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界中枢节点站的广场上,彩带飘扬、鼓乐喧天 —— 潮汐星域 “观察员升准成员” 仪式在此隆重举行。随着潮汐星域首领从楚然手中接过 “准成员证书”,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标志着潮汐星域经过半年的观察员实践,圆满完成技术适配、人才储备、协作贡献等考核指标,正式成为大星河共同体第 3 个准成员。
“从观察员到准成员,我们每一步都离不开共同体的悉心指导 —— 凡界帮我们完成设备标准适配,绿森星域与我们深化文化协作,青芒星域分享生态技术…… 这份支持,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星河一家亲’的温暖。” 潮汐星域首领在致辞中动情地说,“未来,我们将加快‘潮汐灵韵草’种植推广,深化复合型能量带开发协作,争取早日成为正式成员,为共同体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为准成员的首个协作动作,潮汐星域与绿森星域联合启动 “灵韵 - 潮汐文化融合项目”。在潮汐星域的文化传承基地,双方共同打造的 “双能量文化体验馆” 正式开放 —— 馆内设置 “潮汐能量编织区”“灵韵草能量绘画区”“双能量乐器演奏区”,修士们可亲手体验用潮汐能量硬化编织材料、用灵韵草能量调配绘画颜料,还能聆听由 “灵韵 - 潮汐能量琴” 演奏的跨界乐曲。
“体验馆开放首周,就接待了来自 8 个星域的 500 余名修士,大家对双能量融合的文化形式充满兴趣。” 绿森星域文化代表介绍,“我们还计划出版《灵韵 - 潮汐文化融合图谱》,系统梳理两种文化的协作成果,为其他星域的文化融合提供参考。”
跨星域能量管理学院也同步开设 “潮汐能量文化课程”,邀请潮汐星域的民俗专家授课,通过案例讲解、实操体验,让学员深入了解潮汐文化与能量应用的结合点。“课程让我意识到,文化不仅是精神纽带,还能为技术协作提供灵感。比如潮汐能量的‘流动特性’,或许能应用到能量传输管道的设计中。” 学院学员李阳在课后笔记中写道。
就在潮汐星域开启准成员新征程时,复合型能量带开发工程二期启动仪式在晨雾星域举行。与首期工程不同,二期工程重点聚焦 “产业链延伸”—— 新增 2 座 “双能量深加工站”,将采集的混合能量转化为 “高纯度农业能量晶体”“潮汐能量民用压缩罐” 等产品;同时建设 “能量产品交易中心”,为各星域提供混合能量产品的展示、交易、物流一体化服务。
“高纯度农业能量晶体的能量密度是普通混合能量的 3 倍,便于长期存储和远程运输,特别适合供应西部的炽焰星域、冰原星域等偏远地区;潮汐能量民用压缩罐则体积小、安全性高,可作为居民应急用能储备。” 工程总指挥赵磊介绍,“交易中心启用后,预计每月可完成 100 万单位能量产品的交易,为共同体创造稳定的经济收益。”
科技星域为二期工程量身定制的 “能量产品质量检测系统” 也同步上线。该系统通过光谱分析、稳定性测试等 12 项指标,对能量产品进行全方位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共同体标准。“系统运行以来,已检测能量产品 500 余批次,合格率达 100%,为能量产品的跨星域流通提供了质量保障。” 科技星域检测专家说。
复合型能量带产业链的延伸,还带动了上下游配套产业的发展。机械星域开发出 “能量晶体存储货架”“压缩罐运输专用箱” 等配套设备;星轨星域优化 “能量产品运输专线”,新增 5 艘 “低温能量运输船”,确保高纯度能量晶体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稳定;晨雾星域则建设 “能量产品包装材料基地”,用晨雾稻秸秆制作环保包装,实现 “产业链绿色闭环”。
“现在我们不仅能采集混合能量,还能加工、销售能量产品,产业链更长了,收益也更多了!” 晨雾星域的能量产品经销商兴奋地说,“上个月我向炽焰星域出售了 2000 块农业能量晶体,赚的能量单位比去年全年还多,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随着生态协作的深化,共同体的 “星际生态认证体系” 也进入普及阶段。在青芒星域的推动下,《星际生态种植认证标准》《能量工程生态评估规范》已在 16 个正式成员星域全面落地,东部星际农业走廊 60% 的稻田通过生态认证,复合型能量带开发工程、深海紫晶矿石开采项目等 10 余个重点工程获得 “生态友好工程” 标识。
“生态认证不仅是荣誉,更是‘绿色通行证’。通过认证的农产品,在跨星域销售时能获得 15% 的价格优势;获得生态标识的工程,还能优先申请共同体的生态扶持资金。” 青芒星域生态认证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 3 个友好星域主动申请加入生态认证体系,希望借鉴共同体的生态发展经验。”
生态认证的普及,也让 “绿色消费” 理念在共同体蔚然成风。在凡界的民生服务站,通过生态认证的晨雾稻、灵韵草产品被单独陈列,贴上醒目的 “生态标识”,销量比普通产品高出 30%;星际运输船也优先选择获得生态标识的能量产品,既降低能耗,又树立绿色形象。“现在买东西先看有没有生态认证,不仅吃得放心,也是为保护星际生态出一份力。” 凡界居民王阿姨的话,道出了许多修士的心声。
医疗疗养领域的 “全域覆盖” 计划也取得重大进展。冰原星域、虚空星域的星际能量疗养分中心正式运营,两地共配备圣光星域医疗专家 20 名、本地培养理疗师 50 名,日均接待修士 150 余人次。在冰原星域的分中心,修士张远通过 “灵韵稻能量疗养粥” 与灵韵草理疗,仅用 20 天就解决了困扰多年的 “能量淤堵” 问题,修炼效率提升 20%。
“以前要去晨雾星域的主中心疗养,光路上就要花 5 天时间,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样优质的服务,太方便了!” 张远激动地说,“分中心还为我们制定了‘居家疗养方案’,教我们自己制作简易疗养食品,就算不去中心,也能持续调理身体。”
医疗星域与圣光星域还联合发布 “星际能量疗养指南”,系统梳理能量失衡的常见症状、疗养方法、饮食建议等内容,通过共同体官网、民生服务站等渠道免费发放,累计发放量突破 10 万册。“指南让更多修士了解能量疗养知识,学会自我调理,从‘被动疗养’转向‘主动健康管理’。” 医疗星域负责人解释道。
夜幕降临,楚然站在凡界中枢节点站的观测塔上,俯瞰这片日益繁荣的星河 —— 复合型能量带的采集站、深加工站灯火通明,能量产品交易中心车流不息;潮汐星域的文化体验馆传来悠扬的乐曲,生态认证的稻田泛着金色光芒;偏远星域的疗养分中心灯光温暖,修士们在疗养中重拾健康与活力。
楚然心中满是欣慰。从潮汐星域的进阶,到复合型能量带的产业链延伸;从生态认证的普及,到医疗疗养的全域覆盖,大星河共同体正以 “协同、绿色、惠民” 为底色,在浩瀚宇宙中描绘着 “无隔阂、共繁荣” 的美好画卷。
夜风带着晨雾稻的清香、潮汐的湿润气息与灵韵草的温暖,拂过楚然的脸颊。她知道,共同体的征程没有终点 —— 未来,会有更多星域加入,更多产业链完善,更多生态技术创新,更多修士享受到发展的红利。而那份属于所有星河生灵的共同理想,也将在每一次协作、每一次突破中,变得更加耀眼,照亮宇宙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