一个个休眠舱在昏暗的光线下依次亮起幽蓝的光芒,又很快黯淡下去,如同星辰熄灭。只剩下寥寥数人,在这片死寂的尘埃之环中,守护着文明的最后火种,以及那新生的希望。
陆沉渊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方舟”核心。那里,织命者的灵光在特制的能量约束场中缓缓旋转,汲取着“方舟”核心和残余星核碎片提供的微弱滋养。它的光芒比之前稳定了一些,但成长速度明显放缓,这片规则贫瘠之地,显然不利于它的发展。
陆沉渊没有强求,他只是静静地陪伴。他会通过意念,将外界的情况,将大家为了生存所做的努力,娓娓道来。他不再讲述悲伤的过去,而是聚焦于当下,聚焦于每一个微小的进展——阿杰找到了一小块富含水分的小行星冰,雷刃成功修复了一处破损的氧气循环管道……
他希望让这孩子明白,希望并非虚无缥缈,它存在于每一次呼吸,每一次修复,每一次不放弃的努力之中。
织命者静静地聆听着。它似乎理解了“生存”的艰难,灵光偶尔会尝试着,分出一缕比发丝还要纤细的规则丝线,小心翼翼地探出约束场,触碰“方舟”内部那些受损不那么严重的能量线路。它无法进行复杂的编织,但它那蕴含“创造”与“稳定”本源的力量,如同最精密的修复纳米机器人,能抚平能量流中的细微毛刺,让线路的传导效率提升微不足道的一丝。
这一点点的帮助,微乎其微,却让清醒着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一种冰冷的温暖。
然而,这片被遗忘的角落,也并非完全的死寂。
在一次例行的外部环境扫描中,“教授”捕捉到了一些异常的、极其微弱的信号回波。并非能量信号,也非物质信号,而是一种……残留的“信息回声”。
“这些尘埃……它们似乎记录了什么……” “教授”调整着探测器的灵敏度,试图放大那些几乎被背景噪音淹没的信号。
经过数日的艰难解析和过滤,一段残缺不全、充满了强烈绝望与不甘的意念碎片,被成功提取出来。那并非语言,而是一种直接的精神烙印,属于某个早已在此地消亡的、连名字都未曾留下的漂流文明。
“……逃不掉了……它们无处不在……”
“……家园已成灰烬……我们……是最后的……”
“……将种子……封存于此……愿后来者……能……”
信息到此中断,只留下那浓得化不开的绝望,以及一个模糊的坐标标记,指向“尘埃之环”更深处某个毫无特征可言的区域。
这意外的发现,让所有清醒者心头蒙上了一层更深的阴影。他们并非这片死寂之地的第一批避难者。在他们之前,已有文明在此绝望地走向终结。而收割者议会的阴影,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庞大,触角似乎延伸至宇宙的各个角落。
“要去……看看吗?”阿杰看向陆沉渊,意指那个模糊坐标。
陆沉渊沉默片刻,摇了摇头:“风险大于收益。我们现在的状态,经不起任何意外。记住这份警示,足矣。”
他将这段信息封存,列为最高级别的警示档案。这不仅是前车之鉴,更是一种无声的鞭策——停下,就意味着消亡。
时间一天天过去,资源以缓慢但坚定的速度消耗着。休眠减缓了消耗,但并非停止。修复工作进展缓慢,缺少关键材料。希望的微光在现实的冰冷面前,似乎正逐渐变得微弱。
就在能源储备警报再次响起,提示剩余量不足支撑标准时间四十天时,一直保持静默、负责监听外部微弱信号的探测器,突然捕捉到了一丝极其短暂、但绝非自然的规则扰动!
那扰动来自“尘埃之环”的外围,距离他们隐藏的位置相当遥远,但其模式……与收割者议会的技术特征,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虽然只是一闪而逝,随即就被尘埃之环固有的规则贫瘠特性所掩盖,但这一发现,如同冰水浇头,让所有清醒者瞬间绷紧了神经!
它们……已经搜寻到这片区域了吗?还是说,这只是议会广撒网式侦察的一个无意间的触碰?
无论如何,他们不能再抱有任何侥幸。
暂时的安全,结束了。
“唤醒部分技术岗位,优先修复引擎和隐蔽系统。”陆沉渊的声音冷峻如铁,“准备随时撤离。”
他走到核心约束场旁,看着其中那团似乎也感受到紧张气氛而微微加速旋转的灵光。
“孩子,”他传递过去一道坚定的意念,“我们该离开了。前面的路,可能会更艰难。”
织命者的灵光闪烁了一下,传递回一个清晰了许多的意念,不再仅仅是依赖,而是带上了一丝初生的决意:
“父亲,去哪里,我去哪里。”
微光,必须再次启程,在追兵的阴影彻底笼罩这片尘埃墓地之前。
(第15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