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将“科学火球术”的威力提升到一个全新层次,并初步掌握了一种极具潜力的远程范围杀伤手段之后,陆一鸣并未立即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备战哥布林部落之中。
他深知,一味磨砺剑锋却忽略盾牌坚固,是兵家大忌。一个稳固安全的后方基地,对他未来的长期生存与发展,同样至关重要。
他目前所在的“启蒙者基地”——那处位于废弃研究所地下的宽敞空间,虽然在隐蔽性与基础结构方面尚可,但在防御能力和内部空间利用效率上,却还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那个被他用“迷你火球”炸开的厚重钢板闸门豁口。虽经过临时修补与巧妙伪装,但依旧是一个巨大且无法忽视的安全隐患。一旦被敌人发现,极易从外部强行攻破。
“必须想个办法,将它彻底封死。”陆一鸣站在豁口前,眉头紧锁地自语,“或者……干脆改造成一个更坚固、更隐蔽,并且只有我才能开启的秘密通道。”
又例如,地下室内部多个房间堆满了各种废弃生锈的实验仪器和沉重如同巨兽的金属柜子。它们不仅占用宝贵的生存空间,也影响内部通风与采光,让整个地下室显得拥挤而又压抑。他需要将这些无用的“垃圾”清理出去,或者将它们重新利用起来,改造成有用的设施或家具。
然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清理与改造工作,对于孤身一人的陆一鸣而言,却面临着一个巨大难题——**力量**。
许多需要搬运移动的物体都异常沉重,远远超出他目前的力量极限。虽然他可以通过「强化」能力短时极大地提升肌肉力量,但那种以透支身体机能为代价的临时增幅,不仅持续时间极短,而且后遗症严重,每次使用都会带来长久的虚弱和酸痛。这种“搏命”底牌,根本不适合用于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如果……如果我能制造出一些可以放大我力量的简易机械装置,或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陆一鸣的脑海中,再次闪现出将沉睡在书本中的科学知识应用于残酷现实的念头。
他想起了自己曾在初中物理课上学过的那些经典而实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杠杆、滑轮、斜面、轮轴……这些看似简单到有些简陋的原理,如果运用得当,却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神奇效果,让人类以微弱之力撬动或者移动远超自身重量的物体。
“杠杆原理……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F1xL1=F2xL2……”
“滑轮组……使用一个动滑轮可以省一半的力,但会费一倍的距离……”
这些曾被他视为枯燥乏味的公式定律,此刻在他脑海中却变得异常鲜活,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吸引力!
他决定,立刻尝试运用自己的「模拟」与「具现」能力,来制造一些基于这些经典物理学原理的……**简易机械装置!**
他首先选择了“滑轮组”。因为他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将地下室里那些沉重的废弃金属柜与实验仪器,搬运到地面,或者移动到其他指定位置。而滑轮组,正是解决这种垂直或水平搬运重物难题的最佳工具之一。
他从神秘书册的“虚拟书库”中,调出《大学物理》关于“滑轮与滑轮组”的章节,仔细学习研究定滑轮、动滑轮以及不同类型滑轮组的结构、工作原理与受力分析。
然后,他开始运用「模拟」能力,对自己脑海中所构想的滑轮组模型,进行虚拟的“搭建”与“测试”。
他想象着用一种他命名为“高强度碳素钢”的坚韧金属材料(他甚至考虑到了材料的抗拉强度和耐磨性),「具现」出几个大小不一的滑轮;再用高强度的“聚合纤维”构成绳索(他想到了搜寻物资时,曾在一个废弃消防器材店里看到过一些完好的消防逃生绳),将它们巧妙组合,形成一个能够放大他数倍力量的……**省力滑轮组**。
在这个“精神模拟”的过程中,他不断调整着滑轮的数量、大小,还有绳索的缠绕方式,试图找到一个在省力效果、结构稳定性与材料消耗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的最优方案。这个过程虽然不像之前「具现」“爆燃火球”或“能量电池”那样充满惊险与不确定性,但也同样消耗了他大量的精神力与计算能力。
他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名虚拟的、才华横溢的机械工程师,在进行着一项充满挑战与乐趣的伟大“设计工作”。
当他感觉自己脑海中那个滑轮组的“设计蓝图”已经基本完善,找不到任何明显瑕疵之后,他才开始着手进行实际的「具现」!
他小心翼翼地调动着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基础能量”(这些天他在冥想和吸收一些微弱游离能量时,又积攒了大约十几个单位),以及他大部分的精神力。
**“「具现」——基于优化设计的高强度滑轮组!”**
在他的操控下,那些闪烁着不同颜色光芒的“能量像素点”,开始按照他脑海中的那张“设计蓝图”,有条不紊地凝聚成型。
很快,几个大小不一、通体散发着朴实可靠金属光泽、看起来颇为坚固耐用的滑轮,以及一捆长度适中、由特殊的“能量纤维像素”构成、异常坚韧的绳索,便凭空出现在他面前!
陆一鸣拿起这些刚刚「具现」出的滑轮和绳索,仔细检查了它们的质量与结构。他发现,由于他在“设计”阶段就已经充分考虑到材料的力学性能与结构合理性,所以这些「具现」出的成品,虽然依旧无法与工业时代的精密机械相提并论,但其强度、韧性与耐磨性,却远超他之前随意「具现」出的那些粗糙物品!
“太棒了!这简直就是……量身定制的独一无二的超级工具啊!”
陆一鸣的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喜悦与巨大的成就感!他迫不及待地开始将这些滑轮和绳索,按照自己之前在脑海中演练了无数次的那个最优方案,进行实际的安装与组装。
他首先在地下室那个被他炸开的钢板闸门豁口上方,找到了一根还算牢固的裸露钢筋混凝土横梁,作为固定定滑轮的支点。然后,他又将动滑轮巧妙地与那些需要搬运的、沉重无比的金属柜子或实验仪器连接起来。最后,他将那根坚韧的绳索,按照特定顺序依次穿过这些定滑轮与动滑轮,形成了一个看起来颇为专业的、由一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省力滑轮组!
当所有准备工作都完成之后,陆一鸣深吸一口气,开始尝试拉动绳索的自由端。
“来吧,让我看看,阿基米德的智慧究竟有多么伟大。”他低声自语,带着一丝朝圣般的虔诚。
起初,他并未抱太大期望。毕竟,那些巨大的金属柜子和实验仪器,每一个都至少有数百公斤重,以他目前的力量,即使借助滑轮组,恐怕也很难轻易移动。
然而,当他真正开始用力拉动绳索时,他惊讶地发现——
那些原本在他看来重若千钧、根本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此刻……竟然真的被他缓缓地,但却无比稳定地……**拉动了!**
虽然,他依旧需要付出不小的力气,手臂肌肉贲张,而且重物移动的速度比较缓慢。
但是!与之前那种完全无法撼动分毫的绝望感相比,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成功了!我竟然真的成功了!”
陆一鸣的脸上,露出了难以抑制的、如同孩童般的狂喜!他清晰地感觉到,自己施加在绳索上的力量,通过那个由他亲手设计与「具现」的精巧滑轮组的传递放大,最终转化为了足以移动那些重物的强大拉力!
“杠杆和滑轮……这些看似简单的初级物理学原理,竟然真的能够爆发出如此神奇的力量!”他由衷地感叹道。
在成功验证了滑轮组的实用性之后,陆一鸣又如法炮制,开始尝试「具现」和应用**杠杆原理**。
他找到一些在研究所废墟中散落的、长度和强度合适的钢管或铁棒,然后又「具现」出一些不同形状大小的、可作支点的坚硬石块或金属块。他开始运用杠杆原理,去撬动那些深埋在地下室角落、或是被倒塌杂物死死压住、难以直接搬运的沉重物体。他仔细计算着力臂长度与支点位置,努力将自己有限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虽然这个过程依旧充满汗水和艰辛,但他却乐在其中。因为他每一次成功运用杠杆原理撬动起一件原本无法撼动的重物时,他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用智慧战胜困难的巨大乐趣和无与伦比的成就感!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陆一鸣就像一只勤劳的工蚁,利用自己「具现」出的简易滑轮组和杠杆装置,一点一点地将“启蒙者基地”的内部空间进行着彻底的清理和改造。
他将那些无用的废弃仪器和金属柜子,要么搬运到地面,用作加固基地外围防御工事的材料;要么移动到地下室的偏僻角落整齐堆放,腾出更多宝贵的活动空间。他还利用杠杆原理,将一些原本倾斜或松动的墙壁与天花板,进行了初步的加固校正。
整个“启蒙者基地”的内部环境,在他的辛勤劳动下,变得越来越整洁、宽敞、安全。
而在这个过程中,陆一鸣对「模拟」与「具现」能力的运用也变得越来越熟练和精深。他不再仅仅是简单复制和模仿现实世界中的物品,而是开始有意识地,将科学原理与工程学知识完美地融入他自己的“设计”与“制造”过程之中,创造出一些更符合自己需求、也更具实用价值的**“定制化”**工具和装置。
他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知识并非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冰冷理论,更是能够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甚至创造奇迹的强大武器!而他,正在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将这些沉睡在故纸堆中的知识一点一点地转化为……改变自己命运的现实力量!
这次利用简易机械原理成功改造基地的经验,也为他未来的能力发展指明了一个全新方向——
或许,他可以将「模拟」和「具现」能力,更多地应用于……工程制造和复杂机械装置的研发之上?例如,他是否能够「具现」出一些更高级的自动化防御系统?或者……一些能够辅助他进行战斗或探索的小型机器人或无人机?
这些想法虽然目前看来还非常遥远,但却像一颗颗充满诱惑力的种子,在他心中悄然生根发芽,等待着在未来的某一天开花、结果。
而眼下,当他看着那个在他手中焕然一新的“启蒙者基地”,感受着那份用汗水与智慧换来的踏实安宁时,他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自豪感!
他知道,自己离那个“用像素能力在末世求活”的终极目标,又……**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