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难断家务事】领域内,气氛诡异。雷公电母如同被按下了“学术辩论”开关,脸红脖子粗地争论着云彩的审美偏好,浑然忘了刚才还要打生打死。
山花一看这招有效,眼珠一转,趁热打铁。她双手叉腰,摆出村里老学究考校学生的架势,又抛出一个问题:
“停!先别争云彩喜欢谁了!我问你们,打雷的时候,为啥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不是你俩配合出问题了?一个手快一个腿慢?”
这问题看似简单,却直指雷部工作的核心流程!
雷公一愣,下意识回答:“废话!光当然比声音快!这是天地至理!”他感觉自己被问了个蠢问题,有点不爽。
电母却立刻抓住了话柄:“听见没?他说我快!这说明我的工作效率更高!引领全局!”
“你那是抢跑!不稳重!”雷公立刻反驳,但话题已经不自觉地从“谁对谁错”转向了“工作流程优化”。
杨树生见状,赶紧发挥【对口相声】的捧哏功底,一本正经地接话:“哦,原来如此。那这时间差,是不是也得讲究个精准配合?好比说书先生的话本和惊堂木,得敲在节骨眼上才行?”他巧妙地把话题引向了“配合默契”的重要性。
山花心领神会,马上又出一题:“那闪电的形状呢?我瞅着有时候像树枝,有时候像蜘蛛网,是不是你心情不好就乱劈叉?心情好就画朵花?”
电母被问得一呆,低头看了看自己的电光镜,下意识辩解:“胡……胡说!闪电形状是根据云层电荷分布自然形成的!跟心情有什么关系!”但她语气里却少了几分委屈,多了几分专业解释的意味。
“就是!我们这是严谨的工作!你以为画画呢?”雷公也梗着脖子帮腔,突然觉得和电母成了“专业权威”的同一战线,对抗外面这个“不懂行”的凡人。
“严谨?”山花眉毛一挑,使出了杀手锏,“那我咋听说,上次劈那个千年树妖,一道雷歪到十里外的池塘里,把土地公养的锦鲤都电翻白了?这算严谨还是手滑?”
“那……那是……”雷公脸一红,那次确实是他判断云层移动有误,失手了。他偷偷瞟了电母一眼,发现电母也正看着他,眼神里居然没有嘲讽,而是……一种“你也知道丢人了?”的微妙共鸣。
杨树生适时地温和补刀:“看来即便是正神,工作中也难免有疏漏。若能互相提醒,查漏补缺,或许能减少此类失误?”他这话说得诚恳,毫无指责之意,反而像是在建言献策。
领域之内,画风彻底变了。雷公电母不再互相咆哮,而是开始就“如何更精准判断云层电荷”、“如何优化雷光同步率以减少误差”甚至“上次失误的客观原因分析”等话题,展开了一场带着火药味但终究是建设性的“业务研讨会”。虽然偶尔还会习惯性地互相呛声,但核心矛盾已然转移。
他们的怒火,被这一连串看似无厘头、实则暗含逻辑(歪理)的问题搅得七零八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带入陌生赛道的迷惑和不得不思考的专注。吵架的劲头,就这么被悄无声息地卸掉了。
山花看着陷入“学术沉思”的两位正神,得意地冲杨树生挤挤眼,用口型无声地说:“瞧见没?知识就是力量!哪怕是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