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好!”
章邯连说三个好字,脸上终于露出了畅快淋漓的笑容,“天佑大秦!尔等立下不世奇功!本将军必为尔等向陛下请功,重赏千金,官升三级!”
“谢大将军!”
小队长和身后四名“士卒”立刻低头谢恩,掩饰着眼底的异样光芒。
“王离将军如今在何处?为何派你等前来?”
章邯高兴之余,随口问道。
他并未过多怀疑,毕竟项梁首级货真价实,这几人又穿着王离部的军服,言语行动也看不出破绽。
在巨大的惊喜面前,人的警惕性总会不自觉降低。
小队长按照赵戈事先准备好的说辞,流利应答:“回大将军!王离将军主力正在大河北岸,与赵地叛军对峙,同时分兵清剿彭越等流寇。听闻大将军与项梁激战于定陶,特派我等小队前来联络探听消息,并言若大将军需援手,他可设法抽调部分兵力南下策应。我等途中偶遇项梁溃兵,纯属侥幸!”
这番说辞合情合理,既解释了他们的来历,也表达了王离的“善意”,更凸显了斩杀项梁的“偶然性”,打消了最后一点疑虑。
章邯闻言,心中更是大定。
王离在北线牵制了赵地和彭越的叛军,无形中为他减轻了压力。
“好!尔等一路辛苦!先下去休息,领受赏赐!待本将军议定下一步方略,还需尔等带信回禀王离将军!”
章邯心情大好,挥手让人带他们下去领赏安置。
五名赵戈的亲兵强忍着激动,恭敬退下。
计划的第一步,完美达成。
帐内,气氛彻底转变。项梁的死讯就是强劲的兴奋剂,让所有秦军将领都亢奋起来。
“恭喜大将军!贺喜大将军!项梁一死,楚军群龙无首,必作鸟兽散!”
“此乃天大的功劳!陛下闻之,必龙心大悦!”
“我军正当乘胜追击,一举荡平楚地余孽!”
章邯踱步回到地图前,目光炯炯。
项梁这个心腹大患的意外解决,让他肩头的重担瞬间轻了大半,思路也变得更加清晰和激进。
“项梁虽死,项羽却是勇猛,范增多智,其残部仍不可小觑。然其新遭惨败,主帅新丧,内部必然混乱,短期内难成气候,已不足为虑!”
章邯分析道,手指点向北方,“反观北面,赵歇陈馀据赵地而立,彭越流窜于大河两岸,屡屡袭扰我军粮道,威胁巨大!如今王离将军正与之对峙,我军既已解决南面大患,正当挥师北上,与王离将军南北夹击,彻底平定赵地!而后,再回师收拾楚地残局,则天下可定!”
众将闻言,皆觉得有理,纷纷附和。
“大将军英明!北进扫平赵地,断天下反秦之脊梁!”
“末将愿为先锋!”
“好!”章邯下定决心,豪气顿生,
“传令全军,休整一日,妥善安置伤亡,加固城防。同时,将项梁首级以石灰妥善处置!”
“诺!”众将轰然应命,士气高昂。
章邯看着地图上广袤的北方,踌躇满志。
他却不知道,那五个送来“天大功劳”的“巡哨兵”,就像五颗致命的毒钉,已经嵌入了他的大军之中。
真正的威胁,从来都不只是正面的敌人。
隐藏在暗处的眼睛,正冷静地注视着这一切。
定陶城头,硝烟尚未散尽,血污浸染的砖石在秋日下泛着暗沉的光泽。
一面残破的“楚”字大旗被粗暴地掷于脚下,重新竖起略显陈旧却依旧刺目的黑色秦旗。
章邯立于墙垛之前,甲胄上的血痂并未完全清理,更添几分沙场悍将的肃杀之气。
他冷漠地俯瞰着城内依旧零星冒起的烟柱和街道上正在清理战场的秦军士卒。
项梁的首级,经过石灰简单处理,盛放在一个精致的木匣中,摆放在他身侧。
“大将军,城内残敌已基本肃清,缴获军械粮草无数,正在清点。”
副将上前禀报,语气中带着胜利后的兴奋。
章邯微微颔首,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
胜利的代价是惨重的,项梁军的困兽之斗让他损失了不少精锐。更重要的是,项羽、范增等核心人物遁走,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他的目光投向远方,中原大地烽烟处处。必须趁此大胜之威,最大限度地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宵小之辈!
“书记官!”章邯声音冷冽。
“末将在!”
文官记员连忙上前。
“即刻起草檄文!”章邯命令道,每一个字都如同冰珠砸落,
“以帝国大将军之名,昭告天下:逆贼首恶项梁,僭越称尊,聚众倡乱,祸国殃民。今已于定陶城外授首伏诛,悬首级于辕门!此乃天威浩荡,叛逆之下场!”
他顿了顿,语气森寒:“檄文中需明言:凡我大秦子民,当以此为鉴,速速幡然醒悟,缚送当地乱匪首领至官府者,重赏!负隅顽抗者,项梁之首,便是彼等明日之写照!大秦锐士所指,必教其灰飞烟灭!”
“再另修战报一份,加急,将项梁首级一同送往咸阳,呈报陛下!”
“诺!”书记官凛然遵命,迅速退下草拟。
很快,信使携带着盖有章邯大将军印的檄文,奔赴四面八方。
更有快马,护送着盛放项梁首级的木匣,星夜驰往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