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渊之眼”本身就是一道天然的、几乎无法逾越的屏障。任何试图直接跃迁进入其内部的场试,都可能被狂暴的引力撕碎或被空间裂缝吞噬。蜥蜴族更是利用这种环境,在“死亡帷幕”中构建了复杂的生物感应网络和自动防御节点,任何未经识别的物体闯入都会遭到毁灭性打击。
这是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硬骨头。强攻的代价,将超乎想象。
王浩并没有急于下令冲锋。他深知,面对如此险恶的防御体系,鲁莽等同于自杀。他命令舰队在安全距离外建立前进观测站,派出所有最先进的隐形侦察单位,不惜代价地对“死亡帷幕”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侦察,寻找可能的安全航道、防御薄弱点以及能量运行规律。
同时,他与苏婉博士为首的科学家团队日夜不休,分析侦察数据,模拟各种进攻方案。这是一场智力与意志的较量,必须在发起总攻前,找到敌人的命门。
经过长达数标准周的紧张侦察和分析,结合对俘虏和残骸的研究,参谋部终于制定出了一个极其大胆且复杂的多阶段进攻方案,代号“深渊斩首”。
第一阶段:“凿壁”行动,目标是强行在“死亡帷幕”上打开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供舰队通过的缺口。
火力准备:集中所有远程火力最强的舰船(特别是共同体的“仲裁者”级和“星河破碎炮”),对准侦察确定的、引力相对稳定且防御节点较为稀疏的“帷幕”区域,进行长时间、高强度的饱和轰击,旨在破坏其局部结构,清除防御节点。
工程突击:在火力掩护下,派出特制的重型工程舰,在预定区域快速部署大型“空间稳定力场发生器”,暂时固化一片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成一条不稳定的临时通道。
代价:此阶段必然暴露在敌军远程火力和“帷幕”自身环境威胁下,预计将承受重大损失。
第二阶段:“点睛”行动,一旦通道打开,立即执行。
高速突入:由最精锐、机动性最高的舰船组成“斩首特遣队”(以王浩的“启明星”号为核心),以最快速度通过临时通道,直扑蜥蜴族母巢行星。
目标:并非与敌方舰队纠缠,而是利用精准的火力和特种部队,直接攻击并摧毁行星地表的“主巢心智”(推测存在的蜥蜴族最高指挥中枢)和核心繁殖设施。一旦“大脑”被毁,整个蜥蜴族防御体系将陷入混乱。
风险:特遣队将深入虎穴,孤立无援,面临敌方全部留守兵力的围剿,九死一生。
第三阶段:主力清剿,在“点睛”行动成功后,主力舰队通过巩固的通道大举进入,清剿残余敌军,彻底占领星系。
这是一个将奇袭与强攻、技术与勇气结合到极致的计划,成功与否,系于“凿壁”的坚决与“点睛”的精准。
总攻日到来。联合远征军所有舰船进入最高战备状态。庞大的舰队在“死亡帷幕”外展开,肃杀之气弥漫星空。
“ ‘凿壁’行动,开始!”王浩一声令下。
刹那间,数十艘超级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主炮齐齐怒吼,毁灭性的能量洪流划破黑暗,狠狠地撞击在遥远的那片扭曲的空间帷幕上。爆炸的光芒如同超新星爆发,照亮了整片星域。
“死亡帷幕”被激怒了!引力乱流加剧,辐射风暴喷涌,隐藏在其中的蜥蜴族自动防御平台也纷纷开火,密集的生物能量束射向联军舰队。
“护盾全开!保持火力输出!工程舰队准备!”战场指挥频道里,命令声、报告声、警报声响成一片。联军舰队的阵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断有舰船被防御平台击中或被突如其来的空间裂缝撕裂,化作星海中的烟火。
但联军将士们死战不退。火力持续倾泻,一点点地削弱着帷幕的防御。就在这时,蜥蜴族的留守舰队终于出动,从帷幕内冲出,试图干扰“凿壁”行动。惨烈的外围阻击战随即爆发。
关键时刻,重型工程舰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冒险冲近帷幕,成功部署了多个空间稳定力场。一个不稳定的、旋涡状的通道入口,在硝烟和能量乱流中缓缓形成!
“通道已打开!但极不稳定,预计维持时间有限!”
“代价太大了……”参谋长看着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声音沉重。
“没有退路!”王浩目光坚定,“ ‘点睛’特遣队,跟我上!”
以“启明星”号为旗舰,由最精锐的“曙光-III”和“疾风”突击舰组成的“点睛”特遣队,引擎过载,如同离弦之箭,射向那个刚刚成型、还在不断扭曲震荡的空间通道!
穿越通道的过程如同通过地狱之门。舰体在剧烈的空间震荡中发出呻吟,护盾能量飞速消耗,不时有护航舰被通道边缘崩塌的空间吞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短短几分钟的穿越,却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当特遣队终于冲出通道,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他们成功突入了“深渊之眼”内部!那颗巨大的、布满生物脉络和巢穴结构的母巢行星,就在眼前!而周围,是蜂拥而来的、愤怒的蜥蜴族留守舰队!
“按计划行动!A组负责牵制敌舰队!b组随我突击行星地表!目标,地底主巢心智!”王浩嘶吼着下令, “启明星”号主炮对准行星表面一个巨大的、搏动着的巢穴入口,悍然开火!
特遣队瞬间分兵,在行星轨道上展开了这场决战中最惨烈、最关键的厮杀。突击队不顾一切地向地表突进,而护航舰队则用身躯阻挡着数倍于己的敌人。每一秒都有舰船被击毁,英勇的官兵血洒长空。
“启明星”号承受了最多的火力,护盾崩溃,装甲剥离,但王浩和他的船员们毫无畏惧,战舰如同燃烧的陨石,冲向目标!
“点睛”特遣队的决死突击,取得了决定性的成果!搭载着特种部队的登陆舱,成功突入主巢入口。经过地底深处惨烈无比的短兵相接,联军战士最终定位并引爆了安装在“主巢心智”核心的超高能炸药!
惊天动地的爆炸从行星内部传来!整个母巢行星表面的生物结构瞬间失去光泽,变得死寂。环绕行星的蜥蜴族舰队也如同被抽走了灵魂,攻击变得杂乱无章,甚至开始相互碰撞。
“主巢心智已被摧毁!”通讯频道传来地面部队嘶哑而兴奋的报告。
“主力舰队!全线进攻!”王浩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战机,向通道外的联军主力发出了总攻命令!
失去了统一指挥的蜥蜴族舰队,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联军主力舰队通过坚固的通道汹涌而入,以摧枯拉朽之势,清扫着残余的敌人。
王浩的“启明星”号,拖着浓烟和火焰,静静地悬浮在已无声息的母巢行星轨道上。舷窗外,是联军舰队清理战场的炮火光芒,如同胜利的礼花。
母巢行星的沉寂,标志着蜥蜴族有组织抵抗的终结。然而,胜利的曙光下,弥漫的不仅是喜悦,还有战争留下的沉重创伤。联合远征军的舰队在彻底肃清“深渊之眼”星系内残敌后,并未立刻踏上归途。
首要任务是稳定局势。工程舰队开始忙碌起来,在星系外围相对稳定的区域建立临时监测站和警戒哨所,防止任何可能的漏网之鱼或未知威胁。科研舰队则在严密的护卫下,对那颗死寂的母巢行星进行有限度的、高度谨慎的勘探,旨在确认威胁被彻底根除,并收集可能存在的、关于蜥蜴族起源和最终生物科技的宝贵数据(尽管苏婉博士强调,这部分研究必须在最严格的伦理和安全规范下进行)。
战场上,漂浮着无数联军和蜥蜴族舰船的残骸。搜救队伍穿梭其间,尽全力寻找可能存在的幸存者,尽管希望渺茫。阵亡将士的遗体被尽可能回收、识别,准备带回故土安葬。每一艘伤痕累累的归舰,都记录着这场战争的惨烈与牺牲的沉重。
王浩在初步稳定的“启明星”号上,主持了简短的战场善后会议。他下令对在最终决战中表现英勇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记录,并特别追授在“点睛”行动中牺牲的将士最高荣誉。胜利是集体之功,但英雄的名字不应被遗忘。
在确认“深渊之眼”星系威胁基本解除,并留下必要的留守部队后,庞大的联合远征军主力舰队,终于调整航向,踏上了返回“坚岩”星基地的漫漫归途。
与出征时的肃杀和决绝不同,返航的舰队虽然依旧阵容浩大,却笼罩着一种复杂的气氛。有胜利的豪情,有劫后余生的庆幸,但更多的是对逝去战友的哀思和战争创伤的沉痛。许多舰船依旧带着战斗的伤痕,如同身披荣誉勋章的勇士,沉默地航行在星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