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岽团队在实验室里捣鼓出来的“修复探索模式”核心算法,配上林凛那边给出的、在小鼠身上看到修复加速的漂亮数据,这消息像长了翅膀,扑棱棱飞回了林家村二进老宅。
当家的林丕稼大伯听了,乐得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声音洪亮得差点把屋檐下的麻雀吓飞:“好!太好了!咱们这‘修复模式’,算是过了‘理论关’和‘小鼠关’!下一步,就得把它从实验室里那个喝露水长大的‘娇贵大小姐’,变成能上生产线、经得起摔打的‘结实小伙子’!小规模试产,搞起来!”
林丕稼一声令下,辰曜科技那个不大的生产车间里,立刻像烧开了的水一样,沸腾起来。大家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可谁也没想到,这“大小姐”要下凡变成“小伙子”,中间隔着的可不是一条小水沟,而是一道名叫“工艺转化”的东非大裂谷!
实验室里,那个能发出特定辰力场的核心元件,是李维和林岽像伺候祖宗一样,用高精度的进口设备,一点点调试出来的,每个参数都精准得跟瑞士手表似的。可到了生产线,要批量生产内置在枕头里的微型辰力元件,问题就来了。
车间的老师傅陈德,是跟了林丕稼很多年的老员工,手艺没得说,平时做做助眠枕的普通元件,那是驾轻就熟。可这次拿到“修复模式”元件的图纸和参数要求,陈德的眉头就皱成了老核桃。
“林工,”陈德拿着图纸找到林岽,指着上面要求的电感量公差范围,“这个精度要求,太高了点儿吧?咱们现在都是老师傅们手工绕制线圈,手劲稍有轻重,绕出来的圈数松紧就不一样,这电感量……它就容易飘啊(容易有偏差)!”
林岽推了推眼镜,心里咯噔一下。他赶紧跑到生产线绕线圈的工位去看。果然,几位老师傅虽然全神贯注,但纯靠手感,绕出来的线圈,有的紧实得像铁疙瘩,有的稍微松垮些。一检测,坏菜了!这批试生产的元件,辰力场强度跟设计值比起来,那是“高的高,低的低”,活像一群军训还没学会齐步走的新兵蛋子,步子迈得七零八落。
“这不行啊!”林岽挠头了,“场强都不一致,用户体验就成了开盲盒,运气好的感觉明显,运气差的还以为买了假货呢!”
大家围着这堆“不听话”的元件发愁。这时,陈德旁边一个年轻徒弟,小声嘀咕了一句:“要是能有个模子,卡着绕,就像我奶奶纳鞋底,有个底样儿,针脚大小就差不多……”
这句话一下子点醒了林岽!他一拍脑袋:“对啊!咱们做个简易的绕线夹具!规定好线径、张力、和绕线圈数,就像给线圈‘定型’!”
说干就干!林岽和陈师傅带着几个徒弟,找来一些废料,锯锯切切,敲敲打打,愣是鼓捣出了一个看起来有点笨拙但相当实用的“土法绕线夹具”。把铜线往夹具上一卡,师傅们再绕,嘿!出来的线圈规整多了!再一检测,场强的一致性“噌”就上去了!
陈德看着检测数据,笑得合不拢嘴,用带着闽都口音的普通话说:“还是依岽仔脑壳灵光!这土办法,解决了大问题!这就叫‘没有金刚钻,也能揽瓷器活’!”
线圈一致性的问题刚解决,新的“幺蛾子”又扑腾起来了。“修复模式”运行时功率比普通助眠模式高,元件发热量也上来了。为了保证寿命和安全,得散热。
最初的方案简单粗暴——加个小风扇,对着元件吹!试产了一批带风扇的样品,散热效果是顶呱呱,可新的问题来了:夜深人静的时候,那小小的风扇转起来,会有极其轻微的“嗡嗡”声。对于普通环境可能不算啥,可这是枕头啊!是贴着耳朵睡觉的东西!有些对声音特别敏感的用户测试后反馈:“枕头效果不错,但总觉得耳朵边有只微型的蜜蜂在飞,睡不踏实。”
林丕稼大伯拿着反馈报告,眉头又锁紧了:“这不成啊!咱们卖的是助眠产品,讲究的就是个安静舒坦。这‘嗡嗡’声,不是给用户添堵吗?必须解决!”
技术团队又头疼了。加大散热片?枕头会变得又重又硬,失去舒适感。降低功率?那修复效果肯定打折扣,等于自废武功。一群人争来吵去,也没个定论。
林岽正对着一堆散热材料发愁,他爸爸林丕和(那位沉默寡言的建筑设计师)来公司给他送家里煲的汤。看着儿子愁眉苦脸的样子,林丕和爸爸难得地多问了几句。听完儿子的描述,他盯着那个发热元件看了半天,慢悠悠地说了句:“建筑外墙保温,怕形成‘热桥’,得用隔热材料断掉热传导。你们这个发热点小,能不能……也给它修条‘隔热路’,让热量顺着你们指定的道儿,悄悄地走到枕头边上,再散掉?就像……就像给热流修条‘静音高速’,别让它吵着睡觉的人。”
林岽一听,眼睛顿时亮了!“爸!您这思路太对了!这叫‘定向导热’!” 他立刻组织材料工程师,测试各种非金属的柔性导热材料,比如导热硅胶、石墨烯复合材料等。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找到一种柔性的硅基导热胶,再配合精心设计的、像树叶脉络一样的超薄导热片,成功地把热量从核心元件“引导”到了枕头边缘不贴身的地方,再均匀散掉。
测试的时候,林岽把耳朵紧紧贴在新设计的枕头上,听了足足十分钟,除了自己的心跳,啥杂音也没有!他兴奋地跳起来:“成功了!静音散热!依爸,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林丕和爸爸看着兴奋的儿子,脸上露出了难得的、浅浅的笑容,摆摆手:“我就是随便一说,你们搞技术的,才是真本事。”
就这样,靠着实验室的精准数据和生产线上的“土法智慧”相结合,靠着家人的灵光一闪和团队的不懈努力,“修复探索模式”这个“娇贵大小姐”,总算是在生产线上初步站稳了脚跟,虽然还有点踉跄,但总算有了点“结实小伙子”的模样了。大家都知道,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面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呢……