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继宗、侯孝康、柳芳、卫俊、王子腾五人同时出列,高声 ** 。
紧接着——
“请陛下向贾家致歉!”
元丛勋贵一脉紧随其后,平西侯府一等伯吴世璠、晋侯府一等伯李晟、苍水伯府一等子张蛱、延平伯府一等子郑克爽、宁南伯府一等子左平、靖南伯府一等子黄盛、兴平伯府一等子高子磬、东平伯府一等子刘震齐声附和。
“请陛下向贾家致歉!”
文官集团与忠顺亲王党羽亦纷纷响应。
唯有新立的帝党——襄阳侯戚建辉、平原侯蒋子宁等人沉默不语。
满朝目光汇聚于雍熙帝身上,他心中恨极贾玚,此刻进退两难。若向贾家低头, ** 威严何存?
“圣旨到!”
尖利的嗓音骤然打破殿内僵局。
众臣循声望去,见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手持圣旨踏入,身旁还捧着虎符与印信。
“太上皇旨意!”
戴权无视雍熙帝,朗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贾家贾玚,忠勇无双,孝义双全,战功彪炳,实乃大乾栋梁,群臣楷模。”
此言一出,百官面色古怪。
骁勇善战尚可,但“忠君体国”“群臣楷模”之誉,未免荒诞。
当殿诛杀三品 ** ,胁迫天子,岂配为表率?
“今率军全歼女真二十万,拓疆数百里,收复辽南,救民二百四十万,功在千秋。”
“特晋封秦国公,授一品大都督,统京军十万,钦此!”
“秦国公,接旨吧。”
戴权看向贾玚,语气和缓。
“臣,谢主隆恩。”
贾玚上前接过圣旨,同时获授从一品中军都督、前军都督、后军都督、顺天参将及正二品应天参将的诰命文书与虎符印信。
殿内骤然哗然!
群臣皆露震惊之色。
贾玚本为一等虎贲侯,凭辽东战功晋爵国公,原在情理之中。
他偏偏获封秦国公,这就截然不同了。
字的分量,足以震慑天下。
自汉朝起,能以为封号者寥寥无几,唐秦王李世民、宋秦王赵德芳皆是青史留名的人物。
尤其是李世民,以秦王之尊兼任天策大将军,最终登基为唐太宗。
如今贾玚以秦国公之身统领一品大都督,执掌十万京军,何其相似。
呼——
雍熙帝面色铁青,呼吸愈发沉重。
太上皇这道圣旨彻底粉碎了他的谋划。
十万征东军尽数并入京营,落入开国一脉掌控。
开国一脉另有两人分任从一品顺天参将、正二品应天参将,在神京与金陵各统两万五千兵马。
转眼间,开国一脉仅存的九人悉数位极人臣,跻身朝堂之巅。
散朝!
雍熙帝憋闷至极,未等话毕便拂袖离去。
百官面面相觑。
新晋秦国公贾玚率先迈出金銮殿,牛继宗等人紧随其后。
文武官员相继退朝。
殿前血迹未干,映在众人眼中格外刺目。
襄阳侯戚建辉、平原侯蒋子宁等人更是面露苦涩,无言以对。
……
荣国府,荣禧堂。
天色未明,贾敬已带人抵达西府,唤醒了贾政、贾赦。
两府主子齐聚堂中,不少人犹带倦意。
敬哥儿,这是?
贾母揉着惺忪睡眼问道。
她年近七旬,这般早起实在难熬。
叔母。
惊扰您安眠确是我的过错。
只是今日特来报喜,不得不为。此刻朝会想必已散。
贾敬温声解释。
???
满堂贾家人皆露困惑。
喜事与大朝会有何关联?莫非贾玚又得封赏?
老太太,大爷、二爷、敬大爷!
荣府管家赖大气喘吁吁奔入:东府玚二爷晋封国公了!390
什么?
满座皆惊。
此话当真?
贾母浑浊的双眼骤然清明,死死盯着赖大。
千真万确。
宫中传来喜讯,太上皇钦封贾玚为秦国公,加封一品大都督,统领十万京畿禁军。
赖大急匆匆将这道旨意禀报众人。
厅内众人如梦初醒,贾玚果真受封国公之位。
满堂宾客神色各异:林黛玉与三春姐妹喜上眉梢,贾环等小辈眼中尽是仰慕;贾琏、凤姐、贾蓉、秦可卿惊叹不已,贾珍、贾赦坐立难安,唯独贾政神色如常。
好!好!好!
我贾氏门楣数十载,终又出一位国公。一门三公爵,何等荣耀。
速开中门,燃放 ** ,定要让整条宁荣街都沾沾喜气,恭迎国公爷回府。
凤丫头,快去备宴,玚哥儿下朝定要饿了。
贾母喜不自胜,连声吩咐道。
老祖宗放心,我这就去张罗。
王熙凤忙不迭下去安排。
满堂喜气萦绕,连端坐上首的贾敬也不住捋须含笑。
——————
皇城一道圣旨震动神京。
虎贲侯晋封世袭罔替的秦国公,这份殊荣令满朝震动。
街头巷尾皆在议论此事,百姓们更是奔走相告,二字已成战神代名词。
宁荣街上 ** 售罄,处处火树银花。
马蹄声嘚嘚作响,贾玚在霸王铁骑护卫下缓辔而行,不时向道旁百姓颔首致意。若非贾府家丁严守街道两侧,狂热的人群早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二爷回府了,快!
荣国府正门前,仆役们慌忙点燃迎宾 ** 。
贾玚入府后径往荣禧堂行去。
哎哟喂——
国公爷可算来了!
凤姐在堂前瞧见贾玚,笑吟吟挽住他手臂往内引。贾玚只觉臂膀处传来温软触感,不由心头微漾。
二人步入荣禧堂时,满座目光皆聚焦在这位新晋国公身上。
虽仍是蟒袍玉带的装束,此刻却衬得他气度非凡,隐隐透着睥睨天下的威仪。
十六岁封公,史册未载;一门三公爵,更是旷古烁今。这般荣宠,任谁都无法等闲视之。
好!当真是好!
“老身万万没想到玚哥儿竟这般出色。”
“先宁国公、荣国公和夫君在九泉之下定会欣慰。”
贾母颤抖着站起身,凝视贾玚,激动地说道。
“我儿不负祖辈期望,光耀门楣,为父甚感欣慰。”
贾敬同样激动不已,险些揪断自己的胡须。
因贾玚在殿前接旨,封赏的圣旨未至宁国府宣读。
但雍熙帝追封贾玚生母为一品诰命夫人,赐贾敬一品俸禄的圣旨已到。
府中众人无不眼红羡慕。
贾敬毕生所求,幼子轻易获得,怎能不激动?
“贾家有玚哥儿,何愁不兴?”
贾政也欣喜地说道。
他一生渴望金榜题名,却被贾代善安排得明明白白;望子成龙,贾珠早逝,贾宝玉顽劣难成器,本以为此生无望。
谁知堂侄贾玚送他一场富贵,西山书院建成,北方第一书院之名足以青史留芳。
且孙儿贾兰、庶子贾环受贾玚栽培,前途无量。
至于王夫人之事,贾政反倒感激贾玚除害。
他对贾玚的感激,不亚于贾敬的父子之情。
一旁的贾赦却如鲠在喉,又羡又妒。
贾玚屡次驳大房颜面,早已让他不满。
如今见贾敬这宁国府衰败之源,出家多年的幼子竟封国公。
再看自己儿子,贾琏畏妻如虎,软弱无能;庶子贾琮虽渐长进,却疏远于他。
两相对比,贾赦才是真正的悲剧。
“十六岁的国公爷啊!”
贾府女眷们眼中异彩连连。
林黛玉眸光盈盈,薛宝钗虽初来乍到,对贾玚的好感却不输黛玉。
二人的目光始终追随着那蟒服玉带的英武少年。
人群中,史湘云睁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贾玚。
她出身史府三房,父母早逝,寄居保龄侯府,生活艰难。
在史府时,便听闻宁国府有位少年,自幼丧母,父不教养,却文武双全,十六岁上阵杀敌,封虎贲侯。
谁知她刚入贾府,初见贾玚,他已是国公爷了。
“父亲。”
“我不辱使命,回来了。”
贾玚在人群中一眼望见贾敬,郑重其事地说道。
“好。”
贾敬眼中噙着泪水,心中已有计较。
贾珍突然上前道:“二弟如今贵为国公,再住东院恐不合适。不如搬去宁安堂如何?”
众人闻言皆惊。
贾母、贾赦、贾政、邢夫人、尤氏等人的目光齐刷刷投向贾玚。
宁安堂乃宁国府正堂,若让贾玚入住,无异于将宁国府拱手相让。
众人再看贾珍,只见他表面诚恳,眼底却暗藏阴霾。
这般当众提议,分明不是真心相让,而是在逼贾玚拒绝。
贾玚轻笑一声,淡然道:“大哥美意心领了。宁安堂之事不必再提。我已命人收拾东院物件,稍后便搬离府邸。”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贾珍慌忙道:“二弟何至于此?”
若贾玚今日离府,宁国府与贾家颜面何存?他这嫡子必遭世人唾骂。
“蠢材!整日只会耍这些小心思,还不退下!”
贾敬厉声呵斥,贾珍只得灰溜溜退到贾琏身旁。
“敬哥儿,这是何意?”
贾母满脸疑惑。
从贾玚所言到贾敬反应,显然此事贾敬早已知晓。
众人皆困惑不解:为何贾玚突然要离府?
贾敬叹道:“叔母,玚哥儿既封秦国公,岂能再居府中?自然该去他的国公府。”
“原来如此,倒是老身糊涂了。”
贾母顿时明白过来。
宁国公怎会与旁人同住一府,这不合规矩。
依照朝廷礼制,国公府门前可立十二对戟,可养五百亲兵。
老太太,父亲,各位。
太上皇已封我为秦国公,任一品大都督。
今后将入住秦国公府,就是原先的廉亲王府。
嫂嫂和姐妹们得空可来府里坐坐。
贾玚环视众人,含笑说道。
有二弟这句话,我们可要天天来叨扰了。王熙凤爽朗笑道,我还没见过亲王府邸呢。
正是这个理儿。
尤氏、李纨、秦可卿纷纷笑着应和。
她们虽不像王熙凤这般直爽,但对秦国公府也充满好奇。
玚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