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之战的余波,在华国有意的引导与北方刻意的低调处理下,并未在明面上掀起更大的波澜。然而,那几声“惊雷”却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其引发的暗流在各方势力内部汹涌激荡,悄然改变着天下的格局与人心向背。
华国境内,新政深化,民心凝聚。
林越借白河大捷之威,顺势将一系列酝酿已久的新政推向深入。
“府兵制”的推行速度加快,更多符合条件的青壮农户被纳入体系,他们在分得田地、获得身份的同时,也承担起了保家卫国的责任,与华国政权形成了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各地讲武堂陆续开设,第一批经过系统培训的基层军官开始充实到各军及府兵中,军队的基层控制力与战术执行力显着提升。
“华元”的流通愈发顺畅,随着官府信用的坚挺和商贸的繁荣,其价值甚至开始向周边地区辐射,一些与华国贸易密切的江东、益州商人,也开始接受并使用“华元”进行结算,无形中提升了华国的经济影响力。
蒙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在各郡县设立,琅琅读书声开始回荡在荆南的山野乡间。尽管教授的内容在守旧士人看来“不伦不类”,但开启民智、培养新民的种子已然播下。
更重要的是,白河一战,先登营以极小代价摧垮数倍之敌的赫赫武功,以及那被刻意模糊、却更显神秘的“神兵”传闻,极大地增强了华国军民的自豪感与归属感。“华国不可轻侮”的信念深入人心,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即便是那些对科举和新政仍有微词的士族,在绝对的实力和日益显现的治理成效面前,也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重新审视这个新兴的政权。
南疆之地,威压与怀柔并施。
祝融夫人面对华国送来的叛军首级和俘虏,以及那份措辞客气却隐含锋芒的战报,心情复杂难言。她深知,经此一役,华国在南疆的强势地位已无可动摇,自己这个“共主”的权威,某种程度上需要倚仗林越的认可。她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俘虏中负隅顽抗的头目,并严令各部不得再生事端,同时,也默认了华国商队和“劝农使”更深入地进入以往难以触及的蛮族腹地。盐、铁、医药、乃至改良的农具种子,伴随着华国的律法观念与文化影响,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进南疆的每一个角落。反抗的代价太过惨痛,而合作带来的利益又如此真切,越来越多的蛮族部落开始从心底接受《华蛮盟约》带来的新秩序。
北方邺城,暗流转为深渊。
曹操对“惊雷”的忌惮与渴望,已达到了顶点。他不再满足于普通的细作渗透,一道道更为隐秘、也更为阴狠的命令从铜雀台深处发出。
一支由江湖奇人、亡命死士组成的特殊队伍,在程昱的亲自掌控下,悄然南下。他们的目标明确:不惜一切代价,潜入华国核心,获取“惊雷”之秘,若事不可为,则进行破坏、刺杀关键人物(如墨衡),延缓华国的发展步伐。
与此同时,针对华国内部的分化瓦解也同步升级。司马懿亲自策划,利用华国士族与寒门之间的矛盾,以及部分蛮族对祝融夫人政策的不满,精心编织了一张挑拨离间的大网。匿名揭帖、伪造书信、散布谣言……种种手段层出不穷,意图在华国内外制造猜忌与混乱。
而在军事层面,夏侯尚部虽暂缓了边境挑衅,却加强了情报收集与战场建设,深挖壕、广积粮,摆出一副长期对峙、伺机而动的架势。曹操甚至密令青、徐水军,加强对沿海的巡逻,试图掐断华国日益重要的海上贸易线。
江东孙权,在摇摆中权衡。
曹操再次遣使,带来的不再是含糊的许诺,而是具体的提议:约定时机,南北夹击,共分华国!孙权心动,却又疑虑重重。华国白河展现出的实力让他心惊,那“惊雷”更是闻所未闻。与曹操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即便成功,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曹操,江东又将何去何从?而华国方面,大乔主导的度支司则加大了与江东的贸易让利,尤其是提供了大量江东急需的防治瘴疠的成药和优质海盐,并“不经意”地透露曹军在边境异动的“消息”。利益与猜忌交织,孙权再次陷入了首鼠两端的困境,只得一边虚与委蛇地应付曹操使者,一边暗中加强自身戒备,同时对与华国的贸易持更加开放的态度,试图两边下注。
零陵核心,洞悉危机,砺刃待发。
外部的暗流汹涌,并未瞒过林越及其掌控下的“靖安司”。王统领亲自坐镇,对内清查力度空前,数起北方细作试图收买工匠、刺探格物院的阴谋被挫败,涉事者及其家族被严厉处置,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对外,华国也加强了情报收集,曹操派出的特殊队伍甫一入境,便已落入监控之中。
“曹操这是要狗急跳墙了。”林越看着靖安司的密报,冷笑一声,“也好,正好借此机会,将内部的钉子再清理一遍。”
他并未因此打乱自己的节奏。“惊雷”系列的改进在高度保密下继续,但林越严令,除非生死存亡之际,否则绝不可轻易动用,将其作为最后的战略威慑。军队的训练重心,被他强行拉回到传统战阵、体能武艺与多兵种协同作战上,要求各军必须具备在没有“惊雷”支援的情况下,独立完成作战任务的能力。
同时,他指示蔡文姬和大乔,进一步优化内部治理,安抚士族,普惠百姓,将华国打造得更加铁板一块。“只要内部不乱,根基稳固,外部的风雨再大,也撼动不了我们!”
乱世如棋,风云变幻。华国以白河之捷发出的“清音”,虽未立刻引来雷霆反击,却迫使各方势力不得不重新审视这南方崛起的庞然大物。北方的绞索化为更阴毒的暗箭,江东在利益的天平上摇摆,而华国自身,则在林越的引领下,于危机中砥砺,于压力下成长。雏凤的羽翼在风雨的洗礼中愈发丰满,其积蓄的力量,正在为那注定要震惊天下的冲天一飞,做着最后的准备。一场超越战场厮杀、关乎国运兴衰的全面较量,已然进入了更加激烈、也更加凶险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