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薇将笔记本电脑连接到办公室的投影设备,屏幕上瞬间亮起数据模型的三维图谱。她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对陆承烨,还有临时被召集来的项目核心成员 —— 包括上午在会议上提议 “请示陆总” 的那位老经理。
“各位,我们先回顾星晖项目当前的用户转化数据。” 她指尖轻点鼠标,屏幕切换到折线图,“上周我们发现,核心功能模块的跳出率比预期高 12%,经过拆解分析,问题出在数据加载的交互逻辑上。我提出的优化方案,是通过分层缓存技术减少加载时间,同时调整按钮布局,让用户决策路径缩短 30%。”
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没有丝毫犹豫。以往汇报时,她习惯先观察听众反应,可这次,她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屏幕数据上,仿佛那些跳动的数字才是最有力的支撑。
“分层缓存?会不会增加服务器负担?” 老经理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着惯性的质疑,“之前技术部评估过,这个方案的运维成本会上升至少 8%。”
“张经理的顾虑我考虑过。” 林薇早有准备,立刻调出另一组数据,“这是我和技术部共同测算的成本模型 —— 短期运维成本确实会上升,但用户留存率提升后,后续的商业变现收益能覆盖成本,且三个月后 RoI(投资回报率)会达到 1:1.8。更重要的是,当前行业竞争激烈,用户对加载速度的容忍阈值在持续降低,我们不能因短期成本放弃长期用户体验。”
她的回答逻辑闭环,数据详实,连技术部的工程师都下意识点头。陆承烨坐在主位,手指轻叩桌面,目光落在林薇身上,眼底没有了之前的落寞,反而多了几分专注 —— 他在认真听,也在观察团队其他人的反应。
汇报进行到第十分钟,林薇抛出了最关键的论证:“我还做了 A\/b 测试,选取了 10% 的种子用户体验优化版,结果显示,这部分用户的次日留存率比对照组高 9%,核心功能使用时长增加 21%。数据不会说谎,这个方案能切实解决问题。”
屏幕上弹出 A\/b 测试的详细报告,从样本选取到数据校验,每一步都标注得清清楚楚。会议室里彻底安静下来,之前那些闪烁的眼神,此刻都变成了认真的审视 —— 不再是审视 “陆承烨的女友”,而是审视 “项目负责人林薇” 的专业能力。
“二十分钟到了。” 陆承烨的声音打破沉默,他看向众人,“你们怎么看?”
技术部工程师率先开口:“林经理的方案在技术上可行,成本测算也符合实际,A\/b 测试的数据也有说服力,我支持推进。”
张经理沉默片刻,终于松了口气,语气里带着歉意:“是我之前考虑不周,只看到了短期成本,忽略了用户体验的长期价值。林经理,这个方案我同意。”
其他成员也纷纷表态支持。林薇看着眼前的场景,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指尖微微发热 —— 这不是因为 “陆承烨女友” 的身份,而是因为 “林薇” 的专业,赢得的认可。
汇报结束后,众人陆续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下林薇和陆承烨。
“做得很好。” 陆承烨起身,走到她身边,语气里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比我预期的还要好。”
林薇抬头看他,之前的疏离感消散了大半,眼底带着一丝释然的笑意:“谢谢。其实…… 上午在消防通道,我不是想躲着你,只是怕别人因为我们的关系,否定我的工作。”
“我知道。” 陆承烨伸手,轻轻拂开她颊边的碎发,这次她没有躲避,“之前是我考虑不周,总想着用我的方式保护你,却忘了你更需要的是证明自己的机会。”
他的指尖温热,触碰到皮肤时,林薇的心轻轻一颤。她忽然明白,真正的支持不是替她挡住所有风雨,而是给她一个站在阳光下,靠自己赢得尊重的舞台。
“以后,在工作上,你是林经理,我是陆总。” 陆承烨的语气认真,“私下里,你是林薇,我是陆承烨。我们各有各的战场,也各有各的坚持,但我们可以并肩作战。”
林薇看着他深邃的眼眸,用力点头。之前压在心头的沉重感,好像在这一刻被轻轻卸下 ——“陆承烨女友” 这个标签或许还会存在,但它不再是枷锁,而是她名字之外的另一个维度,一个需要她用专业去平衡,却不必为此否定自我的维度。
接下来的一周,林薇带领团队推进数据模型优化方案。每天加班到深夜,她不再刻意避开陆承烨,有时他会来项目组办公室,给她带一杯热咖啡,只说一句 “注意休息”,便转身离开,从不干涉她的工作决策。
方案上线那天,项目组所有人都守在监控屏幕前。当看到核心功能的跳出率从 12% 降到 5%,留存率稳步上升时,办公室里爆发出欢呼声。张经理拍了拍林薇的肩膀,由衷地说:“林经理,这次真是多亏了你。”
没有多余的前缀,只有 “林经理” 三个字,却比任何赞美都让她安心。
晚上,陆承烨带她去了一家安静的西餐厅。烛光摇曳中,他看着她眼底的光彩,轻声说:“你看,你的名字,本身就有重量。”
林薇笑着点头,拿起酒杯与他轻碰。她知道,这场 “女友” 与 “职业人” 之间的平衡之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她不再害怕。因为她终于明白,真正的独立,不是刻意与他划清界限,而是在他的世界里,依然能守住自己的光芒;真正的尊重,不是来自别人的宽容,而是用自己的能力,让 “林薇” 这个名字,与 “陆承烨女友” 一样,掷地有声。
方案的成功,让林薇在公司内部赢得了更多认可,但外界的舆论并未完全平息。有媒体注意到她在项目中的主导作用,开始报道 “林薇凭实力站稳脚跟”,却也有部分媒体依旧紧抓 “陆承烨资源倾斜” 不放,甚至挖出她大学时的实习经历,质疑她 “早有预谋接近陆承烨”。
更棘手的是,星晖项目的成功引起了竞争对手的注意。对方暗中联系了项目组的一位成员,试图获取优化方案的核心数据,并承诺给予高薪职位。这位成员在利益诱惑下,动摇了心思。
林薇即将面临的,不仅是外界的舆论纠缠,还有内部的信任危机。她该如何应对新一轮的质疑?又该如何发现并阻止团队内部的 “背叛”?而陆承烨,在这场关乎她职业声誉的危机中,会选择出手相助,还是尊重她的选择,让她独自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