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太学院。
科学大佬齐聚一堂。
大夏获得了很重要的两种物资:玄阴冥铁和醍醐灵水。
“关于醍醐灵水,臣已经进行了实验分析!的确是顶级的灵药,若是用来炼制神元丹的话,这么大的量足以炼制一万枚。”
杨振博士率先开口说道。
一万枚!
这个数量完全超出了萧牧的想象,没想到这玩意这么值钱。
“这么半桶灵水就能炼制一万枚?”
萧牧错愕的反问道。
“陛下有所不知,醍醐灵水只是神元丹媒介,除此之外还需要九转金莲、曙光生死草等等主药才行。”
杨振博士这才补充说道。
原来如此!
不过醍醐灵水绝对是最值钱的成分,其他主药还能在圣地秘境找到,灵水完全就是中彩票一样的机率了。
不过神元丹对大夏意义不大,毕竟连个化神修士都难找。
“灵水还能炼制其他丹药么?朕的意思是对大夏有帮助的丹药。”
萧牧很快放弃了这个念头,转而问道。
“若是稀释一下灵水,炼制灵婴丹的话,这么多灵水能炼制十万枚,不过主药同样难以寻找。”
“若是退而求其次,炼制基元丹的话,数量能到百万以上,只可惜需要用到大量的基元灵草,此物凡人界难寻。”
杨振博士惆怅的说道。
基元丹对大夏就很有帮助了,可以批量帮助修士进阶筑基境界。
大夏虽然机甲科技强悍,但是王牌机甲、战斗机驾驶员,无一例外都是筑基修士。
筑基修士的神识、修为和法体强度都有很大帮助。
所谓的筑基修士,不是指大夏的灵元炼体修士,而是实打实修炼上去的。
也只有货真价实的筑基修士,才能更加完美驾驭机甲。
“基元灵草在凡人界难得,但是玄天宗要多少有多少!只要陛下出得起灵石,臣妾能找到暗线,保证帮你买到基元灵草。”
一直旁听的云染,语气妖娆的接了话。
这次她旁听,也是因为她在修仙界待了多年,能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此话当真....?”
萧牧大喜过望接了话。
“玄天宗的灵田数百万顷,其中基元灵草是主要种植的灵药,数百年份的,数十年份的应有尽有....。”
云染不紧不慢的解释道。
对于宗门而言,只要是能种植的灵药就不值钱。
基元灵草恰好是耗费量极大的灵药,从筑基丹、灵元丹到基元丹都需要此物。
不过筑基丹还需要更加珍贵的灵药,所以价值不菲。
而基元丹更是如此,基元灵草不怎么值钱,但是醍醐灵水价值连城。
“他们会愿意卖这么大量给大夏?”
萧牧颇感怀疑的说道。
“只要有足够的利润,这帮家伙甚至愿意出售吊死他们的捆仙索!陛下无需担忧,况且卖家也不止玄天宗。”
云染信誓旦旦的保证道。
话虽如此,不过大夏现在连通往修仙界的传送门都没有,此事也只能暂时搁置。
众人只能转向另一个话题:玄阴冥铁。
“启奏陛下!玄阴冥铁乃是上好的常温超导材料,臣以为能用来制作神光炮、灵气炮的炮筒,可控核聚变动力装置,还有精锐的空天战机。”
艾因博士当仁不让站出来说道。
可控核聚变研究了很多年,反应原理和步骤早就烂熟于胸。
最关键是找不到合适的容器,现在齐全了。
“如此一来,神龙号能不能用上核聚变动力?”
萧牧最关心还是这件大事,急切询问道。
就算没找到玄阴冥铁材料,原本也打算用上核聚变动力,只不过还需要技术迭代而已。
“启奏陛下!玄阴冥铁核聚变动力,一定能在神龙号飞天前搞定。”
艾因博士笑眯眯的给了个定心丸。
在场之人全都大笑不止,都能畅想神龙号到底是何等强大了。
“好消息还不止于此!有了玄阴冥铁,电磁弹射和电磁炮将会轻松实现。”
艾因博士继续宣布道。
好家伙!
这次真的是重大技术突破了,大夏的科技实力再上一层楼。
“还有一件事要禀告陛下!建武二号行星上的海平面下降了不少,已经露出了很多海岛。”
一直在旁边欲言又止的虞浩然,终于禀告道。
这件事其实太学院也知道,毕竟有监控卫星实时追踪。
“此事再缓缓....。”
萧牧眸光一暗,沉吟着说道。
开发建武二号行星,绝对是天大的喜事。
因为通天灵脉的缘故,建武二号上的田地都是灵田,可想而知是多么大的资源。
灵田的价值是普通农田的上千倍,可以用来种植灵药。
大夏目前的灵田,全都是紧挨着灵脉的数千亩地,实在是太少了点。
“如今建武二号星发生了诸多怪事,已经有三台卫星坠毁,灵器的波动也非同寻常。”
杨振博士忽然插话说道。
竟有此事!
萧牧微微皱眉,脑中浮现出不祥预感。
按照之前的猜想,玄天宗的通天灵脉应该已经枯竭,他们肯定会去寻找通天灵脉。
这种古老道统的宗门,掌握的消息绝不是凡人界能想象的。
若是他们真的寻找到了天云界,这件事就麻烦了。
以前是小打小闹,如果同在一个恒星系,那就是硬碰硬了。
“浩然听令....,即刻派遣南楚号去探查一下,小心行事,切记保持行踪隐秘,多使用侦察机。”
萧牧豁然转身下令道。
气氛骤然变冷,所有人都隐约猜到了端倪。
“陛下莫非认为是玄天宗发现了通天灵脉?”
虞浩然咬着牙追问道。
他乃是虞妙心的侄儿,如今在皇帝跟前很红。
所以这种话也是能问的!
“最好不是....!若真是如此的话,大夏的麻烦就大了。哎!”
萧牧怅然叹气道。
四周陷入了死寂,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神龙号还要多久能造好?”
萧牧再次发问道。
这句话也不知道问了多少遍了。
“臣已经尽量加速,预计还要十年。”
杨振博士说话非常实在,从不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