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宇凝神静气,指尖凝出五行初成时的温润灵力,随着这股与五行仙竹同源的灵力包裹住仙竹。
那仙竹似有灵识,竹身瞬间泛起青、红、白、蓝、黄五道微光,分别与他五脏中木、火、金、水、土五行之力遥遥呼应。
林宇缓缓抬手,掌心朝上虚托,口中默念心法,体内五脏同时震荡,五道五行气流自心、肝、肺、肾、脾中溢出,在胸腔上方交织成一道五色光网。
光网散发出柔和的吸力,牵引着五行仙竹缓缓靠近,随着它越靠近,仙竹也变得越小。
就这样竹身毫无阻碍地穿过皮肉,顺着光网的融入体内。
待仙竹完全进入,林宇立即收束五行气流,将光网化作一层薄而坚韧的灵台,稳稳架在五脏六腑之上。
仙竹悬于灵台中央,竹身轻颤间,五道微光不断与下方五脏的五行之力相互流转,既不压迫脏腑,又能持续释放本源灵气,让他周身气息愈发浑厚绵长。
“呼~成了!”
这时林宇才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项大工程竟然在被他不知不觉间完成了。
想想都刺激,也幸好他运气好,这一过程中仙竹里的五行法则没有抵抗,不然就光是一个法则震荡,就能让他灰飞烟灭。
更别说他还弄了五个法则了。
“咕~!”
接下来要迎接大家伙了,林宇深咽了一口口水,他已经做好赴死的准备了。
“真君啊万一我有什么不测,这可能是我给您上的最后一炷香了,您可要保佑我啊。”给真君上完一炷香后,林宇也把神识沉入聊天群。
“聊天群你能不能隔绝天地,不让先天息壤的气息泄露出去?”
询问了一下聊天群,如果它不行,那只能找师父了,师父也不行那只能找真君了。
【隔绝天地、混淆天机需要积分】
“五十万!你怎么不去抢!”
“师父救命——!”
他决定先在找自己身边之人问问再说,屏蔽个天机你收我五十万,奸商都不带你这样竭泽而渔的。
“何方妖魔敢在此处作祟!”
刹那间九叔就已经穿好道袍,拿着木剑出现在林宇房间。
“冷静冷静师父,没有妖怪,就是我想问您,您有没有办法屏蔽气息?”
林宇嘴角微抽,他没想到就是一句救命,竟然给九叔搞应急了。
“屏蔽气息?这还不简单,随便一张敛息符不就可以了么。”
虽然没有发现危机,但九叔还是没有放松警惕,依旧手握木剑。
“那如果是先天息壤呢这种宝物呢?”
“那不行,敛息符对于那种宝物起不到半点作用,就算是最高的金符也不…”
九叔话说到一半,突然发现不对劲,难道自家徒弟弄到了先天息壤,不然他怎么会询问自己。
“没错,师父你想的都对,师父你有没有办法?”
见师父反应过来,林宇无奈的询问道。
唉~家人们谁懂啊,抢到了宝物,却没有实力,一点都不敢拿出来。
“你怎么…算了,为师现在也没有信心保证能让它一点气息都不散发出去,要不等我传信回茅山,问问祖师他们。”
九叔也没见过那种宝物,也不敢保证以他现在的实力能百分百确保封锁住那种宝物。
“来不及了,问问真君吧”
现在传信回去,黄花菜都凉了,但林宇也不敢赌九叔的实力,只能把目光投向了真君。
“恭请真君!”
林宇跪坐在真君泥像前,运转着请神法。
九叔也在一旁手掐子午诀,高举过头顶。
只见泥像轻微颤动,证明祂的到来。
“弟子偶然得到一撮息壤,请真君赐法屏蔽这宝物的气息。”
沉浸了几秒,只见一道光芒从泥像的天眼处射出,一道身影也随之显现。
那道身影半虚半实,周身环绕淡金色光晕,眉眼间透着凛然正气,赫然就是真君显化的法相。
林宇与九叔连忙俯身叩拜,九叔手掐的子午诀始终未松,额角已渗出细汗。
林宇见状连忙取出红包里的先天息壤。
刚从红包中取出时,便有一股厚重磅礴的气息骤然散开。
空间仿佛也披上了一层涟漪,水波一样向四周荡开。
那撮息壤不过拇指大小,却泛着温润的土黄色光晕,仿佛凝结了天地初开时的厚重灵气。
眼看这股气息就要扩散,真君法相眸光微凝,抬手便对着息壤虚按。
一道淡金色光罩瞬间成形,如倒扣的琉璃碗般将息壤罩在其中,那正向外扩散的厚重气息撞上光罩,便如潮水遇堤般骤然收束,连空间泛起的涟漪都瞬间平复。
“我观你体内已有一仙竹,这息壤你可是也想如那仙竹一般?”
声音似从云端传来,沉稳而清晰。
“真君真是见多识广,确如您所想,弟子斗胆,想效仿收纳五行仙竹之法。”
“借脾腑的土灵底蕴为基,将这息壤纳入脾腑的内府之中,让息壤的先天土气与脾的运化之力相互滋养,既稳妥收纳宝物,也能助弟子稳固自身根基。”
林宇将自己的方法说了出来,对于祂这种层次,隐瞒反而是下策,因为只有告诉祂实情,祂才能想出与之对应的的方法,隐瞒反而会弄巧成拙。
“你倒有几分巧思,脾为‘仓廪之官’,承托这先天息壤确是合适。”
“只是息壤乃先天至宝,蕴含的土行之力过于厚重,以你现在的修为直接纳入恐会对脾腑造成负担。”
真君说完沉思了一阵:“吾以法力调和,再由吾的一道法力锁住住息壤,将其化作芥子大小,你方可顺利纳入脾府内府之中,待你以后修为增加这道枷锁自会慢慢解锁。”
“多谢真君”林宇闻言瞬间后怕不已,如果当时直接花费积分,他现在恐怕已经被这息壤给压死了吧。
真君法相微微颔首,抬手对着林宇掌心的息壤虚握。
只见淡金色的法力如流水般倾泻而下,裹住那撮泛着土黄光晕的先天息壤。
原本厚重得几乎要沉坠的息壤,竟在金光中缓缓收缩,黄色的光晕一点点内敛,体积也随之缩小,不过片刻,便化作一颗只有针尖大小、通体莹润的土黄色光点,周遭的厚重土气被金光牢牢锁住,再无半分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