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柱落地,姜小葵脚踩实地。广场地面还残留着传送阵的余温,她没动,先低头看了看袖口——那块青铜碎片贴在掌心,微微发烫。
还没走几步,一道声音从侧面传来。
“天机阁的?”
她抬头。一个年轻弟子站在不远处,手里捧着一柄铜磬,眉心一点红印像刚滴下的水珠。他语气不坏,但话很直。
“你们不是只会画符摆阵吗?敢不敢来一场法术比拼?”
周围人陆续停下脚步。刚才还在讨论地脉共振的几人也转过头,有人笑出声,有人摇头,更多是等着看热闹。
姜小葵没急着答。她扫了眼对方站的位置,双脚踩在广场青石接缝上,那是昨夜地脉探针插过的地方。这人懂借力。
她点头:“比什么?”
“控水。”那人扬手,指尖轻敲磬身,“我引喷泉之水为形,你用符阵应对。谁先乱了节奏,算输。”
“行。”她退到东侧空地,袖中黄纸抽出一张,右手快速画下一枚微型符箓。笔迹未干,她抬手一掷,符纸落地即燃,四角腾起淡金色光点,连成一方小阵。
围观人群自觉让开圈。
铜磬响起第一声。
广场中央的喷泉应声而动,水柱拔高三尺,瞬间扭成一条游龙,盘旋升空。第二声紧随其后,又是一条水龙腾起。第三声落下,第三道水流如鞭甩出,三龙呈品字形压来。
姜小葵不动。
她闭了下眼,呼吸放慢。昨夜记下的“五脏应和”四字在脑子里转了一圈。音波有节律,水流跟着震,七度递进,像是心跳漏拍前的那一下顿挫。
她左手按住右腕布条,指尖渗出血丝,正好蹭在青铜碎片上。
嗡——
碎片一颤,她足底金纹浮现,顺着先前画符形成的四角牵引阵蔓延开来。她双手结印,低声念:“星轨锁流,偏移三寸。”
地上四光点同时亮起,空中三条水龙轨迹齐齐一歪,擦着她肩头掠过,砸在地上哗啦作响。
有人“咦”了一声。
“有点门道。”持磬弟子眉头一挑,手上却不停。他连续敲击,音调陡升,原本分散的三股水流猛然合流,化作一道高压水刃,旋转如刀轮,直逼姜小葵面门。
她后撤半步,脚下金纹阵基扩大,北斗第三、第五、第七位虚影浮现。她指尖疾点,三枚无形符钉打入阵眼。
空气一凝。
那水刃冲到面前两尺,突然失控,自行打转,接着“砰”地炸开,水花四溅。
“引力错位?”有人低声惊呼,“她怎么做到的?”
持磬弟子脸色变了变。他没想到对方不硬接,反而用阵法制造空间扭曲。但他没停,反而咬牙提速,音阶越拔越高,额头青筋微跳。
水汽开始凝聚。
阳光照在湿气上,折射出七彩光晕。他双手合十,将铜磬置于胸前,最后一击蓄势待发。
姜小葵知道他在干什么。强光致盲,最简单的干扰手段,也是最难防的——因为你不能一直闭眼。
她干脆闭上了。
耳边只剩水流与音波的交错。她回忆昨夜看到的地脉波形图,那种细微的震动频率,和现在空气中的湿度变化竟有重叠。她能“听”到水汽在空气中划出的路径,像一根根看不见的线。
她抬手,弹指。
一道细如发丝的金线射出,精准钉向对方左脚外侧——那是他站立时重心偏移最多的一点,也是昨夜地脉节点所在。
金线入地,微震扩散。
持磬弟子脚下一滑,身形晃动,音律瞬间断档。
他睁眼刹那,发现凝聚的冰镜已经崩裂,阳光直射下来,只照出满地碎水。
全场安静。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脚,又看了看姜小葵那边。她已经睁开眼,额角有汗,右腕布条湿透,血渗得更开了。但她站得稳。
她没说话,只是朝他点了点头。
然后转身,朝传送阵走去。
背后议论声渐渐响起。
“她根本没用多厉害的法术……”
“可每一步都卡在点上。”
“静水压浪啊……”
那弟子站在原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光纹之中。
光柱升起时,姜小葵从本子上撕下一页,快速写下三行字:
“音修怕断节奏。”
“地脉节点可扰平衡。”
“下次教新徒,加一课‘听水’。”
她把纸条折好,塞进袖子。
光纹越来越亮。
就在光芒吞没全身前的最后一瞬,她右眼尾那粒朱砂痣轻轻跳了一下。
她的手指无意识摸了摸锅铲柄。
锅铲在怀里,贴着心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