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交接尘埃落定,许氏家族的权柄与责任平稳过渡,木冰清也在新的岗位上开始了她的征程。当“新纪元合作组织”的运作逐渐步入正轨,各项事务在庞大的官僚体系和专业团队支撑下有序推进时,许木和木冰媚终于得以从日理万机的漩涡中,暂时抽身。
他们没有选择前往任何国际都市或度假胜地,而是不约而同地,再次回到了那个一切的起点——黄河之滨的望河碛。
如今的望河碛,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默默无闻、仅存于地方志中的古老渡口。随着“木许基金会”早期对黄河文化的挖掘与保护,尤其是许木和木冰媚在全球范围内声名鹊起后,这里已被建设成为一个集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学术研究与精神追寻于一体的世界级文化圣地。
古老的渡口遗迹被精心保护起来,旁边建立了宏大的“黄河文明博物馆”,馆内不仅陈列着从仰韶文化到明清河工的浩瀚历史,更以先进的科技手段,生动展现了“木许基金会”早期复原“黄河记忆”的艰辛历程,以及许木和木冰媚从黄河边走向世界,守护文明火种的传奇故事。
沿岸的滩涂湿地得到了彻底修复,芦苇荡漾,水鸟翩跹,成为了观察黄河生态变迁的活态课堂。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游客、以及寻求精神启迪的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感受着母亲河的脉搏,追寻着那对“持火者”夫妇的足迹。
木冰媚独自一人,漫步在熟悉的黄河堤岸上。秋风送爽,河水汤汤,奔流不息的声音与千百年前并无二致,却仿佛吟唱着一曲全新的歌谣。她看着岸边那些静坐冥想的修行者、写生的艺术家、以及带着孩子来了解历史的父母,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平静与力量。
她走到那棵曾经与许木并肩而立、眺望大河的古柏下,伸手抚摸着粗糙的树皮,往事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初遇时的探究与好奇,并肩守护“黄河记忆”时的坚定,面对范德比尔特家族压力时的相互扶持,深海深渊中的生死与共,直至最终在文明存亡关头的心意交融……
这一路,惊心动魄,波澜壮阔。他们从守护一段河流的记忆,到守护一个文明的未来;从懵懂的探索者,成长为引领方向的持火者。
“回来了。”许木温和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他处理完几件紧急公务,也赶了过来。
木冰媚没有回头,依旧望着奔流的河水,轻声道:“嗯,回来了。这里好像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许木走到她身边,与她并肩而立,同样望向大河:“变的,是我们,是这个世界。不变的,是这黄河水,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的精神,还有……”他侧过头,深深地看着她,“……我们守护的初心。”
是啊,初心。木冰媚在心中默念。无论他们走到了多高的位置,肩负了多重的责任,最初那份对文明的敬畏,对生命的关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从未改变。这黄河水,这片土地,就是他们初心的锚点。
“阿木,”她轻声问,“你说,我们选择的这条路,真的能带领人类避开上古文明的覆辙吗?”
许木沉默了片刻,缓缓道:“没有绝对的保证。‘归墟’的馈赠是地图和指南针,但路终究要自己走。诱惑永远不会消失,挑战也会以新的形式出现。但至少,我们指出了方向,建立了护栏,点燃了火种。只要这初心不灭,这黄河水还在流淌,文明的歌谣就不会断绝。”
他的话语中,没有了年少时的锐气逼人,多了份历尽千帆后的沉稳与通透。
木冰媚依偎在他肩上,感受着那份令人安心的温暖与坚定。所有的疲惫、所有的压力,在这黄河风的吹拂下,在这亘古不变的流水声中,渐渐消散。她不再去思考遥远的未来和沉重的责任,只是沉浸在这份难得的宁静与归属感中。
她知道,短暂的休憩之后,他们又将返回北京,返回那个引领世界变革的中心,去面对无数的会议、谈判、决策与挑战。前路依旧漫长,暗流或许仍在涌动。
但此刻,站在黄河边,听着那首由亘古流淌的河水与新时代希望交织而成的“黄河新歌”,她的心中充满了平静与力量。
这力量,源于脚下深厚的土地,源于身边坚实的臂膀,更源于那份从未改变的、对文明最深沉的爱与责任。
黄河水,奔流到海不复回。而文明的征程,亦将如此,一往无前。
---
第99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