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静室。
麻黄同样躺在寒玉床上,身上的血痂已被清理,换上了干净的衣物。数名墨云峰派系的丹师正装模作样地为他检查伤势,神识一遍遍扫过他看似破败不堪的肉身和那“微弱混乱”的丹田气息,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与满意。
“经脉寸断,丹田气海近乎枯竭,伪真元散乱不堪…啧啧,能活下来已是奇迹,修为…怕是保不住了。”
“神魂倒是古怪,看似虚弱,核心却异常稳固…应是空青玉髓的功劳。可惜,肉身与丹田是根本,神魂再稳也是无根之木。”
“根基已毁,道途断绝。可惜了那雷纹青禾的培育之法,也随青木营化为灰烬了。”
丹师们低声交谈着,下了定论:一个侥幸活下来的废人。
他们没注意到,当他们的神识扫过那三十六颗黯淡的伪灵根种子时,种子表面那些细微的暗金纹路(空间碎片)、紫色电弧(雷霆碎片)、土黄光泽(厚土碎片)…极其隐晦地闪烁了一下。
更没有注意到,麻黄那紧闭的眼皮下,眼球在微微转动。他的主魂,在空青玉髓的持续滋养下,早已稳固下来,甚至比受伤前更加凝练坚韧!此刻,他的意识正沉浸在一个外人无法窥探的世界里:
* 丹田深处,三十六颗伪灵根种子如同饥饿的饕餮,在空青玉髓的温养和麻黄意志的引导下,正以极其缓慢却无比坚定的速度,吞噬、解析、融合着体内残留的最后一点法则碎片!每一次融合,都让种子内部的混沌世界清晰一分,形态更加奇异。
* 《万化归元》的奥义在心间流淌,结合吞噬法则碎片的过程,无数关于空间、湮灭、生命转化、能量重组的灵感火花在碰撞!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可控的“归元”模型,正在废墟之上重建!
* 青木营废墟的景象,王虫的威压,墨长老的偷袭…如同最清晰的烙印,刻在灵魂深处。愤怒?有。但更多的,是冰冷到极致的计算与推演——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包括这“废人”的身份),如何更快地恢复力量,如何…报复!
蕴神峰的灵雾静静流淌。
静室内,被判定为“废棋”的少年,如同蛰伏在深渊的凶兽,舔舐着伤口,消化着掠夺来的“法则资粮”,等待着…破茧重生的那一刻。他的“研究”,从未停止,只是在更深的暗处,以更疯狂的方式继续着。青木营的毁灭不是终点,而是他真正踏入力量深渊的…血腥起点。
蕴神峰静室内,灵雾氤氲,药香弥漫。寒玉床上,麻黄如同沉眠,呼吸微弱绵长。几名墨云峰派系的丹师例行公事般探查后,留下几瓶聊胜于无的固本培元丹药,便带着毫不掩饰的轻蔑离去。在他们眼中,这个丹田枯竭、经脉寸断、神魂虽稳却无根可依的少年,已然是颗彻底废弃的棋子,唯一的“价值”或许就是作为墨长老监控木婉清恢复状况的“锚点”。
静室重归沉寂。
当最后一缕探查的神识彻底消失在门外,麻黄那看似毫无生机的眼皮下,冰冷的金芒一闪而逝。
主魂深处,一片前所未有的清明。空青玉髓的滋养如同最精纯的琼浆,不仅修复了燃烧的创伤,更将他的灵魂本源淬炼得更加凝练、坚韧,感知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能清晰地“内视”到自身每一处细微的损伤,也能更敏锐地捕捉到丹田内那场无声却惊心动魄的蜕变盛宴。
三十六颗伪灵根种子,已不复最初的翠绿藤种形态。
它们如同三十六颗形态各异、包裹在混沌光茧中的奇异胚胎,悬浮在近乎干涸的丹田气海核心。
* **种子一:** 表面密布着细碎的暗金色裂痕,如同破碎的琉璃,内部却隐隐有空间涟漪荡漾,不断吞噬着周围散逸的、源自王虫晶核的空间湮灭碎片。每一次吞噬,裂痕便愈合一丝,形态向着一颗微型的、不断生灭的“空间泡”转变。
* **种子二:** 通体跳跃着细密的紫色电弧,内部仿佛蕴藏着一片微缩的雷云风暴,正贪婪地吸纳着献祭雷爆后残留的雷霆法则残渣。电弧的颜色,由淡紫向着深邃的暗紫演变。
* **种子三:** 外壳厚重如大地,流转着土黄色的光晕,不断将散落的厚土稳固法则碎片吸附、融入,形态愈发凝实,散发出不动如山的韵味。
* **更多的种子:** 则在融合中呈现出更加混沌、难以定义的形态——有的如同扭曲的藤蔓缠绕着锋锐的金芒;有的像是流淌的翠绿液体包裹着灰败的死气(源自对抗墨长老死爪的残留);有的则干脆化作一团不断旋转、试图糅合所有属性的混沌星云…
**痛苦如影随形。** 法则碎片的冲突与融合,如同在微观层面进行着永不停歇的战争,每一次能量激荡都反馈到麻黄的肉身与灵魂,带来撕裂般的剧痛。但他早已习惯痛苦,甚至将其视为一种淬炼意志、感知法则的“工具”。他的主魂如同最高明的调和者与指挥官,引导着空青玉髓的温润生机精准地抚平最剧烈的冲突点,压制狂暴的反噬,同时以强大的计算力推演着最优的融合路径。
**《万化归元》的奥义在心间流淌。** 归元战傀的诞生与毁灭,如同在他灵魂深处铭刻下了一幅关于“熔炼万法、铸就唯一”的禁忌蓝图。他不再局限于模仿血魔道的“化兵”,而是尝试理解其“归元”的本质——如何将不同属性、甚至互相冲突的法则碎片,如同锻造合金般,强行熔铸成一种更强大、更稳定、更契合自身的新生法则!
“空间为骨…雷霆为血…厚土为甲…金锐为锋…生命为源…死亡为寂…万法…归元…” 意念在识海深处无声推演,一个更加完善、更加可控、也更具潜力的“归元”核心模型正在逐步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