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899年8月28日,夜
地点:紫禁城,养心殿东暖阁
列强公使强行闯衙、发出提前武力威胁的消息,如同一记重锤,彻底击碎了清廷最后一丝侥幸。暖阁内,气氛充满压抑,慈禧太后、载漪、刚毅、荣禄、奕匡、徐用仪、许景澄等人再次聚集,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难看。
“洋人……这是真要动手了……”慈禧太后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一种被逼到墙角的狠厉,“哀家给他们脸面了!非要逼得鱼死网破吗?!”
端郡王载漪立刻抓住机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老佛爷!洋人亡我之心不死!今日让步,明日他们就要咱大清的江山了!如今义民百万,同仇敌忾,此乃天意!朱红灯、王德成等皆向朝廷表了忠心,愿为前驱!朝廷若此时退缩,不仅寒了天下义士之心,洋人也绝不会放过皇上和老佛爷您啊!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一搏!”
协办大学士刚毅也激动地附和:“端王爷所言极是!洋人枪炮虽利,然我中华地大物博,人心可用!只要朝廷下定决心,授义民以正统名分,供给粮饷,必能凝聚亿兆民心,将洋人淹死在国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京津城高池深,我军据城而守,义民于城外游击,内外夹击,必能让洋人付出惨痛代价!”
兵部尚书徐用仪和吏部尚书许景澄面色惨白,还想做最后的努力。徐用仪泣谏:“老佛爷!万不可啊!义和团都是乌合之众,岂能依仗?洋人联军乃虎狼之师,一旦开战,京师危矣,社稷危矣!”
许景澄也叩首不止:“老佛爷,此时若能果断镇压拳匪首要,向列强示诚,尚可挽回!若行险招,则宗庙倾覆,只在眼前!请老佛爷三思!”
然而,他们的声音在载漪、刚毅等人的“主战”言论和慈禧那被恐惧与愤怒扭曲的思维面前,显得如此微弱。荣禄深知已无法挽回,他沉默着,心中盘算着如何在这场战争,尽量保全武卫军的骨干和京师的秩序,至少……为日后可能的谈判留点底牌。
慈禧太后猛地将手中的佛珠拍在案上,珠串崩裂,珠子滚落一地。她站起身,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疯狂的光芒:“够了!哀家意已决!洋人既然不给活路,那就拼个你死我活!传旨!”
她一字一顿地下令:
“一、明发上谕,痛斥洋人无礼,表彰义和团民‘忠勇性成,义愤可嘉’ ,着各省督抚 ‘一体知照,多方保护’!”
“二、着端郡王载漪、协办大学士刚毅、庄亲王载勋统率义和团民,授‘虎神营’名号,协同官军,办理京城防务,抵御外侮!”
“三、着军机大臣荣禄,统筹武卫军及各路官军,严守大沽、天津至京师一线,若有洋兵来犯, 坚决还击,勿稍迟疑!”
“四、暂停与各国一切谈判,驱逐其无理之要求!”
这道旨意,等同于清廷正式撕下了最后的面具,公然与义和团合流,并向十一国宣战!徐用仪、许景澄等人瘫软在地,面如死灰,他们知道,大清朝二百多年的基业,已被推到了万丈悬崖的边缘。
---
8月30日,北京,东交民巷,英国公使馆。
十一国公使再次齐聚。收到清廷正式“宣战”的讯息,他们并未感到意外。
英国公使窦纳乐主持会议:“先生们,清国政府已经做出了它的选择。现在,轮到我们了。”
德国公使克林德杀气腾腾:“我建议,立即组织联军,攻占大沽炮台,打通通往天津和北京的道路!让这些野蛮人见识一下现代战争的威力!”
法国公使毕盛表示同意:“必须尽快行动,解救被困的侨民,惩罚暴行!”
俄国公使格尔思则相对冷静地分析了现实困难:“诸位,我完全同意必须采取坚决的军事行动。但是,我们必须正视现实。目前我们在远东地区,尤其是能够立即投入地面作战的部队非常有限。”
试试也正如他所说的,在各国在清国的军队极为有限,未必能有效控制局面。
如:英国:在华北地区可动用的正规陆军不超过2000人,主要分布在香港、上海租界及舰船上。法国:印度支那殖民地可抽调约1500人。德国:在远东只有少量海军陆战队,主力需从欧洲派遣,航程需2-3个月。
俄国:虽然在中东铁路沿线及旅顺有驻军约3万人(基本从蒙古、西伯利亚、新疆等地过来),但需要防备大夏帝国,且主要利益在满洲,直接投入关内作战意愿有限,初期最多能抽调 5000人。
其他各国(意、奥、美等):能立即投入的兵力更少,多为数百人的军队。
美国公使康格总结道:“因此,大规模的联合军事行动,需要时间进行兵力集结和后勤准备。从世界各地调兵,加上协调指挥、物资调配,预计需要至少四到六个月时间,才能组织起一支足以攻克京津的强大远征军。也就是说,大规模的陆上战役,很可能要到1900年春季甚至初夏才能展开。”
各国公使虽然急于报复,但也明白这是现实。最终达成决议:立即命令现有在东亚的军舰和少量陆战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保护租界和侨民集中点;同时,各自火速向国内请求派遣大规模远征军,目标是在1900年春夏之交,发动旨在征服京津、迫使清廷彻底屈服的联合军事行动。
---
9月2日,神都,皇宫御书房。
洪天佑看着安全处送来的关于清廷正式决裂、以及列强兵力集结时间表的密报,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笑意。
“果然还是要打。也好,这浑水,越浑越好。”他对着黄三吩咐道,“清廷自己往火坑里跳,咱们再助他们一臂之力。之前支援的那批武器效果看来不错,让拳民们胆子肥了不少。”
“陛下的意思是?”
“再给他们送一批。”洪天佑淡淡道,“这次,加点‘好东西’。从缴获的俄军仓库里,挑一批莫辛-纳甘步枪和子弹,数量还是5000支。再混上几十箱咱们兵工厂‘淘汰’下来的手榴弹(仿制德军m24木柄手榴弹的早期实验品,性能不稳定,但威力尚可)。还是老规矩,交给王德成、朱红灯那些敢打敢冲的。”
黄三心领神会。再支援5000支莫辛-纳甘步枪,更能激发拳民的狂热和战斗力;而那批手榴弹,也能给列强军队造成更大的伤亡,进一步加剧混乱。
“臣明白。这就去安排,尽快送到他们手上。”
洪天佑点点头:“就让他们好好打,多消耗点列强的力量。等他们血流得差不多了,就该我们上场,去收拾残局,拿走我们该拿的东西了。”
大夏的暗手再次落下,北方的战火虽未燃起,但可以预计未来其惨烈程度,必然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