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行动以国家意志推动,效率惊人,大部分机构和传承者都选择了配合。或出于家国大义,或慑于国家机器的力量,海量的典籍、拓片、影像资料如同百川归海,源源不断地汇入不周山基地的“琅嬛阁”数据库。然而,泱泱华夏,藏龙卧虎,总有一些隐于尘世之外的传承,秉持着古老的规矩,对外界保持着深深的警惕。
这一日,一份来自蜀中某地的加密报告,摆在了“溯源”行动前线指挥部的案头。报告由负责西南片区民间传承走访的第三小组提交,组长是龙牙一名后天八层的资深队员,代号“山魈”。
报告内容让指挥部微微皱起了眉头:
蜀南边缘,云雾山深处,疑似存在一隐世传承,当地有“剑仙”传说流传。据无人机远程扫描及能量残留分析,该区域存在微弱但极其精纯的锐金之气,非同寻常。
小组以“大学民俗研究所”学者身份,在向导带领下,历经艰险找到一处位于悬崖绝壁间的古老山庄——听剑山庄。庄门紧闭,叩门许久,方有一老仆隔门应答,言明山庄世代隐居,不与外界往来,更无什么典籍可供“研究”。
小组队员李锐,凭借武者直觉,感应到山庄内部一道一闪而逝的、凌厉无匹的剑意,心中震撼,试图以自身气机稍作感应。不料庄内瞬间爆发出一股更强的剑意,如同无形之剑隔空刺来!李锐如遭重击,闷哼一声,连退三步,脸色煞白,神识受创,虽无大碍,但需静养数日。老仆冰冷的声音随后传出:“再敢窥探,废你修为!”
小组不敢硬闯,暂时退至山下待命。确认对方存在真正的、拥有攻击性精神意志的修行者,实力深不可测,态度坚决,拒绝沟通。
“听剑山庄……剑意……” 周教授看着报告,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凝重交织的光芒,“果然还有潜藏的高人!这种直接作用于精神的剑意,是能量与意志的高度结合,对我们研究精神攻击和能量塑形极具价值!”
王部长则是眉头紧锁:“硬来肯定不行,且不说可能造成伤亡,违背了我们‘抢救保护’的初衷,更容易激化矛盾。但若是就此放弃,不仅损失一个重要的研究样本,也可能传递错误信号,让其他隐世传承群起效仿。”
问题被迅速上报给了陈远。
陈远此刻正在“琅嬛阁”核心分析室,神识沉浸在海量数据中,捕捉着那些蕴含道韵的碎片。接到消息,他缓缓退出那种玄妙的检索状态。
“蜀山剑痕……有点意思。”他轻声自语,脑海中瞬间闪过数据库里几条关于古蜀地剑仙传说的模糊记载。“对方既然能凝练剑意,伤及神识,其传承必然有其独到之处。强压不可取,但也不能放任自流。”
他略一沉吟,对通讯器那头的王部长和周教授说道:“此事我来处理。既然对方以‘剑’立庄,想必崇尚实力与器量。我亲自去一趟,以同道之礼拜访,或许能打开局面。”
“你亲自去?会不会太冒险?”王部长有些担忧,对方实力不明,陈远又是国之重器。
“无妨。”陈远语气平静,却带着强大的自信,“我自有分寸,正好新悟的一些东西,也需要实战印证。” 他如今筑基后期,识海倍增,五行术法初融,正需要合适的对手来磨砺。这听剑山庄,或许是个不错的试剑石。
陈远没有耽搁。他并未兴师动众,只带了伤势已无大碍的李锐作为向导,以及坚持同行的林静。三人乘坐高速运输机,悄无声息地抵达蜀南。
再次来到云雾缭绕的听剑山庄外,那古朴、紧闭的庄门依旧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近的冷硬气息。
陈远示意李锐和林静留在原地,自己独自上前。他没有敲门,也没有刻意释放气息,只是静静地站在庄门前三丈之处,目光平和地望向那扇紧闭的大门。
然而,在他站定的刹那,山庄内部,某个正在静室中打坐、周身隐隐有剑鸣之声回荡的白发老者,猛地睁开了双眼!眼中精光如电,仿佛穿透了层层墙壁,落在了庄门外那个看似普通的年轻人身上。
“高手!”老者心中凛然。他感觉不到门外之人丝毫的气息外泄,但对方站在那里,就仿佛与周围的山水云雾融为一体,无懈可击!这种返璞归真的境界,远超之前那个不知天高地厚、试图用气机窥探的小辈。
陈远微微一笑,知道对方已经察觉。他并未说话,而是缓缓抬起了右手食指。指尖,一缕混沌色的元炁开始凝聚,并非施展任何攻击术法,而是引动了体内那一丝源自道石、又经五行衍化的“锐金”规则本源之意。
他没有将这股“锐金之意”指向山庄,而是将其高度凝练、压缩,化作一道无形无质、却仿佛能刺破苍穹、斩断规则的“意念之剑”,悄无声息地,向着山庄上空那片虚无之处,轻轻一点!
没有声音,没有光芒。
但在山庄内部,那白发老者以及另外几位核心弟子的感知中,却仿佛听到了一声裂帛般的锐响!一股难以形容的、凌驾于他们毕生所修剑意之上的极致“锋锐”感,如同天外惊鸿,一闪而逝!他们赖以自豪、淬炼多年的剑心,在这股意念面前,竟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丝微不可察的颤栗!
这不是力量的碾压,而是境界与规则层级的绝对差距!
庄门,在沉寂了数分钟后,“吱呀”一声,从里面缓缓打开。
开门的依旧是那个老仆,但他此刻的脸上,再无之前的冰冷与倨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掩饰的震惊与敬畏。他侧身让开通道,对着门外的陈远,深深一揖。
“贵客临门,庄主有请。”
白发老者,听剑山庄当代庄主,已然亲自站在了前庭之中,目光复杂地看着缓步走入的陈远。
陈远拱手,语气平和:“不速之客陈远,冒昧来访,只为问道求真,并无恶意。望能与庄主,交流剑道,共参玄机。”
他没有提“典籍”,没有提“上交”,只言“交流”与“共参”。
庄主看着眼前这个深不可测的年轻人,又回想起刚才那道令他剑心震动的意念,沉默片刻,终是长叹一声:“道友请随我来。山庄陋藏,或有些许前人练剑心得,可供道友一观。只望道友能留一分体面,莫使我听剑一脉,断了传承香火。”
他知道,面对这样的存在,封闭与抗拒已无意义。或许,这同样也是听剑山庄,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重新入世寻道的一个契机。
陈远微笑点头:“庄主放心,文明火种,需众人拾柴。今日之谊,龙牙铭记。”
一场潜在的冲突,消弭于无形。而“琅嬛阁”的藏书架上,不久后,便多了一部名为《听剑札记》的孤本,其中记载的剑意淬炼法门与精神攻伐之术,为龙牙队员,尤其是走金行路线的修炼者,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溯源”行动,在展现了国家的力量与包容的同时,也以这种“以道会友”的方式,逐步瓦解着那些尘封的壁垒,将更多散落的智慧,汇聚到时代的洪流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