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京的清晨,薄雾尚未完全散去,位于西城的一处不算起眼的院落前,却已排起了不算长的队伍。排在队伍前面的,有穿着绸衫的商人,有戴着方巾的士子,甚至还有几个识文断字、替主家跑腿的帮闲。他们目光都投向那扇刚刚打开的院门,门楣上挂着朴素的匾额——“《京报》报馆”。

门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油墨气味。几名工匠正在巨大的木架前忙碌着,他们将一个个反刻着宋体字的铅活字从字盘里捡出,熟练地排入版框。旁边,一架改良过的以人力驱动的大型印刷机发出有节奏的“哐当”声,将排好的版面压印在源源不断送入的桑皮纸上。印好的纸张被迅速取下,由另一批人进行折叠、装订。

“快!快!今日头版是陛下关于辽东设省、编户齐民的旨意全文!二版有海军南洋舰队在马六甲征税的最新消息!三版是松江大学堂格物科关于新式纺纱机效率的实测数据!副刊……副刊还是连载那篇《西湖问对录》的辩难部分,读者催得紧!”一个看似管事的中年人穿梭其间,声音嘶哑地催促着,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红光。

这里是《京报》的印刷作坊,也是大明帝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面向公众、定期出版发行的官方背景报纸的诞生地。它脱胎于旧有的邸报系统,但内容早已超越了单纯抄传谕旨、奏章的范畴,涵盖了政令发布、军事捷报、海事商情、格物新知,甚至开始有限度地引入一些经过筛选的、引发广泛关注的思想论战文章。

很快,带着新鲜油墨味道的《京报》被报童们抱着,像出巢的麻雀般冲向北京城的各个角落。“看报!看报!最新《京报》!陛下定策辽东永固!南洋舰队威震海峡!”清脆的童音在街巷间回荡。

一个茶楼里,几位茶客放下手中的盖碗,争相购买刚送来的报纸。一人迅速翻到头版,朗声读起皇帝的旨意,周围茶客纷纷侧耳倾听,不时发出“陛下圣明”、“辽东总算太平了”的感叹。另一人则抢过第二版,看着上面关于海军在马六甲征税的报道,以及附带的、略显粗糙的“破浪级”战舰木刻版画,激动地拍着大腿:“好!早就该让那些红毛夷知道知道,这海上的规矩,该由谁来定了!”

而在江南,影响力更大的《海事商情》报馆,气氛则更为开放甚至有些激进。这家由松江府几家大海商联合出资创办的报纸,因其消息灵通(尤其海外信息)、评论大胆而迅速风靡东南沿海。

它的头版头条,常常是某条新航线的开辟、某种南洋特产的价格波动,或是与欧洲商船贸易摩擦的最新进展。而在其副刊和评论版块,则俨然成了新思想传播的前沿阵地。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在西湖畔的辩论被详细记录刊载,引发巨大反响;一些匿名的、探讨“商贾地位”、“专利保护与工匠权益”甚至委婉议论“君民共治”可能性的文章也时有出现,虽用语隐晦,却足以在士商阶层中掀起思想的波澜。

“看这《海事商情》所言,‘商亦能通有无、活经济、增国帑,岂可轻贱?’此言大合吾心!”一个苏州绸缎商在同业聚会中,扬着手中的报纸,颇为自得。

“还有这篇,论及《专利法》乃鼓励创新之基石,若无此法,我等投入巨资改良机械,转眼便被人仿去,谁还愿锐意进取?”另一位工坊主深以为然。

报纸的兴起,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改变着信息传递的方式,也重塑着舆论的形态。

在天津港,一艘即将启航前往马六甲的商船船长,仔细阅读着《京报》上关于海峡征税细则的官方通告,以及《海事商情》分析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可能采取的应对策略,心中对此次航行的风险与收益有了更清晰的盘算。

在广州,一个准备北上参加科举的举子,在客栈里翻阅着近期报纸上关于“新学”、“旧学”的论战文章,以及那些来自格物院关于天文、地理的新知,只觉得眼界大开,原本笃信的“圣贤书外再无学问”的信念,第一次产生了动摇。

甚至在遥远的澳洲新金陵镇,当一艘补给船带来几个月前的旧报纸时,沈廷扬和那些开拓者们也能通过这些纸张,感受到万里之外帝国的脉搏与呼吸,缓解那难以排遣的孤寂与乡愁。

然而,这股新生的力量,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忧虑。

紫禁城,乾清宫。朱由检的御案上,并排放着最新一期的《京报》和《海事商情》。他刚刚仔细阅读了《京报》上关于辽东政策的正面报道,也看完了《海事商情》副刊上那篇言辞犀利、质疑某些地方官员借推行新政之名盘剥商民的评论文章。

侍立一旁的司礼监太监小心翼翼地说道:“皇爷,这《海事商情》近来言辞是愈发大胆了,竟敢非议地方官员……还有那《西湖问对录》的言论,奴婢听着都有些心惊胆战。长此以往,恐生事端啊。是否……让东厂或者锦衣卫……”

朱由检抬起手,制止了他后面的话。他的目光深邃,手指轻轻敲打着那份《海事商情》。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他缓缓道,“报纸此物,如同双刃之剑。用之得当,可宣谕政令,开启民智,通上下之情,甚至监督吏治,于国大有裨益。若一味堵塞,则暗流汹涌,反噬更烈。”

他深知舆论的力量。在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他见识过信息闭塞带来的决策失误和民情壅塞。在这个时空,他推动工业革命,开启大航海时代,必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信息传播和思想准备。

“然,亦不可任其泛滥,惑乱人心,动摇国本。”朱由检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尤其是涉及君权、体制根本,以及可能引发内外纷争的不实之言,必须有所约束。”

他沉吟片刻,做出了决断。

“传旨内阁,”朱由检沉声道,“着礼部、刑部、都察院及通政使司,会同议定《出版管理条例》。明确报纸、书籍等出版之物,其创办、发行需经官府核准。内容不得诽谤君上,不得妄议朝政核心,不得泄露军国机密,不得煽动民变,不得传播淫秽邪说。违者,视情节轻重,予以罚银、停刊、查封,乃至追究主笔、东家之罪责。”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令皇城司加强对各报馆背景、资金往来及主要撰稿人之监控。朕要知晓,这舆论场背后,究竟有哪些势力在涌动。”

皇帝的旨意,迅速转化为行动。不久后,一份初步拟定的《出版管理条例》草案开始在小范围内流传、讨论。它像一把悬停在报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既赋予了其合法地位和一定空间,也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消息传出,几家欢喜几家愁。《京报》作为官方喉舌,自然稳如泰山。《海事商情》的东家和主笔们则聚集在一起,紧急商议对策,既要保住报纸的锐气和销量,又要在即将到来的监管下找到生存之道。一些准备效仿办报的人,则变得更加谨慎。

报纸,这个由新技术(活字印刷改良)、新需求(工商业信息流通)和新思想(经世致用)共同催生的产物,已然在大明帝国登堂入室。它开始以其独特的方式,参与并影响着这个古老国度的政治、经济和思想进程。信息的洪流一旦决口,便再难倒流。如何驾驭这股力量,将成为帝国统治者面临的全新课题。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这穿越成猎户?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穿越大夏秀诗词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李世民:选你当官,你怎么邪修啊大明:朕有双系统,全球霸主!华夏旌旗:全球俯首异世界的大明天下天幕降临:我的短视频惊动了千古天道好长生飞刀圣剑2天幕通古代,播放星穹铁道阿飘有什么可怕?明明都是小可爱五胡烽烟:我的妻妾养成系统寒门状元:我靠历史预判逆袭朝堂大汉燕朝之开局一个啃老男致诚异世召唤之帝王征兵系统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