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维逐渐习惯老宅硬板床的触感、甚至开始觉得窗外蛙鸣颇有助眠效果时,周末的午后突然迎来一场意外惊喜!
几辆风尘仆仆的出租车停在村口,赵国维教授竟带着两位博士后——德裔的卡尔和华裔的艾米丽,提着行李出现在林家院门外。原来他们刚结束北京的学术会议,连时差都没倒匀,就特意绕道闽省,想亲眼看看这个在论文数据背后“藏着玄机”的辰力发源地。
郑美娇奶奶得知贵客临门,连忙翻出珍藏的武夷岩茶,林敬波爷爷则搬出整套紫砂茶具。
老榕树的浓荫下,茶香混着泥土气息缓缓弥漫。林敬波执壶冲泡时手腕悬停、水流如丝,赵国维看得入神,忍不住用夹生中文感叹:“这功夫茶……像极了我们滴定实验——温度、流速、时间,全是变量控制!”
李维迫不及待想展示刚整理好的实验数据,却被赵教授举手拦住。这位银发学者突然蹲下身,指着榕树气根间一丛野生石斛问:“林老先生,这药材晒干后,它的天然辰力场会衰减吗?”
林敬波捻起一截枯枝轻笑:“晒干是锁住精气,好比你们冷冻细胞。等用热水一激——”他拎起刚沸的铜壶冲入茶海,“就像解冻培养基,药性才能活过来。”
一旁卡尔迅速打开平板电脑调出植物活性文献,艾米丽则用检测仪对准石斛丛。当仪器显示鲜株周围有微弱能量波动时,赵教授抚掌大笑:“难怪你们古籍里强调‘道地药材’,原来生长环境本身就是天然辰力场!”
林敬波悠悠斟茶:“树有树脉,地有地气,人有人络,道理都是通的。”两位老人一个用气相色谱分析成分,一个凭多年经验观“气色”,竟在植物活性保存课题上越聊越投机。
茶过三巡,曹浮光开始在厨房张罗晚饭。卡尔被灶台上巨大的蒸笼吸引,指着荷叶封口的陶罐问:“为什么不用保鲜膜?”
林漺正巧路过,笑着掀开荷叶一角:“蒸汽透过荷叶细孔,既能锁鲜又添清香,像不像你们实验室的缓释微胶囊技术?”她灵机一动,取来便携式辰力检测仪对准陶罐——指针竟随着蒸汽韵律轻微摆动!
这下连赵教授都坐不住了,一群学者围住土灶开展“野路子科研”。卡尔记录火候与辰力值曲线,林岽偷偷给陶罐接上温度传感器。当数据表明文火慢炖时辰力场最稳定,德国博士后扶额惊叹:“你们用柴火灶实现了比我们恒温箱更平滑的梯度变化!”
艾米丽更发现蒸鱼时撒的几粒枸杞周围能量场异常活跃,激动地拉着郑美娇问是不是秘方,老人笑着塞给她一把:“红果子补气血,老祖宗早试过千万遍啦!”
下午时分天气开始阴沉起来,这场跨界交流结出奇妙的果实。赵教授看着屋檐下晾晒的红糟突然激动起来:这种天然发酵产物的微生物活性,说不定能增强辰力场的生物相容性!他当即与林敬波约定,要寄送红曲米样本到美国实验室分析。
这会飘起了细雨,众人转战堂屋。郑美娇奶奶端出红糟酿的米糕,赵教授对着暗红色糕点迟疑时,李维用流利中文解释:“这是天然红曲霉发酵,安全得像我们用的标准菌株!”
林敬波趁机指着梁上悬晒的艾草束问:“这东西驱蚊,用你们的话怎么说?”艾米丽憋出个“植物挥发物趋避效应”,满屋人笑作一团。
最动人的是潘辉带着小潘辰摇摇晃晃学步,孩子手腕银铃随步伐发出清响。赵教授忽然沉默良久,轻声道:“我们总用加速度传感器分析步态,却忘了节奏本身也是生命韵律。”
林凛抱过咿呀叫唤的小潘辰接口:“所以辰力研究不该只盯着数据,得先听懂身体的自然语言。”
傍晚雨停时天边现出双彩虹,临别时林家给客人准备了伴手礼:赵国维临行前郑重收下林敬波包的艾草茶、林丕邺亲手雕的桃木书签——上面赫然刻着dNA双螺旋与太极图的融合纹样。曹浮光腌的脆青梅,还有周师傅用辰力场处理过的安神香囊。
赵教授接过香囊深吸一口,突然用英语对李维说:我们总在实验室里模拟自然,而这里的人直接与自然合作。
回程车上,这位国际权威对助手喃喃道:“以前觉得科学是破解自然密码,今天才发现,或许中国人早已把答案写进日常生活里。”
月光下送走客人后,林凛发现李维独自坐在石磨旁发呆。这个Abc青年突然冒出一句流利的中文:我以前觉得科学是解开宇宙的密码,今天才发现——他指着厨房方向,或许郑美娇奶奶的食谱里,早就写满了答案。
晚饭后的堂屋,是一天中最热闹、最温暖的时刻。电灯散发着昏黄的光,一家人并不急着散去,而是自然地围坐在一起,仿佛一场无需排练的日常重复演出:
最高辈分的林敬波依公和郑美娇依嫲,像两棵历经风雨的老树,稳稳地坐在他们的专属藤椅和竹椅上。依公话不多,手里慢悠悠地盘着一对光滑的核桃,眼神温和地扫过满堂儿孙,脸上是满足的皱纹。
依嫲则拿着蒲扇,有一下没一下地给小重外甥潘辰扇着风,嘴里用软软的闽都话念叨着只有小宝宝才懂的“咿呀”对话,偶尔抬头用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问李维一句“茶会烧否?(茶烫不烫?)”,尽管李维多半要靠林凛翻译才明白。
林丕稼大伯是隐形的“总指挥”,虽然话不多,但会默默给林敬波续上热茶,提醒跑闹的孩子别撞到桌角,偶尔和林丕和、林丕邺兄弟低声交流几句村里或公司的事,眼神里是兄弟间的默契与担当。
林丕和爸爸(林凛的父亲)安静地坐在一旁,听着大家说话,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偶尔给妻子曹浮光递个水果。而有着“恐女症”的林丕邺大叔,则巧妙地待在男性成员多的这边,摆弄着他的旧收音机,试图找出清晰的戏曲频道。
林凛和林漺姐妹俩挨着坐,头碰头地低声交流着什么,时不时发出轻轻的笑声。林漺怀里抱着昏昏欲睡的小潘辰,动作熟练而轻柔。林凛则负责给李维当“实时翻译”,耐心解释着家长里短。那种姐妹间的默契和相互扶持,让李维这个独生子女既羡慕又觉得温暖。
最活泼的当然是孩子们。小潘辰在妈妈和姨妈的怀里咿咿呀呀,成为全场的焦点。调皮鬼林埥和潘辉两个大小子,在桌椅间追逐打闹,讨论着新买的贴画,偶尔被大人笑骂一句“莫吵!(别吵!)”,便吐吐舌头安静一会儿,没多久又故态复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